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30篇
  免费   15080篇
  国内免费   9099篇
测绘学   5449篇
大气科学   6660篇
地球物理   11265篇
地质学   31282篇
海洋学   5890篇
天文学   2244篇
综合类   3679篇
自然地理   8440篇
  2025年   59篇
  2024年   1052篇
  2023年   1052篇
  2022年   1732篇
  2021年   1940篇
  2020年   2036篇
  2019年   2246篇
  2018年   1796篇
  2017年   2043篇
  2016年   2195篇
  2015年   2371篇
  2014年   2834篇
  2013年   2861篇
  2012年   3201篇
  2011年   3303篇
  2010年   2817篇
  2009年   3312篇
  2008年   3316篇
  2007年   3659篇
  2006年   3524篇
  2005年   3038篇
  2004年   2828篇
  2003年   2718篇
  2002年   2424篇
  2001年   2125篇
  2000年   1966篇
  1999年   1824篇
  1998年   1569篇
  1997年   1447篇
  1996年   1312篇
  1995年   1104篇
  1994年   1142篇
  1993年   958篇
  1992年   757篇
  1991年   542篇
  1990年   471篇
  1989年   382篇
  1988年   288篇
  1987年   192篇
  1986年   123篇
  1985年   88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29篇
  1978年   37篇
  1977年   24篇
  1954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the gravity framing system on the overstrength and collapse risk of steel frame buildings with perimeter special moment frames (SMFs) designed in North America. A nonlinear analytical model that simulates the pinched hysteretic response of typical shear tab connections is calibrated with past experimental data. The proposed modeling approach is implemented into nonlinear analytical models of archetype steel buildings with different heights. It is found that when the gravity framing is considered as part of the analytical model, the overall base shear strength of steel frame buildings with perimeter SMFs could be 50%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bare SMFs. This is attributed to the gravity framing as well as the composite action provided by the concrete slab. The same analytical models (i) achieve a static overstrength factor, Ωs larger than 3.0 and (ii) pass the collapse risk evaluation criteria by FEMA P695 regardless of the assigned total system uncertainty. However, when more precise collapse metrics are considered for collapse risk assessment of steel frame buildings with perimeter SMFs, a tolerable probability of collapse is only achieved in a return period of 50 years when the perimeter SMFs of mid‐rise steel buildings are designed with a strong‐column/weak‐beam ratio larger than 1.5. The concept of the dynamic overstrength, Ωd is introduced that captures the inelastic force redistribution due to dynamic loading. Steel frame buildings with perimeter SMFs achieve a Ωd > 3 regardless if the gravity framing is considered as part of the nonlinear analytical model representation.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62.
河南省境内淮河南北气候变化的小麦适应度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适应度是气候变化下适应性研究的关键环节,本文提出气候变化适应度的概念及其定量评价方法,并对淮河南北的小麦适应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河南省境内的南北气候分界线并非淮河干流区,而是由原位置北移约300 km处的最大支流地带,冬小麦的适应度空间变化大致围绕该分界线呈经向分布。淮河分界线以南地域适应度为62.57%,高于以北地域的56.81%,研究结果表明,欲达到河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距离完全适应仍有较大空间需要人为调控,且北部相比较南部其调控压力更大。在年际变化上,随着20世纪80年代气候的突变,各地小麦温度适应度骤增,水分适应度骤减,之后随着气候的日趋稳定,各气候要素的适应度不断上升,但在21世纪初上升速度下降,甚至有降低趋势,表明气候变暖的环境对小麦的负面影响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163.
