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2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211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895篇
海洋学   167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2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泥炭地作为环境变化的敏感带,成为当前环境气候研究的热点之一.植硅体的抗腐蚀、耐高温、个体小、产量高的特点为第四纪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了有效途径.相比孢粉分析而言,植硅体在提高分辨率和恢复局部区域环境方面体现了其优越性.对泥炭沉积中的植硅体进行了分析,初步证实植硅体对重建泥炭地古环境变迁模式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提高古气候变化的分辨率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962.
塔里木盆地石油运移的孢粉学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德昕  王永栋  魏江 《沉积学报》2002,20(3):524-528
基于塔里木盆地塔北、库车、喀什和叶城四个含油气区 44个原油样品和 3个天然气样品中发现的化石孢子花粉89属183种的研究, 在该盆地地质背景下探讨了石油运移的机理。研究内容包括石油运移的通道、相态、方向、路线和期次。研究结果表明, 在油气源岩成岩过程中由异常高压形成的微裂隙是石油初次运移的通道 断层、不整合面、节理和其他裂隙是石油二次运移的通道 在运移过程中石油可保持其原有相态, 液态与气态混合相是塔里木盆地石油运移过程中的主要相态 石油运移的方向因油藏类型而异, 或以垂直运移为主, 或以侧向运移为主。  相似文献   
963.
黄河源区第三系贵德群孢粉化石组合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锋英  喻建新等 《地球科学》2002,27(4):373-376,T002
研究了青海省玛多县扎陵湖乡哈拉山第三系贵德群剖面的孢粉化石,分析得出其孢粉化石组合为麻黄属-拟白刺粉属-藜粉属组合。通过对该区孢粉组合特征的讨论及与国内相关孢粉组合的对比,认为研究区贵德群的地质时代属于早第三纪渐新世中晚期。据孢粉组合特征推测研究区在这一时期为炎热干旱的气候,植被为灌丛和草原混生类型。  相似文献   
964.
银川盆地CK1孔第四纪孢粉资料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银川盆地北部重点井CK1孔 (深 30 0 .39m)第四纪孢粉分析为例 ,采用R型因子分析、R型系统聚类、模糊分类等数值分析方法进行了孢粉组合带的划分及孢粉资料数值分析 ,根据对应分析结果进行古环境解释  相似文献   
965.
Pollen analysis (absolute and relative frequencies) of a 44 m sedimentary sequence from Lac d'Annecy provides a record of vegetation history since deglaciation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French alpine foreland. Sixteen pollen zones are describ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sites in adjacent areas, and 17 AMS radiocarbon dates provide a chronology which enables a minimum age for the termination of the last glaciation to be inferred. The pollen assemblages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a number of depositional processes, including selective sorting and sediment reworking, and thus illustrate some of the limitations inherent in the AMS radiocarbon dating of macroscopic plant remains. For instance, the basal Picea pollen assemblage zone corresponds to a lithological unit that contains reworked material, attributed to deposits older than St Germain II, which makes the 14C AMS radiocarbon date of 25 Ka BP obtained for this zone rather questionable. The existence of two climatic events prior to the Younger Dryas is confirmed. An influx of pollen from the nearby river inlet may explain why these events are well expressed in the pollen stratigraphy.  相似文献   
966.
Early and late Holocene water-level changes in Lake Annecy, France, were reconstructed from a sediment sequence from Annecy. Two early Holocene successive rises in lake level at ca. 8900-8700 BP are recorded. Another increase in lake level, beginning at ca. 780 BP, is documented. The higher lake-level conditions in Lake Annecy during the 9th millennium BP, i.e. between the Preboreal oscillation and the 8200 yr event, appear to coincide with a more widespread cooling period which has been recorded in western Europe, in the Greenland ice-sheet and the North Atlantic ocean. The rise in lake level at ca. 780 BP can be related to the early Little Ice Age.  相似文献   
967.
华北平原冲积物孢粉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8,自引:8,他引:8  
华北平原孢粉沉积相研究表明,洪积扇和三角洲平原区沉积的花粉较多。花粉沉积浓度多在3000粒/g以上。冲积平原区沉积下来的花粉较少,花粉浓度多在1000粒/g以下。冲积物的花粉浓度可以作为划分不同地貌单元的指标。不同的沉积相存在着不同的孢粉组合。主流相一般沉积的花粉粒很少或不合花粉,花粉植物类型也较少。漫滩、心滩沉积的花粉较多,花粉植物类型也较丰富。边滩沉积的花粉较少,花粉浓度也低。自然堤和泛滥相以含有较多的松、卷柏孢子和当地花粉植物为特征。这些特征可以作为识别沉积相的指标。  相似文献   
968.
根据五大连池地区 4个钻孔剖面孢粉分析研究结果 ,从下往上划分 3个孢粉组合带。Ⅰ组合带木本植物花粉中 90 %以上是第三纪常见分子 ,并以裸子植物花粉高含量为特征 ,草本植物花粉体积分数均超过 2 0 %,且类型也比较多 ,时代定为渐新世比较合适 ;Ⅱ组合带木本植物花粉主要以桦木科花粉为主 ,针叶树种花粉极少 ,与山东山旺中新世孢粉组合特征相似 ,时代应为中新世 ;Ⅲ组合带以草本植物花粉高含量为特征 ,与大同盆地晚新生代孢粉组合带Ⅲ相似 ,时代为更新世。值得提出的是 ,Ⅰ组合带底部火山岩上下均有丰富的孢粉化石 ,这对重新认识五大连池火山岩的喷发时代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9.
对海南岛乐东盆地白垩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将原报万组上部一套冲积相划分出来 ,新建长茅组 ;厘订后的报万组限定在长茅组之下 ,为一套河湖相沉积 ,二者为整合接触 ,含孢粉化石 ,时代为早白垩世最晚期到晚白垩世。  相似文献   
970.
浙江鲻山遗址孢粉组合与先人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浙江鲻山遗址T8剖面进行孢粉组合分析,再结合孢粉-气候对应分析数理统计方法,得出了该遗址的古气候、古环境。对比河姆渡文化遗直,推断出鲻山文化遗址是其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