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0篇
  免费   368篇
  国内免费   376篇
测绘学   1200篇
大气科学   489篇
地球物理   285篇
地质学   861篇
海洋学   631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424篇
自然地理   76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242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Geographic services based on GPS trajectory data, such as location prediction and recommender services, have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because of their potential social and commercial benefits. In this study, a Geographic Service Recommender Model (GSRM) is proposed, which loosely comprises three essential steps. Firstly, location sequences are obtained through a clustering operation on GPS locations. To improve efficiency, a programming model with a distributed algorithm is employed to accelerate the clustering. Secondly, in order to mine spatial and temporal information from the cluster trajectory, an algorithm (MiningMP) is designed. Last but not least, the next possible location to which the user will travel is predicted.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of GSRM could then be constructed and provide the appropriate geographic recommendation service by considering location sequences as well as other related semantic informa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based on real GPS trajectories from Microsoft Research Asia (182 users within a period of five year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learly demonstrate that our proposed GSRM model is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at predicting locations and can provide users with personalized smart recommendation services in the following possible position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scalability, adaptability, and quality of service.  相似文献   
952.
延伸期逐日预报是近年来涌现出的新兴气象业务。详细介绍了浙江省气候中心研发的15~30 d延伸期逐日预报在线显示平台。该平台以CFSv2和DERF2.0两个气候模式的预报产品为依托,基于5日集合平均方案,运用双线性插值技术形成0.25°×0.25°格点预报产品和省、市、县(市、区)三级行政区域站点预报产品,通过绝对误差和空间相关系数两种方法开展预报检验。针对县级气象部门的精细化服务需求,设计了15~30 d预报时间序列显示界面,并通过"包络线法"和"误差线法"分别给出平均气温和降水预报的上下限。业务平台测试版试运行以来表现出较好的预报性能,以2016年4月两次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为例分析了平台的预报表现,结果表明平台分别提前20 d和16 d预报出这两次过程。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探讨,指出大力发展数值模式解释应用技术和概率预报是业务平台不断走向深入的技术基石。  相似文献   
953.
Political ideology and religion are considered important influences on attitudes about climate change, as many people rely on ideological and religious cues to help shape attitudes about this highly complex, uncertain, and politicized issue. While many scholars have studied the impacts of political orientation and religious affiliation independently, few have studied whether and how they interact in shaping concern about climate change. This article uses a large sample study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religious tradition on two indicators of concern about climate change within categories of political ideology. This study shows that religious affiliation moderates the impact of ideology, and that these interaction effects vary across religious traditions. Perhaps most significantly, this study reveals that religious affiliation is most influential on political liberals but has very little impact on conservatives. This hold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way we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and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相似文献   
954.
基于生境质量的城市增长边界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生态优先”理念,提出一种利用生境质量评估策略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方法。结合ArcGIS和InVEST模型,通过综合评估生境自身及其在威胁情境下的质量,模拟各市独立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再分配及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三类建设用地扩张情景,分别划定2024和2034年的长三角地区城市增长边界。结果表明:研究区生境质量总体呈南高北低格局,平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密度为10 770.604元/(hm2·a),高质生境位于西南地区;根据指标再分配及一体化发展情景模拟的2024年研究区建设用地总量分别为10 583.273 km2和10 489.090 km2,2034年达到13 603.535 km2和13 252.370 km2;模拟的建设用地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并向北部及环杭州湾区域拓展;建设用地指标再分配能从整体上减少建设用地对优质生境的占用,区域一体化发展则能进一步降低城市发展造成的生态压力。  相似文献   
955.
航空重力测量中水平加速度改正的计算与频域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扰动水平加速度的正弦运动模型,对平台失准角和水平加速度改正的频谱特性进行了分析。利用某航空重力测量试验的实测数据,计算了平台失准角和水平加速度改正。  相似文献   
956.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分中心的数据管理与服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分中心是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的资料收集、处理、管理、保存和提供各种服务的中心。该中心在结构上采用网络式结构,在上采用分布式结构。根据“95010” 总体设计要求和各单位所承担的任务,中网中心由两部分组,一部分是国家防震减灾中心的测震中心,另一部分是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分中心,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分中心设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内,文章对分中心的技术系统、数据管理和数据服务进行全面地介绍。  相似文献   
957.
层序地层学理论现已日臻完善,位人们往往被局限在大范围、大尺度的研究领域中,包括整个盆地或整个陆架的粗线条描述。那么,小尺度(小范围和次级层序)内的层序格式和沉积样式又是如何的呢?本文将作一阐述。在地层学、沉积学的研究基础上,在区域层序地层学的框架下,将桑塔木断垒带这样一个盆地内的三级局部构造的奥陶系进行层序地层学解剖。由于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采用大量的钻井录井资料(岩心、电测等),通过岩性、古生物等特征标志建立相对水深变化曲线,以此来对比划分层序。得出,奥陶系内存在一个Ⅰ类层序界面,并将其划分为两个四级层序及相应的五级层序。其中,高水位体系域为最佳储层带。其研究方法和结论在对其他局部构造的研究中可起到类比作用  相似文献   
958.
本文就海湾战争,结合我国国情,联想我军测绘保障的建设谈了为适应高科技战争的要求应采取的几项措施,即:抓好动态的测绘保障,进行测绘保障体制的调整,开展未来战场的研究。其中还特别强调要抓好三件事:①加速我军测绘数据库的建立,不断提高数据测绘产品的生产能力;②加强地形分析方法和手段的研究;③加强快速定位保障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959.
不同原子化方法对样品气化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书恩  常诚 《岩矿测试》1991,10(1):21-24
本文研究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中管壁、平台和探针原子化测量Cd、Pb、Mn、Co、Cu和Cr的吸收信号特征。结果表明,吸收信号形状由被测元素的性质、样品气化速率和原子蒸气扩散速率决定。对于同一元素,在选定仪器条件下,峰形主要由样品气化速率决定。而样品气化速率又与原子化表面的升温速率有关。三种原子化方法中,探针的升温速率最快,得到较窄的信号峰,平台的升温速率最慢,峰形较宽。在提高样品气化速率方面,探针原子化是最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0.
海洋碳酸盐沉积相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允孚  王成善 《矿物岩石》1991,11(3):107-117
本文在评述国内外有关碳酸盐相模式研究基础上提出,海洋碳酸盐沉积相模式研究已摆脱了60—70年代的静态的束缚而进入了一种动态研究阶段并强调碳酸盐缓坡(ramp)的重要性。同时,文中还对台地和缓坡的定义重新进行了厘定,并提出碳酸盐相模式的端元类型概念及其分类。此外,建隆的形成、海平面变化和大地构造背景对其有着不可忽视的控制作用,而碳酸盐相模式又控制了储集层的分布型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