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2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327篇
大气科学   199篇
地球物理   150篇
地质学   332篇
海洋学   116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23篇
自然地理   38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介绍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苏州商品交易所的电子商务运作。并着重讨论了中国商品交易中心系统的设计与方案 ,论述了信息发布与查询、网上谈判与合同管理的具体运作  相似文献   
53.
文章针对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提出了多种改革模式,并就每种模式的操作、优点、缺点等进行比较,以便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选择.  相似文献   
54.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要素构成及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周明茗  王成 《地理科学进展》2019,38(11):1655-1664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典型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具有耗散结构特征。论文以系统论为指导,遵循系统科学的基本思维方法,从学理上对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内涵及要素构成进行辨析,并围绕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划分了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演进历程,在此基础上对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运行机制进行阐释。研究发现,乡村生产空间系统主要由基础要素(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核心要素(多元经营主体和乡村文化)、驱动要素(资本、技术、信息和市场)和管理要素(制度和政策)4种要素构成;依据乡村生产关系变革、经济体制变迁、城乡关系转变等规律,将新中国成立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演进历程划分为土地改革运动时期、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4个时期,不同时期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要素构成、要素间的联系方式不同,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特征表现各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通过支撑与约束机制、竞争与合作机制以及调控与反馈机制推动自身运行发展。从要素功能、结构关系、协同等视角去审视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运行状态、诊断系统运行的动力机制或障碍因素等,将成为未来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5.
As part of the secondary school qualification repackaging,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s requested the geography education community define what constitutes their “critical body of knowledge.” In this article, I discuss three knowledge‐oriented themes focused on: (a) recent assessment trends in geography; (b)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NCEA Level 3 geography with 100‐level success and (c) the nature of knowledge as expressed by the New Zealand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Taken together, these themes suggest a need for a serious conversation about knowledge in school geography, as a pre‐cursor to the re‐design of the geography standards matrix.  相似文献   
56.
介绍广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空域报批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各子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57.
基于虚拟化云平台的气象终端集约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彩英  郭晓佳  谢丹  李霖 《气象科技》2014,42(5):785-789
气象终端的集约化管理是气象业务系统和气象服务需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趋势和结果。从气象终端管理的现状和需求、虚拟化云平台的技术体现和应用部署中,体现基于虚拟化云平台的气象终端集约化管理的应用特点和实施效果:提供虚拟防护、桌面管理及行为控制等的策略管理和策略服务,提升气象现代化支撑和保障气象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为气象平台建设、信息共享、应用服务的终端管理提出了全新概念,是集"应用"、"集成"、"运维"、"安全"到"成本控制"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8.
人工增雨是一项研究型业务,飞机外场作业、探测是它的重点,只有根据一定目的方案设计下才能体现探测、作业资料的研究价值。根据河南省人工增雨作业、探测分析研究的需要并结合行业专项飞机探测,探讨了5种云微物理探测目的及相应飞机探测设计:1典型锋面云系垂直剖面结构探测;2降水性层状云垂直结构探测;3人工增雨催化作业效果检验飞行探测;4云中过冷水探测;5催化剂在云中的扩散及其物理响应的探测。以2013年3月25日飞机人工增雨探测为例,探讨了飞行探测人工增雨的催化作业效果检验。  相似文献   
59.
物联网在安徽省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邦  周述学  李爱华  袁野 《气象科技》2014,42(6):1143-1146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管理中,开发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徽省人工影响天气智能管理系统"。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中的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集合GPRS、GPS和GIS技术,通过作业现场与指挥中心的实时交互,构建人影业务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了对人影信息(人员、装备、弹药、气象信息等)的采集、传输、数据管理及服务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提高了安全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在实际业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0.
针对传统地质资料服务方式单一、数据共享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地质资料管理的转型方案.对面向知识服务的地质资料知识组织方式、知识检索以及知识管理理念如何指导地质资料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地质数据本体构建、基于关联数据技术的地质资料语义化组织以及基于地质大数据的知识检索模型搭建为转型手段,介绍了促进地质资料转型升级的语义化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