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93篇
  免费   3589篇
  国内免费   3820篇
测绘学   2922篇
大气科学   1719篇
地球物理   5063篇
地质学   9225篇
海洋学   2475篇
天文学   2053篇
综合类   1856篇
自然地理   6189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367篇
  2022年   826篇
  2021年   927篇
  2020年   959篇
  2019年   1099篇
  2018年   866篇
  2017年   1033篇
  2016年   1053篇
  2015年   1121篇
  2014年   1290篇
  2013年   1425篇
  2012年   1406篇
  2011年   1511篇
  2010年   1245篇
  2009年   1519篇
  2008年   1416篇
  2007年   1494篇
  2006年   1489篇
  2005年   1252篇
  2004年   1231篇
  2003年   1173篇
  2002年   970篇
  2001年   886篇
  2000年   800篇
  1999年   677篇
  1998年   695篇
  1997年   451篇
  1996年   392篇
  1995年   353篇
  1994年   315篇
  1993年   267篇
  1992年   215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54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71.
南洞庭湖湿地景观文化的结构与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是我国传统的风景名胜区,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由三个国际重要湿地组成的湖泊。作为洞庭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南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蕴藏着独特的景观文化资源,在长江文明、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1999~2005年的调查结果,系统地分析了南洞庭湖湿地景观文化资源的结构特征:①物质文化(稻耕文化、船文化、建筑文化、生产文化、工程文化等);②精神文化(端午节、民俗艺术、湖乡忌禁、饮食文化、抗洪抢险、植物文化等);③制度文化(傩文化、楚文化、历史遗迹、湿地文物等);阐述了湿地文化的起源及地位,重点研究了15种景观文化内容。研究结果表明,南洞庭湖景观文化的本质特征(湿地文化与水文化)具有国际重要湿地背景,典型的湘楚文化特点,突出的湿地特色,独特的世界遗产特点,同时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及完整性。  相似文献   
72.
We use high-spatial resolution (100 pc) rotation curves of 83 spiral galaxies to investigate the mass distribution of their innermost kpc. We show that, in this region, the luminous matter completely accounts for the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and no dark component is required. The derived I-band disk mass-to-light ratios agree well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population synthesis models and correlate with color in a similar way. We find strict upper limits of 107 M for the masses of compact bodies at the center of spirals, ruling out that these systems host the remnants of the quasar activity.  相似文献   
73.
首先从人口、经济、用地3个维度综合考察武汉市增长与收缩的全貌,并采用县区及街道2个尺度的数据定量描述了武汉市增长与收缩的特征与空间格局,发现武汉市下辖青山区、硚口区、汉阳区和蔡甸区存在局部较严重的收缩现象,空间上形成集聚,形态上呈“穿孔式”。进一步以青山区为案例,着重从资本视角探讨发生局部收缩的内在机制,发现其存在老龄化、少子化趋势,但局部收缩的主因是资本从产业部门的“逃逸”。  相似文献   
74.
中国土地利用效益的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经济、社会、生态三维视角构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方法测度2004—2014年中国土地利用效益水平,并借助于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其空间异质性及空间演变格局。从时序特征来看,2004—2014年全国土地利用效益波动性提升。从空间特征来看,中国土地利用效益的空间格局存在差异性,但差异日渐缩小;土地利用效益的增减空间分布不均,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利用效益提升省份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大,土地利用效益降低省份的下降幅度越来越小;中国土地利用效益空间集聚特征明显,热点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辽宁和西藏,冷点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土地利用效益的变化也表现出集聚特征,东南沿海与西部地区为中国土地利用效益变化最强烈的集聚区,其土地利用效益变化呈互逆发展态势;中国土地利用效益变化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  相似文献   
75.
Introduction The shifting cultivation syste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gricultural systems in Luang Prabang and Oudomxay provinces, where many production systems are found in the uplands. The factors, determining the systems, include ethnicity,Journal…  相似文献   
76.
77.
