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2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3篇 |
大气科学 | 20篇 |
地球物理 | 3篇 |
地质学 | 35篇 |
海洋学 | 18篇 |
综合类 | 45篇 |
自然地理 | 25篇 |
出版年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133.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d better methods for preventing and managing natural disasters requires a variety of different data
sets, covering the range from referenced data, e.g. topographic data and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to various kinds of thematic
data, e.g. data about soil, vegetation and land usage as well as monitoring data like precipitation and water levels. So a
well-organised data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modern processing environment to acquire, store,
analyse and visualise data were decisive for the success of the German Research Network Natural Disasters (DFNK). An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was established to support data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flows inside the network. A web-based portal offers
general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and internal documents, data and software tools to the project community. A catalog service
allows the overview of existing but distributed data scombined with flexible data retrieval. Based on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global standards these concepts contribute to a superior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finally substantia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s (SDI). SDIs aim is to improve availability and usability of spatial data for the manifold
application areas. Disaster management is one field depending on a very high level on high-quality data equipment, and on
a working SDI. 相似文献
134.
135.
介绍了数据库的基本类型和国内外发展现状,重点论述地学领域的地质、物探、化探(包括重砂)等的数据模型特征;针对资源评价中数据模型的特征和数据流程及内容,设计了具有地学特点的图库管理系统.系统设计采用工程管理的方式管理海量的数据和图形文件,在显示图形的同时,连接Access数据库,用记事本显示其元数据内容,实现管理空间数据库的目的.系统通过目录管理树和文件管理树实现对图形文件的集成管理和显示;通过Accesss数据库实现对元数据的存放及目录树路径的归集统一管理;系统还实现了对图形文件的属性浏览、条件查询以及查看元数据等功能. 相似文献
136.
多源生态环境数据的科学组织与集成方法,对开展区域生态环境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以西藏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研究典型高原生态环境系统的数据特征和组织分类、数据模型构建、编码和元数据等有关数据集成的关键问题。设计了生态环境数据集成概念模型框架,从数据集分层组织、属性编码和元数据标准制定等多层面描述其基本语义结构,建立了珠峰自然保护区多源生态环境数据库。通过CASE工具Microsoft Visio2003建模和数据预处理,无缝集成FGDB(File Geodatabase)数据库中的生态环境专题信息;结合空间认知规则,并叠加要素类所表现的语义特征,实现面向数据集成分析的基本信息提取,乃至产生新的知识和规律。本文提出的珠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数据组织和集成方案,形成了一套初步可行的"数据集成-信息提取-知识发现"生态信息流映射机制,为区域生态环境研究提供了实用、可靠的数据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37.
138.
139.
针对气象数据来源多样、格式众多、时序性强的特点,从暴雨资料现状出发,结合暴雨资料共享需求,参考国内外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相关技术,提出一个基于元数据的暴雨数据库系统设计及实现方法,建立一个以暴雨过程为核心的暴雨基础数据库系统。该系统融合了暴雨过程发生时间段内的各种地面、高空、雨量等常规气象要素资料和雷达卫星、暴雨数值预报资料等非常规气象要素资料,以及地基GPS/MET、微波辐射计、边界层风廓线等暴雨外场监测资料。该系统共享平台作为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的分节点,自2009年正式运行以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0.
杨夫恩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7,40(7)
对地形图质量的重要性进行了介绍,针对1∶250 000地形图生产、更新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质量问题,设计实现了多个质量检验项目。通过这些检查项目可以高效地解决地形图质量问题,提高了1∶250 000地形图的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