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5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254篇
测绘学   127篇
大气科学   253篇
地球物理   507篇
地质学   405篇
海洋学   90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112篇
自然地理   17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981.
2009年冬季新疆北部持续性暴雪的环流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张书萍  祝从文 《大气科学》2011,35(5):833-846
利用台站观测和NCEP/NCAR大气再分析等资料,通过与历史同期降水事件比较,分析了 2009年冬季发生在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持续的水汽和环流异常特征以及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和ENSO现象对该地区持续性暴雪的影响.结果发现,位于贝加尔湖以西的对流层持续性异常冷性低槽活动是影响2009年冬...  相似文献   
982.
利用1979—2012年日本气象厅次表层海温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前期冬季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并讨论了其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前期冬季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与后期东亚夏季风强弱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冬季次表层海温呈现东正西负的类El Nio分布型时,夏季副热带高压偏强,西北太平洋地区受反气旋型环流控制,能将大量的水汽输送到长江和淮河流域,有利于水汽在该区域辐合,为夏季降水偏多创造了条件,此时东亚夏季风活动整体偏弱,反之亦然。但类El Nio分布型对东亚夏季气候变化的影响较类La Nia分布型更显著。此外,冬季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可能通过其自身能够持续性地影响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大气环流异常,次表层海温随季节变化有明显的发展和移动趋势:冬季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冷(暖)海温不断堆积,沿温跃层向东传播使得中东太平洋次表层海温逐渐变冷(暖),冷(暖)海温上翻加强使得海表温度异常,进一步影响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并在东亚地区形成经向遥相关波列,通过西北太平洋地区异常反气旋(气旋)环流的作用,影响东亚地区大气环流以及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983.
重力异常归算中的变密度改正及其对平均异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惠民  郭春喜 《测绘学报》1996,25(4):292-297
本文给出了重力异常的变密度层间改正、变密度地形改正计算公式。首次采用文中提出的移动拟合法,分别按变密度和常密度应用快速Fourier变换(FFT)进行了平均空间异常的计算。证明应用变密度时提高了计算精度,在大山区对5′×5′值的影响一般在10mgal左右。(1gal=1cm/s2)。按本文提出的方案,完成5′×5′地壳密度参数的计算时,精度可达:0.05g/cm3  相似文献   
984.
阿留申低压四种环流指数的分析和比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分析和比较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同学者提出的阿留申低压(AleutianLow,AL)四种强度指数(Ii,i=1,4)、两种中心位置指数(λi、φi,i=3、4)的时频特征及其与同期北半球太平洋海面温度、气温、降水的相关联系。结果表明:1)强度指数Ii、i=2,4演变特征最相似;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AL偏弱,之后AL偏强;近年来又出现AL偏弱趋势。因I1为5个月平均场中AL的强度指数,故它与Ii、i=2,4差别较大。2)两种中心位置指数地理分布区域(λc3,φc3)大于(λc4,φc4),这与平均时段长短及中心位置指数定义差别有关。λc4由偏西转向偏东较λc3提早约5a,它与Ii、i=2,4的一致性更好。3)在强ElNin~o事件中,AL加强、中心位置偏东,强LaNin~a事件则相反。强度指数I2、I4和位置指数λc4反映上述关系较好。4)AL偏强、偏东年,中纬北太平洋区域低温、少雨,北太平洋东北部至北美西北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多,而北美南部气温偏低、降水偏少;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985.
采用相关和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热带太平洋地区大尺度高低层纬向风异常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年频数的关系及其影响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赤道东太平洋地区ΔU200-ΔU850〉0,西太平洋热带地区ΔU200-ΔU850〈0,热带太平洋地区沃克环流偏强,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年频数偏多。高低层纬向风异常年,对流层上、下部环流和对流层中垂直运动有显著的特征。在短期气候预测的时间尺度上,前期高低层纬向风异常可以作为预测热带气旋生成年频数的前兆信号。  相似文献   
986.
武炳义  张人禾 《气象学报》2011,69(2):219-233
利用欧洲中心35年(1968-2002年)月平均再分析资料(ERA-40),通过矢量经验正交分析方法,研究了东亚夏季风年际变率的第2、3优势模态及其与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和外强迫异常之间的联系.这两个优势模态均与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异常有密切的关系,累计解释协方差超过了东亚夏季风的第1模态.东亚夏季风变率的第2模态解...  相似文献   
987.
热带和热带外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分析了热带和热带外太平洋海气系统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在海气系统异常的方差构成中,北太平洋区域以年代际异常为主,热带太平洋区域年际和年代际异常相当;表(浅)层海洋与大气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对同一季节、区域是一致的,且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均发生由低模态向高模态的转变;北太平洋区域的7月与此不同,这与该季节近表层海温层结稳定有关;年际尺度的海、气异常与ENSO有关,且以热带太平洋区域1月最典型,7月次之,北太平洋区域1月再次之,7月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88.
2011年秋季华西秋雨异常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柳艳菊  孙冷  孙丞虎  王遵娅  王艳姣  袁媛 《气象》2012,38(4):456-463
本文对2011年秋季我国的降水异常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秋季,华西秋雨较为典型,主要呈现以下3个特点:多雨区位置较常年偏东、偏北,阴雨日数偏多;秋雨阶段性显著;极端性强。2011年华西秋雨异常突出表现为对2011年9月开始的La Nina事件响应的特征。此外,年代际的变化也可能是造成华西秋雨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89.
为了改善PPP的定位精度和收敛速度,提出一种有效的解决思路:在非差非组合模型PPP定位的基础上,附加高精度区域电离层先验信息约束,利用美国西海岸CORS网内183个参考站的观测数据进行区域电离层建模,获取高精度电离层延迟信息;通过实验对比分析无电离层组合模型、非差非组合模型和附加电离层约束的非差非组合模型3种算法的PP...  相似文献   
990.
植被状态指数监测西北干旱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1982—2003年22年逐月GIMMS 8 km分辨率的NDVI数据和西北地区138个气象台站同期月降水数据,分析了植被状态指数(VCI)对西北地区历史干旱的监测能力。根据西北气候和植被类型的特点,选取雨养农业区、灌溉农业区和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区为典型研究区域,研究了VCI对不同地区气象干旱的监测能力,并对VCI监测干旱的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VCI可以较好地反映西北大部分历史干旱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特征。对于不同的气候区域,VCI监测干旱的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别。对于西北东部的雨养农业区,VCI能够较好地反映降水的盈亏对植被影响,是监测这一地区干旱的有效指标;在西北区西部的灌溉农业区,VCI基本不能反映这一地区降水的多寡,不能作为这些地区气象干旱监测的指标;VCI也不能反映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区降水的亏缺,不能作为监测这些地区气象干旱的指标;在极涡干旱的戈壁、沙漠地区VCI会出现虚假的高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