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30篇 |
免费 | 254篇 |
国内免费 | 38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3篇 |
大气科学 | 350篇 |
地球物理 | 207篇 |
地质学 | 825篇 |
海洋学 | 249篇 |
天文学 | 5篇 |
综合类 | 103篇 |
自然地理 | 30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65篇 |
2021年 | 71篇 |
2020年 | 78篇 |
2019年 | 85篇 |
2018年 | 57篇 |
2017年 | 91篇 |
2016年 | 76篇 |
2015年 | 76篇 |
2014年 | 82篇 |
2013年 | 103篇 |
2012年 | 96篇 |
2011年 | 87篇 |
2010年 | 72篇 |
2009年 | 85篇 |
2008年 | 101篇 |
2007年 | 106篇 |
2006年 | 106篇 |
2005年 | 74篇 |
2004年 | 61篇 |
2003年 | 74篇 |
2002年 | 71篇 |
2001年 | 50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40篇 |
1998年 | 46篇 |
1997年 | 42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6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This study assesses surface urban heat island (UHI) and its associated surfac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using remote sensing approaches. TERRA/MODIS images acquired in 2005 in three different seasons were selected to generate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metropolitan area in China. The intensity of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s and its seasonal variations were examin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UHI effects were significant both in the summer and the spri...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的模拟热环境时空演变模型欠缺可推广性,该文提出运用CA-Markov模型研究热环境变化趋势,既能有效模拟元胞时空格局变化,又能提高元胞转化预测精度,经验证Kappa指数为73.46%,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基于CA-Markov模型模拟的武汉中心城区热环境表明:2009—2018年低温区和次低温区呈现减少趋势,中温区显著增加,热岛略有增长,总体强度增大,热岛效应愈发明显;2009—2018年热岛演变呈西南-东北方向,有向西-东方向发展的趋势,热岛重心南偏西方向移动;2009—2018年热岛区域在景观水平上破碎度较高,热环境趋于复杂化。研究结果对武汉中心城区城市规划、生态环境改善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利用1989、2003、2018年的Landsat影像对安顺市西秀区的地表温度进行反演,分析研究区在30年发展中的热岛时空变化及其成因。使用基于影像的反演算法,结合分类回归树算法进行地表温度的反演,用气象站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精度验证,并建立缓冲区对研究区进行相关性分析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受喀斯特地貌的影响,除主城区外,郊区也存在大量高温区;近30年研究区热效应与不透水面、绿地的面积有极显著相关;1989-2003年研究区城市热岛面积随城市扩张逐渐增大,但2018年主城区城市热岛现象几乎完全消失,排除气象因素和城市形态因子影响的可能后,发现这与安顺市城市绿化的大力进行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17.
亚洲夏季风区中尺度地形降水结构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高分辨率TRMM、AIRS卫星实测资料, 从气候态的降水微物理过程角度分析了亚洲夏季风期间中尺度山脉对不同性质降水垂直结构和水平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 中尺度山脉迎风、背风坡均以层云降水为主, 层云降水强度在迎风坡强于背风坡; 对流降水在迎风坡主要为浅对流, 背风坡主要为深对流, 对流降水强度在背风坡强于迎风坡。沿西南季风推进方向依次经过的中尺度山脉, 其两侧发生降水像素个数、 降水微物理特征等差异逐渐减小, 其中, 对流降水迎风坡向背风坡转变明显, 而层云降水背风坡向迎风坡转变明显。大气稳定度与对流降水在迎风、背风坡的分布相一致。另外, 对中尺度地形降水的研究为区域气候模式模拟高精度地形降水分布提供了实测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城市热岛强度是城市热岛研究和应用中的一个重要度量指标,但其科学计算一直是该研究的难点。目前常用的基于气象站的城乡温差计算法,由于在代表城区与郊区温度的选择上存在困难,较难准确客观地计算热岛强度。为此,本文在LCZ分类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将其应用于福州市的城市热岛研究中,以科学地计算城市热岛强度。研究表明,采用分层分类和人工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能较好地实现LCZ的遥感分类,并确定出分别代表城市和郊区的地表温度,据此计算得到2015年9月27日福州的城市热岛强度为6.73 ℃,热岛效应十分显著。进一步将分类结果与遥感地表温度影像叠加,可有效地区分各地类的热特性,全面反映城市热岛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20.
利用微波辐射计、激光测风雷达、多普勒雷达、相控阵雷达等新型探测资料、地面加密观测资料、ERA5再分析及多模式数值预报结果对2022年4月24日西安城区一次弱降水预报出现明显失误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全球数值预报模式和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对本次过程西安城区均报有明显降水,主要原因为模式对低层相对湿度预报明显偏大;(2)多种新型探测数据分析认为近地层湿度条件较差及中层的绝对水汽含量低,中层的干暖空气不利于成云致雨,垂直上升运动不强,且由于低层非常干燥,使水滴在下沉过程中蒸发,从而无法形成雨滴下落,这些原因共同造成西安城区无降水,低层相对湿度预报偏大是造成这次西安城区降水预报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3)造成西安城区近地层湿度条件差的原因是城市干热岛效应和低层干暖平流输送,且降水云团翻越秦岭后其湿空气绝热下沉至城区后出现增温降湿,使得城区形成较为深厚的干层,即使有雨滴在下落过程中也会造成更强的蒸发,这也是城区没有降水的重要原因之一;(4)预报员主观预报订正出现空报主要是源于对边界层水汽、抬升条件等关键降水要素缺乏订正能力,且对大城市的干热岛效应和秦岭山区地形影响研究不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