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57篇
  免费   2750篇
  国内免费   4926篇
测绘学   2108篇
大气科学   3253篇
地球物理   3560篇
地质学   6769篇
海洋学   3287篇
天文学   1383篇
综合类   1413篇
自然地理   2160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556篇
  2021年   612篇
  2020年   834篇
  2019年   956篇
  2018年   715篇
  2017年   828篇
  2016年   830篇
  2015年   984篇
  2014年   982篇
  2013年   1152篇
  2012年   1072篇
  2011年   1079篇
  2010年   844篇
  2009年   991篇
  2008年   1075篇
  2007年   1271篇
  2006年   1268篇
  2005年   1084篇
  2004年   916篇
  2003年   762篇
  2002年   700篇
  2001年   509篇
  2000年   651篇
  1999年   610篇
  1998年   480篇
  1997年   369篇
  1996年   305篇
  1995年   231篇
  1994年   212篇
  1993年   191篇
  1992年   165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54年   4篇
  18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分析1987—1988年在台湾海峡中、北部用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水层中的浮游有孔虫标本,研究调查海区浮游有孔虫的生态分布特征及其与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海区浮游有孔虫计有16种,以泡抱球虫Globigerinabulloides为主要优势种类,其次是袋拟抱球虫Globigerinoidessacculifer和红拟抱球虫G.ruber。在夏季的7月和8月(特别是7月),浮游有孔虫密集在福建中部沿岸的南日岛至闽江口外海海域一带沿岸水域,其中90%以上的个体由泡抱球虫组成。此现象推测与夏季出现在福建沿岸的上升流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22.
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黑鲷中获得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全长cDNA序列。该序列含1288个核苷酸,可编码253个氨基酸的TNF前体蛋白。它是一种跨膜蛋白,无糖基化位点和信号肽结构。黑鲷TNFα与其它鱼类的TNFα的相似性很高,占据进化上独立的分支;与哺乳类TNFα和TNFG源于共同的祖先。基因结构分析显示,该基因含有TNF家族pmfile和TNF家族的标签序列;在参与TNFα基因二硫键形成的两个半胱氨酸和TNFα三聚体形成的位点高度保守;空间结构模拟显示,它与哺乳类TNFα的空间结构相似,都是由两个β折叠片组成,每个折叠片包含5个反向平行的β链。表达研究结果表明,黑鲷TNFα在检测的各个组织中均为组成型表达,表现为在刺激与非刺激鱼体中,都可以检测到黑鲷TNFα的表达,但是其表达水平在不同组织中有很大差异。黑鲷TNFα在头肾、脾脏和鳃的表达量较高,而在心脏、肝脏、血液、肾脏和大脑中表达量较低。  相似文献   
223.
根据2002年8月7~8日对虾工厂化养成中后期A、B代表池的实测数据,分析讨论了该时期养殖水体中环境要素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水体水温、盐度和溶解氧含量适宜.日变化幅度不大.但pH值略为偏低,而COD值明显偏高.与该时期投饵量大,残饵及排泄物明显增加有关.但对A池来说,生物作用的影响占主导地位,而对B池而言.则以化学过程影响为主.  相似文献   
224.
采用硫酸铵分部沉淀与凝胶过滤的方法,进行藓羽藻Rubisco的分离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的藓羽藻Rubisco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呈两条清晰条带,分别为Rubisco大亚基与小亚基;与菠菜相比,藓羽藻Rubisco大亚基分子量与菠菜基本相同,而小亚基较之稍大一些。藓羽藻Rubisco活力测定结果表明,Rubisco分离过程中用硫酸铵分部沉淀后活力降低许多,分离后活力有所上升,但仍比粗提液活力弱;在Rubisco活力测定过程中,藓羽藻Rubisco的活化温度与其它物种Rubisco活化的温度不同,在低温下活化效果较好。这些结果说明Rubisco的酶活力受硫酸铵的影响而且藓羽藻Rubisco相对陆地高等植物结构不稳定。  相似文献   
225.
