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51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61.
By utilizing a 3-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resolving method, the authors studied the air-sea interactive linkages between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and the Pacific Ocean in 1979-2008 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events. Their findings showed that evident 3-D gear-coupling characteristics existed in the 1979-2008 ENSO events. Their resolving analyses also suggested that the general circulation showed stronger and wider sinking motions over the eastern Indian Ocean-western Pacific during the mature phase of 1979-2008 ENSO events, compared with the vertical velocities from the U.S.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ornmental Prediction (NCEP) reanalysis data. With their 3-D analysis method, the vertical velocity was resolved by two components, i.e. zonal and meridional componen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zonal component of the vertical velocities showed a strong sinking motion while the meridional components showed an upward motion during the prevailing phases of the ENSO events. In the tropics, the zonal component of the vertical velocities was found greater than the meridional component, reflecting the domina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rtical velocity, and the overall outcomes showed a strong sinking motion, although the two components also partially offset each other in the processes. Compared with the vertical velocities from NCEP reanalysis, the vertical motions calculated with the 3-D resolving analysis method demonstrate some advantages.  相似文献   
162.
Editorial     
《The Journal of geography》2012,111(5):217-218
Abstract

Project GeoSim is a multidisciplinary effort by members of Virginia Tech's Departments of Geography and Computer Science,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Learning Resources Center to develop computer-aided education (CAE) software for introductory geography and related classes. GeoSim laboratory exercises draw on the five fundamental themes of geography for their subject matter. The programs emphasize interactive learning combining the information capabilitie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with the techniques of computer simulation. The result is a series of geographic explorations that will make available some of the most exciting aspects of geography to a potential audience of 425,000 introductory geography students per year.  相似文献   
163.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系统的基本定律   总被引:46,自引:6,他引:46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动态耦合关系,这种耦合关系可以看作是一个开放的、非平衡的、具有非线性相互作用和自组织能力的动态涨落系统,称其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系统。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和生态需要定律理论,从理论上分析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系统满足的六大基本定律,即耦合裂变律,动态层级律,随机涨落律,非线性协同律,阈值律和预警律,这六大定律是研究分析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过程必须遵循的基本定律。对系统揭示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演变过程之间的交互胁迫和动态耦合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4.
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性预处理的点删除简化算法。该算法针对海量地形数据,首先建立了高效的空间索引系统,利用这一索引系统快速完成了视锥截取、背面剔除和隐藏面消除等可见性测试,再对预处理后的网格模型依据顶点曲率大小进行点删除简化。实验表明,采用可见性预处理可大大提高绘制速度,并且绘制帧速率基本独立于模型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165.
互动式教学方法具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优点。通过对互动式教学应用现状的分析,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学科特征,探讨了互动式教学的内涵、特征和方法,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步骤,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考核评价。地理信息系统互动式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应当进一步完善推广。  相似文献   
166.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油田基础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基于钻井资料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通过在留楚油田建立精细的三维地质模型,使油藏研究达到较高的精确性。在建模过程中,将三维建模软件特有的技术手段与基础地质研究相结合,在构造精细落实、地层精细对比等基础地质研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解决了许多通过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精细地质模型在C20—20井开发措施调整及C29—45井注采关系分析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三维地质模型是地质体的一种数字化表述,因此,它还在数字化油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7.
一个好的应用程序 ,不仅要有强大的功能 ,还要有美观实用的用户界面。到目前为止 ,在众多的图形软件中还没有产生一套专门进行地图自动化综合的软件 ,尽管不少地图软件 ,例如 Dyna GEN和 MAS,在某些环节不同程度地开发了一些综合功能模块 ,但都是单项的 ,缺乏完善的解决策略 ,与完全自动化还相距很远。作者试图从使软件会思考这一角度出发 ,结合人机工程学 ,开发出了更多的自动化综合模块 ,并且做出了一套软件 Auto Map。Auto Map是一个实用型的图形编辑与综合软件 ,它的重点在于对图形的编辑和综合操作。本文介绍了有关Auto Map界面设计的指导原则及其评价  相似文献   
168.
高速网上3维海量地形数据的实时交互浏览的实现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针对高速网上3维海量地形数据传输和显示特点,提出了一套海量地形数据处理、存储方法,包括数据的预处理和数据的存储结构,数据存储有利于高速网络访问;并根据人的视觉生理特征,提出了一种多分辨率地形表示模板形成,较好地处理了实时交互游览地形的真实感和巨大数据需求之间的冲突。设计了一种适合网络实时传输海量地形数据的传输协议,使系统充分利用网络带宽同时又不浪费带宽。通过在中国高速互联试验网络NFSCNet上的大量演示,表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切实可行的,证明了高速网对3维海量地形实时交互浏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9.
A bispectral cloud class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man-computer interactive way, i.e. a unit feature space clasification method (UFSCM), has been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part from land and water, six types of clouds including cumulonimbus, multilayer cloud system, thin / think cirrus, middle and low level clouds are recognized. The method has been tested by using more than two hundred samples, with total accuracy reaching 87.1%.  相似文献   
170.
唐承丽  吴艳  周国华 《地理研究》2018,37(2):292-306
城市群、产业集群与开发区的协同发展是实现城市群地区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梳理了城市群、产业集群与开发区三者之间的关系及互动机制。认为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是产业集群和开发区发展的空间载体,城市群为开发区和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生产要素、服务和市场;开发区是城市群的创新创业高地与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群的重要生产功能区;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推动开发区和城市群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产业集群与开发区共享着城市群的资源与服务,开发区通过产业集聚与创新,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链延伸、耦合与创新,与城市群形成生产要素、市场交易、创新与服务等方面的多维度相互作用,最终实现三者的协同发展。基于城市群、产业集群与开发区规模、结构、职能和创新等4个方面的17个指标,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法,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案例区,对城市群、产业集群与开发区两大变量组进行了互动因素与强度的量化分析,结果表明:① 长株潭城市群、产业集群与开发区已形成有效互动。其中,城市群通过经济规模、城市结构、创新投入与产出、服务职能的发展,促进产业集群的经济规模、产业集聚、经济效益与产业创新,以及开发区的建设品质、产业集聚与产业效率的发展。开发区通过产业集聚与创新效率的提高,产业集群通过产业规模、效益协同开发区效率的提升,强化了城市群规模、结构、创新与职能的发展。② 长株潭城市群通过经济规模、结构、创新与服务四类因子,对产业集群与开发区产生了全面的促进作用,但产业集群与开发区并未完全协同地促进城市群发展。③ 要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的效益与开发区的效率,加强其对城市群发展与繁荣的支撑作用,全面实现三者的多维良性互动,提高城市群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