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8篇
  免费   832篇
  国内免费   1348篇
测绘学   342篇
大气科学   528篇
地球物理   1192篇
地质学   3076篇
海洋学   729篇
天文学   685篇
综合类   276篇
自然地理   55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224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361篇
  2008年   363篇
  2007年   399篇
  2006年   399篇
  2005年   370篇
  2004年   292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206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0 毫秒
721.
辽河曙光油田蒸气吞吐开采过程中水岩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稠油蒸气吞吐开采过程中,注入储层的高温水蒸气与储层岩石发生了强烈的水岩作用,使注入水的化学成分产生了显著的变化,根据这种变化,结合水岩作用室内模拟实验的研究成果,在确定水岩作用方式的基础上,使用元素质量守衡计算方法对辽河曙光油田的水岩作用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注入水在储层运动过程中,溶解了大量的石英和高岭石,同时沉淀出大量的钠蒙脱石,该结果很好地吻合了室内实验成果。  相似文献   
722.
本文根据流体动力弥散理论,按照地下水中溶质局部质量守恒原理,采用非线性基函数,导出了求解流体动力弥散问题的一种新的数值法,即等参数溶质质量均衡有限元法。该法与采用同样非线性基函数的等参数里茨(Ritz)法或伽辽全法相比,具有物理意义明确、能准确反映局部质量均衡关系、计算公式简单和易于应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723.
本文以黄河上游某拟建水电站坝址场地为例,论证了圈闭地形内斜坡破坏的多期性和规律性问题。在充分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将区内的斜坡破坏分为两期,即第一期为已经失稳的老滑坡群;第二期为发育在第一期滑坡群圈闭状破裂壁之后的正处于蠕动和破坏阶段的变形坡体,进而将第一期的滑坡分为两个强度次序。同时,还揭示了圈闭地形内斜坡破坏的规律性,即随着期和序次的增高,斜坡破坏面积增大,滑坡个数增多,规模减小,强度降低,滑距变短,滑体破碎程度变弱。最后指出,上述多期性和规律性应具有普遍性意义。  相似文献   
724.
能谱仅反映了高能天体辐射的部分性质,而高能X射线辐射的时变可以反映致密天体的动态性质。因此,在构造高能辐射的理论模型时,既要考虑X辐射的能谱性质,也要考虑其时变性质。特别对高能天体X辐射的快速光变,一般认为其发生在致密天体附近,致密天体快速光变的研究可以揭示出致密天体附近的物理性质,因此,时变可以对X辐射模型给以很强的限制。X射线源不同能量光子到达观测者的时间差称为X射线辐射的时延。介绍了高能X辐射时变中的时延分析方法及其最新发展,综述了致密双星系统中黑洞侯选林和中子星的时延现象,并简单介绍了为解释这些现象所发展的模型,以及时延对模型的限制。  相似文献   
725.
某滑坡稳定分析及处理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滑坡属于不良地质现象,是斜坡上的部分岩体和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沿某一明显的界面发生剪切破坏向坡下运动的现象。当高速公路不得不通过某一滑坡时,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和整治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以祁临高速公路灵石至霍州段窑深沟大桥东南窑深沟滑坡为实例,根据勘察资料,利用岩土力学知识,在公路修好后并运行的情况下,计算出了其稳定系数和推滑力,又以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力学理论为基础,设计出抗滑桩和锚索抗滑桩等两种整治方案,经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26.
As 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present study (Sapar et al., 2002) we use the β-law for velocity of stellar wind and the Sobolev approximation for radiative transfer. Here we have succeeded to derive general and relatively simple analytical formulae in elementary functions for saturated P Cygni type line profiles if parameter 2β is arbitrary positive integer (in the first part we studied the cases 2β ≤ 4). The four terms obtained describe contributions to the line profile due to isotropic and anisotropic parts of optical thickness in the source function of the light-scattering layer followed by isotropic and anisotropic parts of multiple scattering. The limits of acceptability of the Sobolev approximation for β-law have been discussed and specified.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727.
728.
对疏散星团进行统计研究时,场星的混淆可能是一个严重问题,必须认真对待。本文详细讨论了在估算疏散星团维里(Virial)质量时,正确利用成员概率的重要性。分析表明,只有利用大概率的成员星才能得到合理的星团Virial质量。重新计算后M11的Virial质量为5094μ_⊙,与直接观测到的光度质量的最新结果(4671μ_⊙)符合得很好,维里系数为0.9。  相似文献   
729.
绿洲边缘夏季小气候特征及地表辐射与能量平衡特征分析   总被引:28,自引:15,他引:13  
利用“绿洲系统能量与水分循环过程观测试验”加强期(IOP)在甘肃省酒泉市金塔绿洲观测的资料,分析了夏季金塔绿洲边缘的小气候特征及地表辐射收支和地表能量平衡特征。作为绿洲沙漠相互作用的界面,在白天绿洲边缘的垂直运动仍然是以上升气流为主,并且其小气候主要受土壤湿度的影响。中午前后绿洲边缘的总辐射最大值在1000W.m-2左右,净辐射>700W.m-2;在白天,仅有个别天数的感热通量超过100W.m-2,最大值仅为150W.m-2左右。在整个观测期,有超过70%的天数出现负感热通量。而Bowen比在±10-1量级,地表能量不平衡的差额较大,约28%。  相似文献   
730.
The desire to spend leisure time in natural settings represents a key factor behind the recent and rapid growth of ecotourism. A search by ecotourists for remote landscapes and locations has shaped the way in which geographers have defined ecotourism, but few scholars have explored, in detail, the mechanics of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tourism and mass tourism, two forms of travel usually considered mutually exclusive in spatial terms. Using the island of Phuket — southern Thailands premier resort destination — as a case stud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patial overlaps and connections between ecotourism and mass tourism and tests the assumption that ecotourism and mass tourism must exist spatially apart in order for the former to succeed. Despite Phukets association with mass tourism, and the small physical distances between built-up mass tourist areas and natural ecotourism settings, the communicative staging of natural authenticity allows ecotourism companies to convey geographical remoteness to tourists. Although ecotourism in Phuket must struggle constantly to overcome the perceptual impact of spatial proximity to resort locations, the tourist markets and business networks of the existing mass tourism industry remain crucial to the survival of ecotourism in this region. Thus, contrary to conventional notions that ecotourism and mass tourism must exist as separate entitie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an interconnected, symbiotic, and spatially-contigu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s necessary in the case of Phuk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