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0篇
  免费   1849篇
  国内免费   1640篇
测绘学   741篇
大气科学   1010篇
地球物理   2891篇
地质学   3875篇
海洋学   743篇
天文学   477篇
综合类   697篇
自然地理   575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271篇
  2019年   348篇
  2018年   254篇
  2017年   283篇
  2016年   308篇
  2015年   371篇
  2014年   412篇
  2013年   473篇
  2012年   498篇
  2011年   524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513篇
  2008年   437篇
  2007年   583篇
  2006年   522篇
  2005年   419篇
  2004年   399篇
  2003年   385篇
  2002年   326篇
  2001年   297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299篇
  1998年   266篇
  1997年   257篇
  1996年   245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86篇
  1993年   164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7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21.
为了满足定量解释的需要,地震资料处理必须是高分辨率、振幅保持和相位控制的.面向海洋地震资料的相位控制处理技术包括利用远场信号进行确定性零相位化、Q补偿、预测反褶积及剩余相位校正等.利用模拟远场信号求取确定性去气泡及零相位化算子.此文基于相位控制处理,讨论了海洋地震资料的相位和极性判别方法,探讨了大于24 ms算子长度的预测反褶积对于保持信号形状的必要性,介绍了东海三维地震资料相位控制流程.  相似文献   
922.
2011年3月11日日本宫城县(38.322°N,142.369°E)发生Ms9.0级地震,利用日本本岛及周围IGS站的观测数据,采用GPS静态定位、动态差分定位两种方法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出了若干站点地震前后的位移量。地壳变形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对周围IGS站的位移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大可达到2.46m,所有观测站都向东方向运动,并且计算得出GPS速度场;通过选择较稳定的IGS站作为参考站,计算了2个观测站的动态变形,同时得到了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923.
针对不同的防风标准在翻斗雨量计观测时对风场变形误差的防护作用,从降水总量随风速波动的变化、设备间的均方差及其相关系数和观测时间灵敏度等几个方面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分析表明不同的防风标准翻斗式雨量计对风场变形误差的防护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SMALLDIFR具有更高的时间灵敏性,在雨量比较大时,偏斜式雨量计更优。  相似文献   
924.
??2012??1???????????????????г??????????????????????????????????????????????????????????????????????????????????????????????????????????????????????к?????????????????????????????????--??????????????????????????????  相似文献   
925.
С����߶ȷֽ��ڵ���Ԥ���е�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С?????????????????????1994~1995??2002~2003???2011~2012????????????????仯???з??????1995-07-22????Ms5.8??????2003-10-25????Ms6.1???????2012-05-11????Ms4.9??????????????????о?С???????????????????????á?4??С?????????3?ε???????????????????仯???????????????????????4??С?????????и?????????????????????С??????????ж?????Σ??????  相似文献   
926.
????GRACE??????????????????????????????????????仯??????????????о??伾????????仯??????????????????仯?????????ж??????????????????????????????仯???????????????δ?????????仯???????о???????????GRACE????????????????????????????仯??????????????cm????Ч???仯??  相似文献   
927.
????????????????????ù????????????????????????????????????????????????????????????????????SST-HL/SGG-Doppler-VLBI????????????????????50~100 km??  相似文献   
928.
????????????????????????????棬??????????????????????????????????????????GPS???????????????????????????M≥5.0????????????????????????????????????????????????Ч???????XY?????????????????????????????????????????????????????????????????????????ο???????????  相似文献   
929.
利用常规资料、地面加密自动观测资料、NCEP/NCAR的1°×1°每6h再分析资料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1年6月16日(简称6.16过程)及2008年7月31日(简称7.31过程)发生在粤东南两次副高边缘特大暴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6.16过程主要是受高空短波槽和偏南风急流共同影响而产生的,较厚的暖云层、深厚的湿层等使该过程降水范围更广;7.31过程主要是受对流中层扰动诱发产生的,为局地性强降水。雷达回波均表现为强的反射率因子,回波发展迅速且移动缓慢;6.16过程回波图上出现有界弱回波区(BWER)等超级单体风暴特征。  相似文献   
930.
将黄渤海海域概化为矩形海湾,山东半岛概化为垂直于海岸的巨型丁坝,形成一个带丁坝型半封闭矩形海湾。利用DELFT3D-FLOW计算模块在上述海湾中进行了M2分潮数值模拟,对其无潮点和辐射状潮流场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考虑科氏力影响和巨型丁坝反射作用,坝前形成了明显的无潮点,但在等水深条件下并未形成辐射状潮流场,而叠加上倾斜海底地形后其得以形成;无潮点和辐射状潮流场顶端位置受水深影响明显,随着平均水深的增大,无潮点将向湾口和湾中轴线方向偏移,而辐射状潮流场顶端则向湾口方向偏移。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带丁坝型半封闭矩形海湾中驻潮波系统形成机制和动力特性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