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3篇 |
免费 | 222篇 |
国内免费 | 37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8篇 |
大气科学 | 747篇 |
地球物理 | 109篇 |
地质学 | 179篇 |
海洋学 | 80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58篇 |
自然地理 | 9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48篇 |
2021年 | 44篇 |
2020年 | 77篇 |
2019年 | 73篇 |
2018年 | 66篇 |
2017年 | 63篇 |
2016年 | 73篇 |
2015年 | 63篇 |
2014年 | 76篇 |
2013年 | 81篇 |
2012年 | 69篇 |
2011年 | 68篇 |
2010年 | 60篇 |
2009年 | 56篇 |
2008年 | 41篇 |
2007年 | 66篇 |
2006年 | 46篇 |
2005年 | 34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检验梅雨期降水的预报效果,对于提升梅雨期降水预报能力、减少梅雨期降水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安徽省2021年梅雨期(6月10日—7月10日)六个客观模式和一个主观订正预报产品进行了检验分析,其中包含了三个区域模式数值预报(中国气象局中尺度天气数值预报系统(简称CMA-MESO)、中国气象局上海数值预报模式系统(简称CMA-SH9)、安徽WRF)、三个全球模式数值预报(中国气象局全球同化预报系统(简称CMA-GFS)、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确定性预报模式(简称ECMWF)、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全球预报系统(简称NCEP-GFS))和安徽智能网格主观订正预报的降水产品,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检验中安徽智能网格和区域模式对晴雨准确率的预报效果优于全球模式,又以CMA-MESO最优;在暴雨及以上量级的强降水预报中,传统检验表明安徽智能网格预报的得分最高(23.83),ECMWF模式则是客观模式预报中效果最好的(20.12),CMA-SH9次之(19.34);通过对除安徽智能网格以外的各个客观数值模式进行的MODE空间检验可知,不同数值模式间暴雨预报误差原因不尽相同,ECMWF与各区域数值模式主要是由雨区位置的预报偏差,尤其是纬度偏差导致的,NCEP-GFS全球模式对降水强度和雨区面积的预报偏弱偏小比较明显,CMA-GFS在强降水方面的预报可参考性较差;各个主客观预报暴雨及以上量级预报,整体表现出较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在午夜前后、上午时段TS评分较高,而午后到傍晚评分较低,这个现象或许是梅雨期的午后降水多以地表太阳加热引起的短历时热对流降水为主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2.
集成方法有利于提高降水要素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预报性。本文基于格点实况资料和智能网格预报、西南区域数值预报、ECMWF模式预报、GRAPES模式预报产品,以面雨量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回归法、BP神经网络法、评分权重法、加权集成预报法和算术平均法,得到集成面雨量预报,再运用平均绝对误差、模糊评分、正确率、TS评分、偏差分析等方法,对2020年4—10月金沙江下游面雨量预报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多元回归集成法和BP神经网络法的预报效果总体上优于其他几种集成方法。在考虑流域面雨量的预报量级时,下游可以采用预报量级较小的模式和集成方法。集成后偏差百分比均有降低,且多元回归法和BP神经网络法对预报量级较小的模式有矫正作用。在面雨量有无、小雨和中雨预报中,多元回归法集成效果较好,在大雨量级预报中,BP神经网络法集成效果较好。这些结论可为流域面雨量预报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3.
为了解本地MM5模式的预报性能,根据其预报结果,检验了基于NCEP和T213两种初始场MM5模式在河北以及京津地区2007年8月至2008年1月的降水、日极值温度和相对湿度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MM5晴雨(雪)预报的准确率较高,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而对于降水的分级预报,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和降水强度的增加,其可用性逐渐降低,但整体来看基于NCEP初始场的预报均比T213初始场预报效果明显;在日极值温度预报中,最低温度效果优于最高温度,T213初始场的预报对日最高温度预报的准确率较高,NCEP初始场的预报则在日最低温度预报中略胜一筹;对08:00相对湿度的预报,两者的预报效果基本相同,绝对误差都在15%左右。 相似文献
124.
石河子绿洲空气湿度和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石河子绿洲3个地面站(炮台、石河子和莫索湾)41a(1964~2004年)的温度、相对湿度和降水,发现随着石河子垦区绿洲面积的扩大以及新疆增温增湿的气候变化趋势,石河子绿洲也有其比较独特的区域气候特征。主要表现在:(1)41a来温度、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但空气湿度比较稳定,没有明显的变化;(2)石河子绿洲的温度、降水量以及空气湿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秋季的温度变幅最大,冬季最小。这与新疆大部分地区冬季增温幅度最大有所不同。空气相对湿度变化的季节差异不明显。(3)以莫索湾站代表绿洲边缘,石河子站代表绿洲区,其降水、温度和空气湿度变化有明显差异,显示了比较明显的绿洲“冷岛”和“湿岛”效应。 相似文献
125.
