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3篇
  免费   620篇
  国内免费   367篇
测绘学   1055篇
大气科学   334篇
地球物理   848篇
地质学   1668篇
海洋学   1130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602篇
自然地理   99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395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359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375篇
  2006年   369篇
  2005年   319篇
  2004年   282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I.LandDegradationDistributionandItsCharacteristicsThefarmingpastoraltransitionalregioninsemiaridlandofnorthernChinaisthemosttypicalregionoflanddegradation,andalsotheregionwithextensivelydevelopingsandydesertification.TheextentisfromHorqinSandyLandinth…  相似文献   
182.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stream sediment yield in North America comes from stream channel and bank erosion. One method used for stream stabilization is the bank installation of timber and stone fish-shelter structures, but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for their potential effectiveness. Nine to nineteen years of precise survey data from Coon Creek, Wisconsin, however, show that fish structures enhance sediment deposition along the stream and may retard lateral migration of channels. Such structures have greater utility for sediment control when streams are eroding away a high bank and replacing it with a lower bank. Received: 18 October 1996 · Accepted: 4 February 1997  相似文献   
183.
土壤水资源的特性及若干指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分析作物生长条件下土壤水均衡要素的基础上,探讨了土壤水资源的概念,深入分析了土壤水资源的特性(对降水的依赖性与相关性、不易保存性、不可开采性、就地利用性和可调控性)。提出了土壤水理论无效库容、土壤水最大次调节量、土壤水可利用量等指标,并初步探讨了河北王瞳试验场土壤水资源的特征。王瞳试验场土壤水理论无效库容为355nm,土壤水最大次调节量为314mm;土壤水储存量和土壤水可利用量随气象条件、灌溉以  相似文献   
184.
城市应急管理模型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各类危及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发性事故灾害时有发生 ,尽管各有关部门的抢救队伍在实施抢险救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各抢险救援力量专业单一、分散行动 ,形成不了合力 ,难以及时有效处置重大或特大突发性、综合性、大面积的城市事故灾害 ,特别是像地震以及的美国的 9 1 1那样突发性事故。我们目前开展的震害预测与灾害快速评估系统只是针对地震的 ,而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因此要应对城市各种重大突发事件 ,城市有必要建立一种应急机制或综合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根据“数字城市”的思想 ,通过一个通信系统与信息系统集成的平台 ,统一协调公安、消防、急救、交警、公共事业、民防、地震等政府部门 ,为市民提供快速、及时的各种救助和相应的服务。统一报警、统一指挥、快速反应、联合行动 ,从而有效地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85.
第二松花江干流区地下水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开发与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第二松花江干流区地下水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的开发环境及总体设计。在分析与地下水有关的数据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地下水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的结构。将该系统按其功能分为5个子系统基础子系统、数据信息管理子系统、区域信息管理子系统、动态绘图子系统、水资源评价子系统,并对5个子系统的功能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86.
A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tools to reduce the earthquake loss, the Earthquake Disaster Management [EDM] and Insurance [EI] have been highlighted and have had a great progress in many countries in recent years. Earthquake disaster management includes a series of contents, such as earthquake hazard and risk analysis, vulnerability analysis of building and infrastructure, earthquake aware training, and building the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EI, which has been included in EDM after this practice has been done for many years, include these contents: insurance model, financing.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in EDM and EI.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1) the statue and trend of earthquake disaster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in china; (2) the progresses and new methods about the seismic risk zonation and vulnerability analysis, and the future developing trend, the application of GIS in earthquake disaster assessment is introduced; (3) the way and illustration in building the earthquake disaster e  相似文献   
187.
郭发明 《中国煤田地质》2004,16(3):66-67,70
现代企业必须建立严密的、完善的控制系统,严格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有效的、畅通的运行机制,才能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可以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漏洞,及时、准确提醒企业决策者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有利于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88.
21世纪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与减灾战略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论述了21世纪中国地质灾害减灾面临的形势是既存在许多有利条件又存在多方面困难而面临严重挑战。提出21世纪地质灾害减灾战略:1.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维护体系;2.优先安排西部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实施地质灾害风险管理;3.建立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4.城市地质灾害防治与土地利用相结合;5.加强我国地质环境监测与网站建设;6.针对地质灾害区域分布规律,采取分区减灾对策;7.加大地质灾害防治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89.
张晓娟 《地下水》2004,26(2):145-146,148
本文以运城市基础工作为起点,分析了地下水超采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0.
运城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珍 《地下水》2004,26(3):185-186,199
通过对运城市平原区地下水超量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以及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对地下水的污染状况的分析,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加强沿黄地下水水源地的建设开发,加大节水灌溉设施建设,调整开采层位,对地下水资源合理定价,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等一系列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