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4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评述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研究的意义。从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根源出发,阐述了在不可再生资源单一开发条件下建立起来的传统生命周期模型特征。通过拓展资源开发领域,将生命周期的研究范围由不可再生资源拓展到地域所有资源范畴,从而构建了资源综合开发条件下的新型生命周期模型,并与传统生命周期模型进行比较。最后,重点论述新型生命周期的阶段特征。  相似文献   
482.
中国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棚户区改造与反贫困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贫困居民、贫困棚户区与贫困城市问题揭示的是中国当前日益突出的城市贫困现象,相关研究有助于提高地理学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总结资源型城市沉陷安置区社区建设、居民就业、社会保障、接续产业发展等诸多问题,讨论了在棚户区的改造方式与安置位置选择、政府的贫困救助能力以及城市经济转型中,存在的不利于城市反贫困的主要障碍,并提出应通过采用灵活适用的改造模式、改善安置住房的区位条件、扩大救助贫困居民的地区援助、支持资源型城市自生能力增强等措施,促进棚户区长效改造、克服城市贫困。  相似文献   
483.
以河北石家庄市为例,运用企业问卷调查和重点企业访谈等方法,探讨京津冀地区次中心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动力缺陷.研究发现,资本、人才和技术等资源缺乏直接导致次中心城市难以依靠内力实现自主发展.由于不具备集群优势和要素价格优势,次中心城市成为中心城市产业扩散的"真空地带",因而缺乏足够的外力驱动.然而,次中心城市还要受到中心城市极化效应的影响,有限的高级要素资源大量外流.这种内外乏力的状况具有深厚的文化制度背景,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制度安排不仅降低资源配置与利用的效率,还阻碍外部资源便捷通畅地进入.定向引进资本、推进制度创新、培养企业家精神以及扶持焦点企业等是未来改进的关键.  相似文献   
484.
东北地区非资源型城市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妍  王士君  梅林 《地理研究》2021,40(3):808-820
引用环境规制、资源依赖等属性指标,通过多元回归等方法比较2000-2017年东北地区非资源型城市与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差异,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水平均呈现阶段性提升,2017年非资源型与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效果已无明显差距.②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发展较非资...  相似文献   
485.
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类型,海港城市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如今已有较为丰富的学术产出,可大体划归为港城关系、港口地域演化、港城一体规划和港城空间结构等研究主题,尽管前人曾对某一方面的研究进展作过评述性的工作,但仍缺乏比较系统全面的海港城市研究综述。本文搜集半个多世纪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根据研究主旨对其进行归类,而后按时间顺序对各个主题进行梳理、分析比较,再现其研究脉络,找出国内外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综述发现:全球对海港城市的关注度在增强,但国内缺乏连贯性;关注重点从港城演化转向港城关系,但国内港城关系研究视角相对狭窄;研究方法从定性转向定量,但仍缺少跨学科的综合手段;空间分析一直是海港城市研究的重要方法,但尺度与指标需要完善;海港城市过程及现状研究较多,缺少对未来新建港城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86.
国家中心城市高校技术创新溢出格局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依据技术创新合作和技术创新转移两种典型的技术溢出路径,借助合作申请专利、专利技术转移信息,构建了高校技术创新溢出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了2000—2015年国家中心城市高校技术创新溢出能力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国家中心城市高校技术创新合作溢出具有较强的地理邻近偏好,以广州最为突出;②与技术创新合作溢出相比,国家中心城市高校技术创新转移溢出的空间敏感度较小,以上海最为明显;③国家中心城市高校技术创新合作溢出能力权重大于创新转移溢出能力,技术创新溢出能力逐渐增强,合作溢出能力具有持续渐进性,转移溢出能力具有周期滞后性;④技术创新溢出能力与经济发展规模、创新人力投入规模和社会网络发展程度具有较为明显的正向相关性,与技术创新产出规模相关性不明显,与地理距离呈负向相关。  相似文献   
487.
