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0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159篇
测绘学   522篇
大气科学   195篇
地球物理   204篇
地质学   317篇
海洋学   13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47篇
自然地理   18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胡耀锋  林鸿  张鹏程 《测绘科学》2016,41(8):24-27,62
针对现有规则网格法、三角网法、最大角优先原则法、最近距离法等等高线内插算法的局限性,该文结合数字线划图中离散高程点和高程注记的图式表达特点,提出了距离优先算法和综合匹配法;结合等高线节点分布特征,提出了按节点提取算法和按距离提取算法。通过这些算法的组合应用,解决了等高线自动内插的技术难题,并以此算法为基础开发出了一套成熟的软件,通过广州增城地区1 616km~2地形图编绘和日常工作实践,验证了该算法的适应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992.
姚顽强  陈卫南  李涛  高小明  陈巍  马飞 《测绘科学》2016,41(8):54-58,66
针对轨道误差和大气延迟误差是制约ALOS PALSAR数据快速获取大面积及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的主要因素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埃尔米特(Hermite)插值和高程大气模型对两种误差进行联合矫正的方法。首先,采用埃尔米特插值法对轨道矢量数据进行插值,以提高去除平地效应的效果;然后,建立高程与相位之间的线性模型,去除与高程相关的大气延迟误差;最后,进行相位高程转换得到数字高程模型。利用陕西省彬县地区的两景ALOS PALSAR数据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取的数字高程模型以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使命为参考的均方根误差为14.48m,比常规干涉方法获取的结果有很大的提高,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3.
漓江流域降雨量空间插值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漓江流域周边17县市气象台站及流域内15个自动气象站的基本地理信息和各站点2010年降雨量资料为基础数据,GIS为操作处理平台,采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IDW)、克里格插值法(Kriging)和协克里格插值法(CoKriging),对降水相对集中的六月、夏季及全年降雨量数据进行插值处理,并利用15个自动站的降雨量数据,以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和插值平均误差平方的平方根(Root Mean Squared Interpolation Error, RMSIE )两种插值评价方法对插值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对漓江流域内进行降雨量插值处理精度评价最高。  相似文献   
994.
采用Open CL框架下的CPU/GPU平台,借助GPU在并行浮点运算方面的巨大优势,提出了DEM并行插值算法;同时以反距离加权插值算法为例,分析了传统插值算法和并行插值算法之间的优缺点与适应性。最后,通过对比实验对两类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当插值点数较少时,GPU并行插值算法效率低于传统算法;然而,当插值点数很高时,并行插值算法的计算效率较传统插值算法有了显著提高,加速的效果甚至高达137倍。实验证明GPU并行插值算法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5.
针对现有水系高程提取方法存在效率低、精度不高以及高程逻辑错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等高线的水系高程提取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水系与等高线的协同空间关系提高求交效率,采用河流分段趋势面插值方法提高水系高程精度,并建立水系树结构以避免高程逻辑错误。通过与现有方法的对比分析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兼顾精度与效率,且不存在高程逻辑错误,比现有方法更优。  相似文献   
996.
    
With the increasing availability of precipitation radar data from space, enhancement of the resolution of spaceborne precipitation observations is important, particularly for hazard prediction and climate modeling at local scales relevant to extreme precipitation intensities and gradients. In this paper,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adar precipitation reflectivity data are studied and modeled using a hidden Markov tree(HMT) in the wavelet domain. Then, a high-resolution interpolation algo...  相似文献   
997.
佟华  胡江林  张玉涛 《气象科技》2020,48(4):511-517
详细梳理了GRAEPS模式后处理系统的计算方案,进行了GRAPES模式后处理中海平面气压计算方案的改进,温度垂直插值方案的改进以及位势高度的垂直插值外插方案的改进等。假定温度廓线随地形高度变化并满足静力平衡条件,对海平面气压及位势高度外插进行改进,改进后海平面气压和低层等压面的位势高度场在青藏高原和南美洲西部等大地形处改进明显,均方根误差和距平相关系数改进较大并通过显著性检验。对温度垂直插值采用的原始插值层进行改进,使得高层等压面温度场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统计检验评分在各区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热带地区和东亚地区高层温度场改善明显。这些都为模式产品用户提供了更可靠的数值模式产品。  相似文献   
998.
在GNSS中,获取各个可见卫星的位置和速度是卫星导航接收机实现定位、测速和定时的必要条件。介绍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的星历数据参数,依据卫星星历参数,给出了卫星空间位置、运行速度和加速度的数学表达式;研究基于轨道插值的卫星状态估计方法,利用分段三次埃尔米特插值计算卫星位置与速度;采用Matlab软件编制星历参数法与插值法的解算软件,并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两种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插值法得到的卫星位置误差可满足导航定位需求,在处理数据量大的情况下,插值法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999.
GIS空间插值方法在内蒙古气温插值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GIS软件中几种常见插值方法的原理进行了详述,剖析了插值过程中参数设置对插值结果产生的影响。以内蒙古多年平均气温插值为例,对比了各种插值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普通克里金法的插值结果最能反映内蒙古多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特征,均方根误差为1.138℃;反距离权重法可反映基本特征但等值线不够平滑、局部有"牛眼"现象,均方根误差为1.260℃;趋势面法不能反映基本特征,均方根误差为1.425℃;使用协同克里金法,将高程作为协同因子对普通克里金算法进行改善,未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Issues concerning what measures should be adopted to achieve a sustainable world with less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and in what magnitude should we reduce our emission have been on agenda in both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s and countries’ policy making aimed at coping with potential global climate change. These issues cannot be easily addressed unless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countries’ status quo as well as histo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are gained.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histo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the ex ante restrictions on function forms and the poorly handled robustness issues rife in economics literature are synthetically addressed. Evidence from recent four decades indicates that per capita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first significantly and monotonously increase at low income level and flattens after per capita income reaches at about 22,000 $ (2005 constant price). We perform various robustness checks by employing different data sources, different model specifications and different econometric estimates. The captured development–emission relationship is robust. Our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factors such as urbanization, population density, trade, energy mix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impact the absolute level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not the overall income elasticity structure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