In this study, the sensitivity of tropical cyclone (TC) track to the moisture condition in a nearby monsoon gyre (MG) is investigated. Numerical simulations reveal that TC track is highly sensitive t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elative humidity (RH). In an experiment conducted with higher (lower) RH in the eastern (western) semicircle of an MG, the TC experiences a sharp northward turning. In contrast, when the RH pattern is reversed, the simulated TC does not show a sharp northward turning. The RH distribution modulates the intensity and structure of both the TC and MG, so that when the TC is initially embedded in a moister environment, convection is enhanced in the outer core, which favors an expansion of the outer core size. A TC with a larger outer size has greater beta-effect propagation, favoring a faster westward translational speed. Meanwhile, higher RH enhances the vorticity gradient within the MG and promotes a quicker attraction between the TC and MG centers through vorticity segregation process. These cumulative effects cause the TC to collocate with the MG center. Once the coalescence process takes place, the energy dispersion associated with the TC and MG is enhanced, which rapidly strengthens southwesterly flows on the eastern flanks. The resulting steering flow leads the TC to take a sharp northward track. 相似文献
126.
This paper analyzes in detai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humidity changes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warming in the recent 50 years by using the observation data compiled by the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Center of China.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1)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surface saturation specific humidity (qs) shows basically an exponential growth, according to the Clausius-Clapeyron equation. The nationwide average moistening rate in winter is obviously less than the annual average rate and the summer rate. There are som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qstrend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For example, qsin central and eastern parts of China exhibits a reducing trend in summer, consistent with the weakening trend of temperature in these areas; (2) except parts of South China and Jianghuai Region in eastern China, unanimously increasing trends of annual and winter specific humidity (q) are found in most of China, especially in western China. In summer, except parts of Northeast China, Northwest China, and some areas over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the decreasing and drying trends are significant in most of China, which is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global mean situation; (3) the surface relative humidity(RH) in most of China shows a reducing trend. One of the major reasons for the reduction of RH is that the increasing rates of q are smaller than those of qs. Nonetheless, upward trends of RH in central and eastern China mainly due to the cooling temperature and rising q in these regions are observed in summer, leading to more precipitation. From about 2003 or so, qshas remarkably increased while q has sharply decreased in most parts of China; therefore, RH has reduced to a great extent. This may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ersistent growth of drought areas in China in the recent 10 years. 相似文献
127.
对2014年9—11月T639、ECMWF(文中简称EC)及日本(文中简称JP)数值模式的中期预报产品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3个模式对亚洲中高纬环流形势的调整和演变及850 hPa温度转折性变化具有较好的中期预报性能,但对北方的温度预报偏差明显大于南方。对于副热带高压脊线的位置,T639和EC模式都有较好的预报能力,EC模式比T639模式偏差小。EC模式对于1416号台风凤凰的路径及强度预报效果与零场接近,T639和JP模式预报与实况相差较大。T639和EC模式对有利雾霾发生的静稳天气形势均有较好的中期预报能力,但对驱散雾霾的冷空气,EC模式预报与零场更加一致。 相似文献
128.
相对湿度对气溶胶辐射特性和辐射强迫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采用已有的气溶胶折射指数等资料 ,计算了在不同的相对湿度条件下硫酸盐气溶胶的辐射特性。结合两种不同化学输送模式 (CTM )的模拟结果及LASGGOALS/AGCM模式 ,模拟估算了考虑相对湿度影响后全球硫酸盐气溶胶的辐射强迫。结果表明 :(1)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 ,硫酸盐气溶胶的质量消光效率因子在短波波段有所减小 ,单次散射反照率仅在长波波段有所增加 ,不对称因子在整个波段均有所增加 ;(2 )用两个CTM资料模拟辐射强迫的结果相差较大 ,其全球平均辐射强迫分别为 - 0 .2 6 8和 - 0 .816W/m2 ;(3)在考虑相对湿度的影响后 ,硫酸盐气溶胶辐射强迫的分布类型与相应干粒子的强迫分布类型基本相同 ,但全球平均的强迫值减少了 6 %左右。 相似文献
129.
通过与历史上已发生的ENSO事件的比较,对1997-1998年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基本特征和可能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发现1997/1998年E1Nino事件具有显著的异常性和独特性,不同于以往单纯的东部型或西部型E1Nino。对用一个简化海气耦合动力学模式做1998/1998年E1Nino事件的预报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对这次暖事件超前0-24个月的预报技巧均在0.5以上,模式对暖事件的成熟位相及以后阶段的预报比对暖事件的开始阶段预报得好。 相似文献
130.
基于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对咸宁两次冰雹天气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资料,对两次冰雹过程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中低层暖湿气流输送、中层干冷空气侵入,在0~10 km形成"上干、下湿"2层垂直分布结构。低层的感热和潜热随上升气流向上输送,2~3 km层明显增温,0、-5和-20℃层略微上升。同时,低层水汽也随上升气流向上输送,降雹前大气液态水总含量(ILW,下同)和大气水汽总含量(IWV,下同)及过冷水含量快速增长。水汽经过冷层后,冰晶增多增大。当冰晶增大落入0℃以上区融化层时,冰晶融化导致液态水增加,一部分形成冰雹或地面降水,导致降雹之后ILW、IWV及0℃以下液态水含量减小。上述结论对冰雹的预警有一定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