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17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21.
人工触发闪电与植物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何丽霞 《高原气象》1998,17(1):95-100
通过对人工引雷试验中进行诱变处理的植物(补血草)进行形态与细胞学观察研究,探讨了人工触发闪电导致植物发生突变的可能机理。认为人工引雷试验可作为一种物理因素或刺激条件,在植物的诱变育种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2.
在明确农业气象灾害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和抗灾能力及灾情评估等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贵州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策略,并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致灾因子提出不同的防御对策措施,可为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和持续发展的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23.
陕北风沙区4种乡土树种适应干旱环境的特性及利用前景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针对陕西北部风沙区固沙造林树种贫乏,造林成效低的现状,对该区的乡土树种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选育出沙地柏、长梗扁桃、蒙古莸、东北木蓼4种表现好的优良乡土灌木树种。从它们的旱生结构特征、生物生态学特性及繁殖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这4种树种普遍具有叶片小,具表皮毛,栅栏组织发达等典型旱生结构特征和低水势、束缚水含量高等抗旱生理指标,而且具有繁殖技术简单易行、固沙性能好、经济利用价值高等优良性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4个乡土树种在沙区植被恢复利用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224.
新疆焉耆盆地是一中新生代盆地,通过对盆地残留中生代地层岩石特征分析,物源区位于盆地北部,碎屑由北向南搬运,在北部为粗碎屑堆积,南部为细碎屑堆积;盆地北部为辫状河相沉积,南部为滨浅湖相—辫状河相沉积;在盆地北部南天山山前和南部库鲁克塔格山上,现今仍残留有侏罗纪地层;这些都显示盆地原始沉积面貌比现今盆地要广。磷灰石裂变径迹数据显示焉耆盆地周邻山体于早白垩世中期隆升,早白垩世中期之前焉耆盆地与尤尔都斯、库车和库米什盆地在中生代是相连通的,为塔里木大型盆地的北部,晚白垩世大型盆地开始解体,焉耆盆地与这三个地区被分隔成彼此独立的盆地。  相似文献   
225.
本研究以经2代家系选育的速生长系施氏獭蛤(Lutrariasieboldii)为亲本,通过巢式平衡设计构建了30个全同胞家系,以未经选育个体的同期子代作为对照,分析各家系及对照组不同阶段生长和存活差异。实验结果显示, 3月、9月和15月龄的施氏獭蛤全同胞家系生长性状均高于对照组(P0.05), 3月龄的家系壳长、壳高和体质量分别相对提高1.33%~9.33%、0.83%~15.83%和0.74%~25.19%,9月龄的家系壳长、壳高和体质量分别相对提高1.83%~10.46%、3.95%~12.45%和6.01%~20.60%,15月龄的家系壳长、壳高和体质量分别相对提高2.45%~25.62%、2.62%~15.01%和7.00%~28.73%,15月龄累积壳长、壳高和体质量生长量前3家系均值分别比家系平均提高9.38%、5.07%、9.34%;幼体期(1 d~30 d)、培育期(30 d~90 d)和养成期(90 d~450 d)各家系的存活率均值低于对照组5.61%、2.45%、2.08%,累积存活率均值低于对照组9.08%,但存活率排名前三的家系均值要高于对照组22.52%;根据全同胞家系生长和存活数据比较,家系A5、A12、A15于不同时期均表现出稳定优异的生长性状,家系A8、A15、A14于不同阶段均具有稳定的存活性状。以上结果表明,经选育施氏獭蛤家系的生长性状具有明显优势,其中,兼具有高生长和存活性状的家系A15可优先作为良种培育材料。  相似文献   
226.
【目的】研究探讨造礁石珊瑚自然海区断枝培育技术的条件和方法。【方法】在深圳大鹏新区大澳湾海区海底搭建海区断枝培育系统,并在系统上培育膨胀蔷薇珊瑚(Montiporaturgescens)、霜鹿角珊瑚(Acropora pruinosa)、盾形陀螺珊瑚(Turbinaria peltata)、十字牡丹珊瑚(Pavona decussata)和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等5种造礁石珊瑚的断枝(每种珊瑚100株),开展为期12个月的实验。【结果】5种珊瑚在深圳市大鹏新区大澳湾海域的断枝培育系统上培育12个月后,5种造礁石珊瑚断枝存活率分别为96%、93%、95%、85%和83%。珊瑚断枝生长指标测量结果显示,5种珊瑚中霜鹿角珊瑚生长速度最快,其断枝横向增长长度平均可达46.2mm;其次是膨胀蔷薇珊瑚,其断枝横向伸长长度平均可达38.2 mm;而澄黄滨珊瑚生长速度最慢,横向伸长长度都在24mm以下。【结论】在合适海区,使用海区石珊瑚断枝培育系统进行造礁石珊瑚培育,可改善其存活率和生长。  相似文献   
227.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耐高温品系选育及耐温性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家系选育方法,进行了大菱鲆耐高温性状选育研究,对两代家系耐温性能进行测定,并利用bCOX回归分析了各家系的耐温性优势比。结果表明:各家系耐温性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并且耐高温能力的优势比也存在显著差异,这反映出在大菱鲆耐高温选育中家系选择的高效性;经过一代选育,获得4个耐高温家系,并据此构建选育二代家系。耐温性能评估,选育二代比一代有显著提高,在27℃高温条件下,选育一代的平均死亡率为49%,选育二代的平均死亡率为10.26%;28℃条件下,选育二代耐高温子代的平均死亡率为32.83%,对照组的平均死亡率为88.9%;经过筛选后,选育二代的耐温性比选育一代提高了1—2℃左右。  相似文献   
228.