科学合作是促进知识传播和共享的重要途径,已有研究表明,地理因素是影响科学合作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目前针对该问题的研究大多只是从科学计量学的角度,对科学合作强度与地理距离的函数关系进行描述,无法揭示科学合作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和内部差异性。因此,本文从地理学的角度,以中国雾霾研究的合作网络为例,通过对文献题录中的位置信息进行解析,将虚拟的科学合作网络映射到地理合作网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地理距离的科学合作网络社区发现方法,挖掘科学合作网络中蕴含的空间聚类特征,从而对科学合作的地域倾向性进行反映。通过比较发现,基于合作频次与地理距离的社区发现算法,能够使社区内部的平均地理距离最小而合作强度最大,既反映了科学合作在地理上的近似性,又体现了科学合作强度特征。该方法能够直观地揭示科学合作中隐含的空间分布模式和联系,对其他复杂网络的地理社区划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4.
日本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地域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日本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据2002年日本交通省的统计表明,观光产业GDP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这一数字与美国相近。但与西方国家显著不同的是,在美、英、法、意等旅游业发达国家中,国际旅游业占据举足轻重地位,而日本的旅游业却以国内旅游为主体。据日本最大旅行社JTB的统计,2002年日本旅游出行人数为34013万人次(其中出国旅游1664万人次),而同年日本接待的外国入境游客刚刚超过500万人次。本文旨在介绍和分析日本国内旅游业的发生、发展的变化特征,以及国民不同的旅游方式和旅游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165.
《颜氏家训》是研究魏晋南北朝汉语的重要语料。全面统计分析其中总括范围副词,分为新、旧两种,并逐一分析其语法功能、语法位置、与其它副词叠用情况以及语义指向等,以管窥魏晋南北朝时期总括范围副词的使用情况,这对于系统研究汉语总括范围副词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6.
利用1999年Landsat ETM+、2005年Landsat TM卫星影像和2009年“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影像提取兰州南北两山地区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兰州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的实际相结合,运用GIS分析、景观指数计算及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对兰州南北两山地区1999—2009年的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 a来兰州南北两山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林地和建设用地的增加,草地和农田的减少;景观格局趋于破碎化,多样性增大,景观结构趋于多样化和均匀化。驱动力分析表明,人类活动和政策因素是导致该区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7.
采用非线性二乘法对国产12.5系列往复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实测性能数据进行拟合,得出描述该系列制冷压缩机性能系数与运行工况之间相关关系的曲面回归方程,为制冷系统的数值计算、动态特性模拟和优化设计提供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8.
施一民  朱紫阳 《测绘科学》2004,29(2):28-30,33
按现行方法求得的相对点位精度由于未顾及起始数据误差的影响 ,且非实际所需评定的相对点位精度 ,因此并不客观、可靠。本文所提出的协方差基准的概念 ,用来定义相对点位精度和绝对点位精度有其客观性和实用性 ,协方差基准作为控制网点精度的参考基准 ,并不重合于网点坐标的参考基准—坐标基准 ,而可按应用的需要 ,方便地进行协方差基准转换。本文提出了合理评定相对点位精度的新方法 ,并用高精度工程控制网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69.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带油气运移示踪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利用天然气有机地球化学、油田水化学、原油中的有机物质及原油含氮化合物等油气运移示踪标志对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带的油气运移路径进行了示踪分析,结果显示油气运移的主输导通道沿齐家古龙凹陷—新店—白音诺勒方向展布,之后分为两支,其一继续向西部的平洋方向运移,其二穿过阿拉新向北部的富拉尔基方向运移,而油气从齐家古龙凹陷穿过敖古拉—他拉哈断层直接向西部斜坡带的运移是非常局限的。该主输导通道同该区已发现的油气资源的匹配较完美。重点讨论了原油含氮化合物分析结果与其它示踪标志分析结果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可能原因,指出对油气运移路径的分析应综合利用多种有机地球化学指标,而不应该过分依赖某一种或某两种示踪方法。  相似文献   
170.
小河金矿的细菌预氧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存江  熊英 《陕西地质》2000,18(2):93-97
陕西旬阳小河金矿的浮选金精矿含砷(20-27%),采用细菌预氧化时较为困难。采用不同方式对有T.f菌进行驯化,有效地提高了细菌的氧化活性,金的浸出率从0.6%提高到85.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