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9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473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74篇
地球物理   133篇
地质学   1457篇
海洋学   108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14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锡矿山式锑矿床的成矿流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锡矿山式锑矿床是已发现的锑矿床的重要类型之一。其成矿流体的研究对阐明该类型锑矿床形成的地球化学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主要根据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稳定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数据分析了成矿流体运移的趋势。结果表明 ,锑大多由地球深部提供 ;成矿介质流体以深部上升流体为主 ,并有一定量的大气降水参与。矿化剂既有来源于周围地层岩石的 ,又有来自地球深部的。还探讨了锑的迁移沉淀机制。成矿早阶段流体贫硫 ,使锑主要呈Sb(OH) 03,其余呈Sb2 S2 (OH) 02 形式迁移。至成矿中 晚阶段流体硫相对增高 ,锑大多呈HSb2 S-4、少量呈Sb2 S2 -4形式迁移。锑配合物主要由于成矿流体温度、压力和pH值的突然降低而被分解或酸化 ,从而导致辉锑矿的析出  相似文献   
992.
四川九寨沟地区黄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寨沟地区的黄土孤立产出于海拔2300~2800m的洼地中,其内含古风化界面.通过对黄土的物质成分、结构、扫描电镜形貌、孢粉、ESR测年等分析测试,确定其为冰缘黄土,划分了九寨沟地区更新世冰期.  相似文献   
993.
修正双曲线法在路基沉降变形初期阶段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结合某高速公路A、B两段路堤完工后的前期沉降监测成果,并通过最终沉降变形预测结果之间的对比以及预测结果对监测成果的拟合对比,对修正双曲线法在沉降变形初期阶段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4.
冀北地区中生代岩浆岩密度分布特征及其幔枝构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河北省北部中生代岩浆岩岩石密度及空间分布的统计分析,发现偏酸性岩浆岩具有较低的密度,而偏基性岩浆岩具有较高的密度,喷出火山岩与侵入岩体的密度分布均具规律性。由此推断,河北省北部中生代岩浆活动可能是一个地幔热柱的幔枝,中心以偏基性岩浆活动为主,周围则以偏酸性岩浆活动为主,幔枝的结构控制了本区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995.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石炭—二叠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显微镜法、染色法、镜煤法、铸体鉴定法、阴极发光法、X-衍射等方法研究了巴楚地区石炭系、二叠系成岩作用,证明它经历了压实、泥晶化、胶结、溶蚀、云化、重结晶、硅化、裂缝等成岩作用;经历了海底成岩环境、大气淡水成岩环境、浅埋及深埋成岩环境、表生成岩环境。各种成岩作用不断改变着石炭系、二叠系的储集性能,形成巴什托-亚松迪-带小海子组白云岩和巴楚组白云岩两个较好的储层。各种成岩矿物、石英加大、有机质成熟度、X-衍射的资料证明本区成岩阶段大致相当于Schmidt成岩阶段的“中期成岩阶段”。  相似文献   
996.
深源成矿论是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地质找矿的一种新思路 ,在松辽盆地南部铀矿勘查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基本的预测有准则为构造准则 ,岩性准则 ,地球化学准则。总结并提出了铀成矿评价的三个必要条件 :透水疏松砂层 ,铀源 ,地球化学栅。 1∶2 0万带钻区调已在该区找到有利的成矿环境和成矿远景区 ,已查明上第三系是本区形成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有利层位之一。  相似文献   
997.
黄其胜 《地球科学》2001,26(3):221-228,T001,T002
讨论四川盆地北缘(川东)珍珠冲组植物群的组成、特征及时代、鉴定植物化石47属95种,该植物群归于Dictyophyllum-Clathropteris系上部Ptilophyllum-Coniopteris组合,相当于Pliesbachian-Aalenian阶,与瑞典和格陵兰Thaumatopteris带关系密切,还讨论了四川盆地 侏罗纪古气候、沉积环境与成煤关系。  相似文献   
998.
金矿成矿流体特点及深-浅部流体相互作用成矿机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以中国一些典型金矿研究资料为基础 ,结合前人关于深部流体研究成果 ,分析对比了金矿成矿流体和深部流体的特点 ,总结了深部流体参与金矿成矿作用的主要表现 ,然后计算了深部富气流体的能量传递效应和富水流体在不同深度上的密度变化规律。认为深部富气流体主要是向浅部输送大量热能和部分有利于成矿的物质 ,而浅部富水流体下渗提供足够的水体 ,二者在中地壳的“低速层”附近交汇 ,发生相互作用并作用于围岩 ,在有利条件下演化形成成矿流体 ,最终上升到地壳浅部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999.
碳酸岩流体及其稀土成矿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火成碳酸岩熔浆可侵入到大陆和洋壳构造环境 ,多数大陆构造环境下的碳酸岩在时间和空间上与地壳减薄事件有关 ,高温下它具有极强的搬运碱金属、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的能力。碳酸岩中可能出现的原生包裹体有两相水溶液 (气 +液 )包裹体、含子矿物多相水溶液包裹体、含CO2 包裹体和CO2 +盐水溶液混合多相包裹体以及硅酸盐玻璃质熔融包裹体等。碳酸岩型稀土矿床中赋存的流体包裹体类型也可分为气液相、含碳水溶液相和气液固多相包裹体 ,包裹体中稀土子矿物的出现是该类矿床最显著的特征。富碱碳酸岩流体中REE ,Sr ,Th和Fe等都具有极高的溶解度 ,水岩反应和流体不混溶是造成成矿热液中REE及Fe等沉淀成矿的关键因素 ,REE的迁移沉淀可延续到低温、低盐度的成矿晚阶段  相似文献   
1000.
地球深部流体演化与矿石成因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张荣华  胡书敏 《地学前缘》2001,8(4):297-310
文中重点讨论含矿NaClH2 O溶液在从高温、高压向低温、低压条件改变时性质变化对矿石形成过程的影响。通过对含矿NaClH2 O溶液的实验观测获得对地球深部流体性质的新认识。地球深部的NaClH2 O流体大多处于超临界态流体 ,在上升过程中经减压降温后 ,通过临界态 ,进入低于临界态的热液状态。流体在这一跨越临界态的转变过程中造成了大多数矿石的沉淀。自然界里的许多矿石是在开放流动体系和在非平衡的化学动力学过程中形成的。开放流动体系矿物与水的反应动力学实验 ,证明一些矿石可能形成于流动热液。跨越临界态这一转变过程中的矿物水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了反应速率的大涨落。地球深部流体在上升过程中的性质演化、流动体系和非均相反应动力学是现代矿石成因研究的 3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