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207篇 |
免费 | 3145篇 |
国内免费 | 190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297篇 |
大气科学 | 1973篇 |
地球物理 | 2036篇 |
地质学 | 5647篇 |
海洋学 | 1594篇 |
天文学 | 375篇 |
综合类 | 1167篇 |
自然地理 | 216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238篇 |
2023年 | 243篇 |
2022年 | 406篇 |
2021年 | 462篇 |
2020年 | 526篇 |
2019年 | 599篇 |
2018年 | 409篇 |
2017年 | 545篇 |
2016年 | 515篇 |
2015年 | 562篇 |
2014年 | 736篇 |
2013年 | 738篇 |
2012年 | 818篇 |
2011年 | 884篇 |
2010年 | 747篇 |
2009年 | 767篇 |
2008年 | 812篇 |
2007年 | 944篇 |
2006年 | 865篇 |
2005年 | 829篇 |
2004年 | 769篇 |
2003年 | 655篇 |
2002年 | 667篇 |
2001年 | 513篇 |
2000年 | 484篇 |
1999年 | 410篇 |
1998年 | 391篇 |
1997年 | 321篇 |
1996年 | 283篇 |
1995年 | 242篇 |
1994年 | 227篇 |
1993年 | 160篇 |
1992年 | 130篇 |
1991年 | 93篇 |
1990年 | 85篇 |
1989年 | 68篇 |
1988年 | 37篇 |
1987年 | 34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102.
103.
为进一步完善热带气旋大风风圈的分析和预报业务,利用中央气象台(NMC)发布的热带气旋报文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研究了2015年6月30日至2020年12月31日热带气旋最大强度时的7、10和12级风圈的非对称性特征及成因。统计结果表明: 热带气旋的7级风圈半径非对称性最大,10级次之,12级最小;非对称分布热带气旋的7、10和12级风圈最大半径大多分布在东北、东南和西北象限;同一热带气旋的7级和10级风圈最大半径大多分布在相同的象限。将7级风圈单一象限分布的热带气旋与多象限分布的热带气旋各按象限分布分成4类,分析4类7级风圈单一象限分布的热带气旋生成季节、地面10 m风特征及风圈非对称分布的成因发现:各类热带气旋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地面10 m风场呈不对称分布;风圈非对称分布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南气流及地面冷高压等天气系统与热带气旋的相互作用造成的各象限位势高度梯度非对称分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4.
利用三维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建立数字地球模型,采用专题制图仪影像与三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方式进行遥感地质解译,描述了地质遥感影像特征,确定出山东省的旅游地质资源分布范围和具有开发远景的旅游地质资源十多处。建立了旅游地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三维多功能一体化管理与应用。为山东省旅游地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及科学研究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5.
包正义;香宝;匡文慧;王刚;乔飞;杜国明;包玉海;王玥 《测绘地理信息》2018,43(3):79-83
介绍了流域污水处理厂群模拟调度系统研发过程,该系统建立了流域基础地理与水环境专题数据库,集成流域厂群调度方案,嵌入水动力模型。系统实现了松花江专题数据管理、流域断面水质监测、水质动态模拟、厂群调度实施等功能,为流域污水厂群管理提供了软件平台支持。在本系统中,通过污水厂群协同合作的方式调控污染物,从整个流域的角度减少污水处理资金投入,提升污染物削减能力,进一步改善流域水质,对水污染治理与厂群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6.
针对现有全球定位系统时间序列研究中不同时间序列跨度内噪声模型的建立对速度及其不确定度的影响方面研究较少,选取ITRF2008框架下中国区域的10个国际GNSS服务组织基准站的坐标时间序列,将每个序列按照时间跨度分为5a、10a、15a和20a四个时段,采用不同的噪声模型组合对它们进行噪声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各时间序列跨度内,噪声模型的建立对精化速度场非常重要;随着时间序列长度的增加,速度不确定度比值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7.
Degradation of slopes due to shallow landslide and the subsequent erosional processes are a big challenge on the application of soil bioengineering techniques; that is the use of plants as main structural components of a slope protection and conservation system. An optimal application of soil bioengineering techniques should include not only the technical factor of plants as structural components but also the ecology of species and the plant adaptations to disturbances, which is crucial if a longterm successful slope restoration system is intended. Ferns are a dominant understory vegetation species in the forest of Japan, but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s on the recovery of shallow landslide scars have not been fully studied yet. This study aims to find out the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ern species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of ecological indicators and the quantification of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specimens growing on disturbed and non-disturbed forest slopes in Japan. Gleichenia japonica was found as the vegetation species with biggest ecological indicators on both slopes. The analysis o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ecimens growing on both sites show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ecimens is focused in below-ground characteristics. The pull-out force of Gleichenia japonica root system as an indicator of ecological adaptation to a constraint environment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quality is influenced by height and root length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he eco-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es can be used as an indicator of an optimal element in soil bioengineering establishment for slope conservation proposes. The long and fibrous root system could be placed on forest roads, steep or small slopes where space limitation is an issu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bigger species and if the slope conditions allow it, it can control soil losses due to rainfall and provide stability. 相似文献
108.
文中主要依据普通拉伸板材试样的试验结果对Q235B结构钢在单调颈缩后的塑性行为展开研究。为了准确观测Q235B结构钢颈缩后的变形历程,采用DIC光测系统对拉伸试样不同标距范围内的变形展开全过程追踪。此外,为了重现Q235B结构钢颈缩后的力学行为,提出了一种新型力学本构模型,并通过UMAT子程序的形式嵌入到ABAQUS平台。关于力学模型中的材料参数,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标定流程。最后,采用经过标定的新型力学模型对四组拉伸试样展开有限元分析,数值模拟的拉伸曲线、最大力以及断裂时刻的轴向应变分布与试验结果高度吻合,表明新模型以及相关材料参数的选择与标定是合理且准确的。 相似文献
110.
WiFi(wirelessfidelity)辅助下附有高程信息的GPS定位可以解决城市环境下卫星数不足时的定位问题,该方法首先利用WiFi定位获得概略二维坐标,然后通过附有高程先验信息的GPS定位来求解最后的位置参数。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将卫星数不足情况下的单GPS定位问题延伸到多系统(BDS+GPS)定位,并探讨了卫星天空几何分布和先验高程精度对最终定位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卫星分布不均匀或过于集中时,观测方程系数矩阵趋于病态,使得定位结果误差变大,多系统(BDS+GPS)定位可以削弱卫星分布对于定位结果的影响;另外,当先验高程偏差增加时,最后的定位精度也会随之下降,但合理范围内的偏差仍然可以满足普通导航定位的需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