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1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249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116篇
地球物理   145篇
地质学   575篇
海洋学   403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89篇
自然地理   3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931.
胶州湾水温和营养盐硅限制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根据作者近年来对胶州湾水域的主要研究结果,分析和探讨了营养盐硅和水温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变化和其集群结构的改变影响,研究了胶州湾初级生产力的年变化过程是如何受到营养盐硅和水温的限制和提高,其时间阶段和空间区域又如何划分,营养盐硅和水温如何控制不同阶段和不同区域的初级生产力。同时,揭示了营养盐硅或水温在时间和空间的尺度上如何控制浮游植物生长的变化过程,而且在时空的变化中,2种因子营养盐硅和水温在时间和空间的尺度上又如何有顺序的控制,产生出各种类型的生产力。研究结果展示了在初级生产力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过程中,营养盐硅和水温控制初级生产力的不同时间阶段,尤其用增殖能力展示了水温对浮游植物生长的控制时间阶段;营养盐硅控制初级生产力的不同空间区域。从而阐明了营养盐硅和水温控制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过程。从陆地到海洋界面的硅输送量决定了初级生产力的时间变化过程;硅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决定了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变化过程。因而,营养盐硅和水温是浮游植物生长的“发动机”,营养盐硅是主要的,而水温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932.
南黄海秋季叶绿素a的分布特征与浮游植物的固碳强度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依据2005年10月中下旬对南黄海的调查结果,系统阐述了2005年秋季南黄海叶绿素a的分布特征,并估算了南黄海和东中国近海初级生产力水平及浮游植物固碳强度,分析了控制其变化的生物地球化学机制.结果表明,南黄海表层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11~2.38 mg/m3,平均浓度为0.66 mg/m3,明显高于50 m层的含量.南黄海表层和次表层叶绿素a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均显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趋势,在近岸海域出现显著的高值带,这主要是由于受到陆源输入和沿岸流带来的高营养盐的影响;中部海域的低值区则主要受控于来自东海低营养盐海流的“冲淡”作用.在垂直分布上,叶绿素a最高值基本出现在次表层,与以往发现的该海域次表层溶解氧最大值一致,这显然与南黄海浮游植物及区域水团特性有关.2005年秋季南黄海初级生产力(C)变化在95~1 634 mg/(m2·d),平均为586 mg/(m2·d),其分布趋势显示了海洋初级生产力与海水磷浓度以及水团、海流的关系.应用初级生产力估算的浮游植物固碳强度的结果表明,我国东部近海浮游植物年总固碳量约为222Mt,约占全球近海浮游植物的年固碳量的2.0%,为我国东部近海通过海-气界面总表观碳汇强度每年1 369万t的16.2倍,在不同的海域,浮游植物固碳量是其通过海-气界面总表观碳汇强度的倍数不同(渤海为3.0倍,黄海为6.7倍,东海为81.6倍).  相似文献   
933.
渤海生态动力过程的模型研究Ⅰ.模型描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浩  尹宝树 《海洋学报》2006,28(6):21-31
建立了一个NPZD类型的生物化学模型,并将其与原始方程海流模型(POM)、太阳辐射模型和河流输入模型耦合再现渤海的生态动力过程.模拟的初级生产力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此外,该文还首次全方位地检验了渤海f-ratio的特征,通过与莱州湾的实测值比较,模拟结果也显示了相当的准确度.另外,该文在分析f-ratio变化特征的基础上还揭示硝酸盐和铵盐对渤海浮游植物生长的相对贡献率.  相似文献   
934.
为了解铧厂沟金矿原生晕分布规律、提高找矿勘查效率,对铧厂沟金矿的原生晕进行了元素相关性分析、R型聚类分析以及因子分析等,并结合了野外工作及前人研究成果,得到铧厂沟金矿床理想的分带组合:前缘晕为As-Te-Sb-Hg,近矿晕为Ag-Au-Bi-Pb-Zn-Se,尾晕为Sc-Co-Ni-Mo-Cu-Cd-Mn.铧厂沟金矿的...  相似文献   
935.
Land use/cover change(LUCC)is a major factor affecting 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According to the LUCC of the Loess Plateau from 2005 to 2015,the LUCC patterns in 2025 in three scenarios were predicted by using the Future Land Use Simulation(FLUS)model.Furthermore,taking the average NPP of various land use/cover types in 16 years as the reference scale,the changes in NPP in multi-scenario simulations are predicted and an-alyzed,and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land use/cover transfers on NPP is quantified.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1)The land use/cover changes greatly in the baseline and fast development scenarios,and changes relatively little in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scenarios.(2)The changes in NPP in different scenarios reflected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effect.All the three scenarios promote an NPP increase,but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sce-nario can promote NPP increases the most.(3)The changes in NPP caused by LUCC in the three scenarios reflected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various land use/cover types pro-tection effect.Analyzing and predicting NPP changes in multi-scenario LUCC simulations in the future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decision makers to judge the future changes 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effects against different policy back-grounds.  相似文献   
936.