Access to information about past states of the environment and social systems is fundamental to understand, and cope with, the challenges of climate change and over-exploit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t the onset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loss of (old) data is a major threat to understanding better and mitigating long-term effects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anthropogenic changes to the environment. Although this is intuitively evident for old and local literature of any kind, even present-day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of papers without the underlying raw data makes access to basic information a crucial issue. Here, we summarise experience resulting from a EU-funded Internation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operation (INCO) project (CENSOR) addressing Coastal Ecosystem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in the El Niño 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context. We show that indeed “Grey Literature” is still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s of knowledge about natural science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of natural resource systems in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We argue that public archiving of original data of present-day research and old (Grey) Literature and easy public access are important for appreciating today's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caused by human activities, both past and present.  相似文献   
226.
GIS方法在南沙群岛海区海底灾害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IS方法,对南沙群岛海区海底灾害地质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不同灾害地质因素赋予不同的模糊影响权值;运用模糊叠加模型,得到南沙群岛海区海底灾害地质综合评价图。与前人的研究工作进行对比的结果表明,GIS方法是进行海底灾害地质评价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27.
羊栖菜茎部愈伤组织再生苗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石蜡切片法对羊栖菜纵裂主枝上愈伤组织再生苗的发生过程进行了形态解剖学观察。发现此种成苗方式是在主枝 (茎 )或假根处由外皮层分裂形成愈伤组织 ,再由愈伤组织分化成苗的一种无性繁殖方式。愈伤组织形成再生苗有望成为羊栖菜人工养殖种苗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228.
1998年春夏南海温盐结构及其变化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利用1998年5~8月“南海季风试验”期间“科学1”号和“实验3”号科学考察船两个航次CTD资料,分析了1998年南海夏季风暴发前后南海主要断面的温盐结构及其变化特征.观测发现,南海腹地基本被典型的南海水团所控制,但在南海东北部尤其是吕宋海峡附近,表层和次表层水明显受到西太平洋水的影响.季风暴发以后,南海北部表面温度有显著升高,升幅由西向东递减,而南海中部和南部表面温度基本没变,这使得南海北部东西向温度梯度和整个海盆南北向温度梯度均减小.北部断面表层盐度普遍由34以上降低到34以下,混合层均有所发展,是季风暴发后降水和风力加剧的结果.观测期间黑潮水跨越吕宋海峡的迹象明显但变化剧烈.4~5月,黑潮次表层水除在吕宋海峡中北部出现外,在吕宋岛以西亦有发现,表明有部分黑潮水从吕宋海峡南端沿岸向西进而向南进入南海.6~7月,次表层高盐核在吕宋海峡中北部有极大发展,但在吕宋岛以西却明显萎缩;虽然看上去黑潮水以更强的流速进、出南海,但对南海腹地动力热力结构的影响未必更大.一个超过34.55的表层高盐水体于巴拉望附近被发现,似与通过巴拉望两侧水道入侵南海的西太平洋水有关.  相似文献   
229.
A study on the curves of the exchange ratio E(%)-pH on the liquid-solid interface of the systems Zn(II) with clay minerals (Kaolinite , illite and montmorillonite), Zn(II) with hydrous ferric oxides (amorphous ferric oxide, goethite and hematite). Zn(II) with hydrous manganese oxide (y-MnOOH, manganite and 5-MnO2) etc . in seawater resulted in the discovery of new plateau type exchange ratio ?%)-pH curves not yet reported in literature. The two factors that decide the growth , decline and the change of the " plateau type " curve are : (1)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systems , which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exchange constants i(i=1 ,2 , 3 . etc .) of interfacial stepwise ion / coordination particle exchange between liquid and solid ; and (2)The theory of interfacial stepwise ion/coordination(the amount of solid exchange reagent)particle exchange in seawater was applied to explai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above study and a general formula was derived for the plateau type exchange ratio E(%)-pH c  相似文献   
230.
通过分析ArcGIS中的ArcMap、ArcCatalog和ArcToolbox的特点,简要讨论了它们在国家1︰50000 DLG更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