西苕溪流域不同土地类型下氮元素输移过程   总被引:60,自引:3,他引:60  
梁涛  张秀梅  章申  于兴修  王浩 《地理学报》2002,57(4):389-396
以西苕溪流域为研究对象,选择最有代表性的5种土地类型,模拟天然大暴雨,通过3次重复实验研究不同形态氮素随暴雨径流及径流沉积物的迁移过程,估算氮素在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条件下的损失率。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氮素的流失速率和流失量随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的不同表现出明显差异,地表径流水相总氮的流失量桑林最大,水田最小。水相不同形态的氮素流失量亦有所不同,悬浮颗粒态氮占地表径流水相总氮的70 %~90 %,水相溶解态氮的流失量以松林为最高,竹林、桑林和水田接近而且较低,不同类型的水相溶解态氮也随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同表现出各自的特征。各土地类型单位面积、表层10 cm土壤氮素流失高达4.66~9.40 g·m-2,其中随径流沉积物相迁移的氮素占绝大部分(90 % 以上)。估算出的各土地利用类型总氮流失速率,地表径流水相为2.68~14.48 mg·m-2·min-1,径流沉积物相高达100.01~172.67 mg·m-2·min-1。  相似文献   
78.
夏四友  杨宇 《地理学报》2022,77(3):679-696
从主体功能区划视角研究碳收支和碳补偿分区,对于制定适应各主体功能区低碳发展策略,推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地理学思想对于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贡献。本文首先构建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碳收支与碳补偿的理论框架,然后以京津冀城市群157个县级单元为研究区,引入集中化指数、标准显性比较优势指数、SOM-K-means聚类等方法研究功能区视角下京津冀城市群碳收支时空分异与碳补偿分区,并提出以低碳发展为导向的碳减排空间优化方案。结果表明:① 2000—2017年京津冀城市群碳收支量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其集中化指数均高于0.4的“警戒线”,碳收支地区差异整体偏大。② 碳收支时空分异显著,碳排放高值区呈现以京津唐为中心,向外逐步降低的“核心—外围”空间格局;而碳吸收空间格局趋于稳定,总体呈现东、北、西部高,而中、南部低的倒“U”型格局。③ 京津冀城市群碳收支与主体功能区战略定位较为吻合,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是碳排放的主要承压区,而重点生态功能区是碳吸收的优势主导区,各功能区碳吸收集中化指数差别较碳排放集中化指数小。④ 京津冀城市群共有53个支付区、64个平衡区和40个获补区,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战略目标,最终形成9类碳补偿空间优化区,并提出每一类型区低碳发展方向及策略。⑤ 未来要加强更微观尺度的碳收支及碳补偿研究,丰富和完善碳补偿理论框架,将碳补偿融入到碳交易市场,探索实现“双碳”目标的多元化路径。  相似文献   
79.
荒漠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婷  张威  刘光琇  陈拓 《中国沙漠》2018,38(2):329-338
荒漠生态系统占地球陆地面积三分之一,是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部分。荒漠干旱高温、缺乏植被、UV辐射强,曾被认为是没有生命的地方。然而在这恶劣环境中却蕴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资源,尤其是荒漠土壤富集了大量微生物。微生物参与和主导整个荒漠生态系统地球生物化学循环,对于调节重要生态过程、修复和稳定荒漠生态系统起到重要作用,对其的研究生态学意义突出。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荒漠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群落功能多样性以及微生物群落、微生物与植物、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现状,旨在充分了解荒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总结对荒漠微生物生态认识的不足,为荒漠微生物生态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We have used the S wave receiver function (SRF) technique to investigate the crustal thickness beneath two seismic profiles from the CHARGE project in the southern central Andes. A previous study employing the P wave receiver function method has observed the Moho interface beneath much of the profiles. They found, however, that the amplitude of the P to S conversion was diminish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profiles and have attributed it to a reduction of the impedance contrast at the Moho due to lower crustal ecologitization. With SRF, we have successfully detected S to P converted waves from the Moho as well as possible conversions from other lithospheric boundaries. The continental South American crust reaches its maximum thickness of ∼70 km (along 30°S between 70°W and 68.5°W) beneath the Principal Cordillera and the Famatina system and becomes thinner towards the Sierras Pampeanas with a thickness of ∼40 km. Negative phases, possibly related to the base of the continental and oceanic lithosphere, can be recognized in the summation traces at different depths. By comparing our results with data obtained from previous investigations, we are able to further constrain the thickness of the crust and lithosphere beneath the central An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