Studies of lithology, sedimentary facies and the distribution regularity of SiO2 and Al2O3 contents and Al2O3/SiO2 ratio allow us to divide the Upper Pleistocene-Holocene Series represented by the MUanggouwan section in China's Salawnsu River valley into six segments: MGS1, MGS2, MGS3, MGS4, MGS5 and MGS6. The boundary ages for MGS1 (the Dishaogouwan and Dagouwan Formations), MGS2 (the upper Chengchuan Formation), MGS3 (the middle Chengchuan Formation), MGS4 (the lower Chengchuan Formation), MGS5 (most strata of the Salawusu Formation) and MGS6 (the bottom of the Salawusu Formation and the top of the Lishi Formation) correspond to those of MIS1, MIS2, MIS3, MIS4, MISS and MIS6, respectively, from deep sea sediments or continental glaciers. MGS5 can be subdivided into five subsegments (MGS5a, MGS5b, MGS5c, MGS5d and MGS5e) and the boundary ages of these subsegments correspond to those of MISSa, MISSb, MIS5c, MIS5d and MIS5e,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paleoenvironment and paleoecology indicated by the primary chemical elements, fossil vertebrates, mollusks and pollen grains, we hypothesize that MGS1, MGS2, MGS3, MGS4, MGS5 and MGS6 and the subsegments of MGS5 match the corresponding stages for oxygen isotopes in the deep sea sediments and continental glaciers, and the substages of MIS5 in terms of climatic characters, further explaining the phenomena that determined the formation of the late Quaternary strata and the paleontology of the Salawusu River valley. These phenomena relate to fluctuations in the global climate (and particularly in the East Asian monsoon) during the glacial and interglacial periods.  相似文献   
937.
农业水生产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系统阐述了农业水生产力概念的发展过程,综合分析了影响农业水生产力的主要因素,详细列举了不同尺度上评估农业水生产力所需的水流及产出计算方法,给出了4种主要农作物在全球范围内的水生产力的分布范围与空间格局,并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加强田间水资源管理、选择适宜的种植模式和栽培技术以及培育更加高效的农作物品种4个方面全面综述了各种水生产力提高策略。指出在未来的水生产力研究中还需要强调农户的参与以及学科间的协作,加强水生产力尺度效应、水权与水价问题、虚拟水交易、水生产力提高措施对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38.
白云金矿床60号脉带原生晕分带特征及深部含矿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云金矿床产于华北地台东端辽东-吉南裂谷带内,是古元古代变质岩地层中的代表性矿床,60号脉带是现有埋藏最深、规模最大的矿脉群,矿体赋存在黑云母片岩、黑云母变粒岩与大理岩接触界面附近,主要受近东西向层间滑脱构造控制,最大延长1240 m,倾斜延深600 m,平均品位3.82×10-6.为了评价60号脉的深部找矿潜力,进而...  相似文献   
939.
微生物形成的原生沉积构造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0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沉积学家Pettijohn和Potter曾经将形成原生沉积构造的地质作用划分为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变形作用。在沉积期间和沉积之后到沉积物还未固结之前由上述作用所产生的沉积构造被定义为“原生沉积构造”,包括各种类型的层理、层面上的各种作用痕迹以及各种变形现象。在该分类之中,叠层石被定义为突出沉积面的正生长构造,这种构造由微生物与同沉积胶结作用共同构建而成。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随着研究程度的深入,沉积学家们越来越认识到除了叠层石以外,微生物还会形成一种并不突出于底层面的原生沉积构造,并被认为是微生物席或微生物膜与各种物理作用营力共同作用的产物。这些作用营力包括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变形作用。该类沉积构造被定义为微生物形成的原生沉积构造并被归为第五类原生沉积构造。正如叠层石主要产在前寒武纪以及显生宙未受到后生动物强烈改造的浅水环境中一样,微生物形成的原生沉积构造也主要发育在前寒武纪,以及显生宙的一些未受到后生动物强烈改造的潮坪和潟湖等环境之中。因此,该类沉积构造(第五类原生沉积构造)的研究,对于前寒武纪沉积环境重塑具有重要意义。燕山地区元古界串岭沟组和大红峪组碎屑岩中的变余波痕、皱饰构造和纺锤状裂缝,是碎屑岩中微生物形成的原生沉积构造的代表; 高于庄组第三段非叠层石碳酸盐岩(以灰岩为主)层面上发育大型皱饰构造和变余波痕,是碳酸盐岩中微生物形成的原生沉积构造的代表。这些沉积构造的发现和初步研究,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40.
金刚石母岩可以是榴辉岩、辉石岩、橄榄岩等多种岩石,它们与金刚石都是在地幔深处形成的,并上侵最终固结于地壳中。母岩中的金刚石等矿物在地壳中又发生准稳定生长。地壳中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岩浆作用对金刚石母岩侵入体进行改造,使原生金刚石发生破碎、溶解、再生长等一系列变化,并形成巨晶、劣质金刚石和黑金刚石等新类型,这些现象不是在金刚石母岩形成之初发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