以30个省会城市为研究对象,将旅程时间、费用、列车、运行里程、速度等大数据融入交通优势度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计算2019年省会城市交通优势度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交通优势度空间差异显著,交通优势度各等级圈层中心城市在空间中呈现不均衡分布格局,呈现由华中、华东地区节点沿铁路网向外递减的“核心-半边缘”结构,形成多等级节点城市交互作用的交通等级网络体系;(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高铁数目为交通优势度的主导探测因子,多因子交互作用均使其空间分异的解释力显著提升;(3)各因素影响程度具有较大空间异质性,除平均坡度和平均高程外其他因素均为正向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高程和普通本专科学生的回归系数呈现由华西地区向华东地区过渡转而向北增长的趋势,平均坡度、动车数目、普通列车数目的回归系数由西向东分层递减,火车站数目和高铁数目分别对华东地区、华西地区和华北地区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88.
安徽省主要城市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建设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星  毛建国 《安徽地质》2010,20(4):279-28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供水水源遭受突发性污染、遭遇特枯水期等极端情况形成的供水危机逐步显现,而我省在应急水源地建设上的滞后,无疑对建立水资源应急机制、应对突发事件、保持社会稳定是十分不利的。从我省17个主要城市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初步分析,具备建立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的条件。要加强我省地下水应急水源的研究,查明我省地下水应急水源,联合应急地表水源地,科学地制定供水危机应急预案,以便在各种突发事件引起的供水危机时,保障市民生活用水和饮水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89.
BOOK REVIEWS     
Books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USA, Eine Geographische Landeskunde , Vol. I, Der Grossraum in Strukturellem, Wandel, 3rd Ed. Helmut Blume . Introduction to Remote Sensing . James B. Campbell . The Sounds of People and Places: Readings in the Geography of American Folk and Popular Music . George O. Carney , ED. Development and Underdevelopment . John Cole . Mobility and Employment in Urban Southeast Asia: Example from Indonesia and the Philippines . Michael A. Costello , Thomas R. Leinbach , AND Richard Ulack . Soviet Asi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National Policy Choices . Leslie Dienes . The Third World City . David Drakakis -Smith . Scholars' Guide to Washington, DC for Cartography and Remote Sensing Imagery (maps, charts, aerial photographs, satellite images, cartographic literature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Ralph E. Ehrenberg .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 . Allan AND Anne Findlay . The Early Mapping of Hawaii . Gary L. Fitzpatrick . Energetics of Physical Environment: Energetic Approaches to Physical Geography . K. J. Gregory , ED. Wildland Recreation: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William E. Hammitt and David N. Cole . Agricultural Commercialization and Government Policy in Africa . J. Hinderink AND J. J. Sterkenburg . The Dynamics of American Housing . James W. Hughes AND George Sternlieb . Thailand: Buddhist Kingdom as Modern Nation State . Charles F. Keyes . Resolving Locational Conflict . Robert W. Lake , ED. Lands at Risk in the Third World: Local-level Perspectives . Peter D. Little and Michael M. Horowitz , EDS. Nathaniel Southgate Shaler and the Culture of American Science . David N. Livingstone . Regions: The Economics and Politics of Territory . Ann R. Markusen . Wetlands . William J. Mitsch and James G. Gosselink . Historical Geography: Progress and Prospect . Michael Pacione , ED. Loess and Periglacial Phenomena . Marton P$eacsi and Hugh M. French , EDS. Regional Management of Metropolitan Floodplains, Experi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broad . Rutherford H. Platt , ED. Human Cartography: Mapping the World of Man . Janos Szegö . Atlas of Great Lakes Indian History . Helen H. Tanner , ED. The Botany of Mangroves . P. B. Tomlinson . Urban Spatial Traffic Patterns . Rodney Vaughan . The Night After … Climatic and Bi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a Nuclear War . Yevgeni Velikhov , ED. Industrial Geography . H. D. Watts . Dictionary of Quotations in Geography . James O. Wheeler and Francis M. Sibley . Vermont Townscape . Norman Wiliams , Jr. , Edmund K. Kellogg and Peter M. Lavigne .  相似文献   
490.
中国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76,自引:7,他引:76  
本文在对西方国家人口流动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通过北京,天津,南京,廓坊,唐山和昆山等大中城市流动人口问卷调查,首次对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和流动特征,从业结构,迁移原因与途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中国现在正在经历大规模的农村流动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