在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育种实践中,建立了一种选择个体大小的策略,应用ISSR和RAPD标记技术并以拟穴青蟹雄性个体组建供试群体检验所建立的选择策略的有效性.ISSR与RAPD标记方法的分析数据都表明,大、中、小个体组的几个对应遗传参数值高低依次按中个体组、大个体组、小个体组排列.其基因多样性的Nei’s分析表明,ISSR分析所得到的总遗传多样性(Ht=0.322 3)、平均遗传多样性(Hs=0.270 1)、遗传分化系数(Gst=0.162 2),均高于RAPD分析得出的对应遗传参数值(Ht=0.274 6,Hs=0.233 6,Gst=0.149 3).基于ISSR数据的遗传分化系数表明大、中、小个体组组间遗传分化程度达到较高水平,而基于RAPD数据的遗传分化系数表明大、中、小个体组组间遗传分化程度达到中等水平.上述结果表明应用ISSR标记技术比应用RAPD标记技术能揭示出更加丰富的遗传变异信息.基于ISSR和RAPD分析数据的组间遗传分化系数表明,大个体组与小个体组间的遗传分化系数最高(Gst值分别为0.165 8、0.139 9),与中个体组间的次之(Gst值分别为0.156 6、0.127 2),中个体组与小个体组间的遗传分化系数最低(Gst值分别为0.050 5、0.082 4).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ISSR和RAPD分析数据均支持大个体组优先分离.基于Dice’s系数的个体聚类分析结果也揭示了大个体组个体优先分离并呈现出单独聚类趋势.这表明ISSR与RAPD分析数据均支持了拟穴青蟹个体大小选择策略的有效性.此外,研究结果也表明:拟穴青蟹供试群体遗传多样性高低分布趋势与群体内的不同个体类型的数量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呈正态分布趋势;大个体组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小个体组,或小个体组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大个体组并不影响大个体组作为育种材料的潜力.  相似文献   
229.
Settling velocity of bioclastic particles in coastal and shallow marine environments is essential for interpreting depositional facies and processes. There is, however, a paucity of accurate formulae for predicting the settling velocities and drag coefficients of platy biogenic particles in particular. This study provides experimental settling data based on 320 platy shell fragments from a sediment core recovered in Li'an Lagoon, south-eastern Hainan Island, Chin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ettling velocities of platy shell fragments are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nominal diameters and Corey shape factors (ranging from 0.02 to 0.20 in this study). On this basis, a practical equation of acceptable accuracy was established for platy particles, relating dimensionless settling velocities to dimensionless diameters and Corey shape factors. Similarly, another empirical formula for quickly calculating the equivalent diameter of platy shell fragments in practice was proposed as well. Regarding the strong dependence of the drag coefficients using equivalent spherical diameters to Corey shape factors, the drag coefficient based on the diameter of the equivalent maximum projected area remains almost constant and is hence physically well-suited for the definition of grain drag coefficients. The settling data of this study has extended the lower Corey shape factors limit of bioclastic particles, and the equations presented here can be used for quantitative interpretations of sedimentary records, modelling of depositional processes and investigations of other platy particles.  相似文献   
230.
凡纳滨对虾的选育与家系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对虾阶段式种群选育与家系选育相结合的方法,以三个不同来源的14个凡纳滨对虾(Lito penaeus vannamei)养殖群体为基础进行个体选育、家系选育和家系内选育。共建立了206个不同的凡纳滨对虾家系,养殖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生物学指标,逐渐淘汰了126个生长、抗逆性状较差的群体,在80个家系养殖到150日龄的商品虾期,对各家系的生长状况和畸形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家系在相同或相近的养殖条件下生长速度、成活率和畸形率差别较大,150日龄对虾的体质量呈现明显的正态分布。最终保留了40个生物学性状较好的群体进行F2代的繁育。创造性地进行了对虾的家系选育和个体选育,并首次将对虾的畸形率作为选育的指标之一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对虾的家系选育体系,为生产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平台,同时也为我国未来的对虾健康养殖提供了潜在的良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