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63篇
海洋学   116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2 毫秒
291.
The current study provides long-term catch rate and biological data for tiger sharks Galeocerdo cuvier caught in the KwaZulu-Natal bather protection programme. Between 1978 and 2014, 1 760 G. cuvier were caught in nets and between 2007 and 2014, 108 G. cuvier were caught on drumlines. Standardised catch rat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over time (p < 0.001) for both small (≤180 cm precaudal length, PCL) and large sharks (>180 cm). There was also a significant temporal increase in the mean size of sharks across gear types (p < 0.001). A quasi-Poisson generalised additive mixed model showed that the deployment of drumlines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atch rate of sharks in nets. The nets, however, caught significantly larger sharks (mean 184.5 cm, SD 39) than did drumlines (mean 138.6 cm, SD 36.5; p < 0.001). The size frequency of the catch was unimodal and females significantly outnumbered males in both gear types. Few young-of-the-year (0.8%) or mature sharks (1.8%) were caught. Only 23 (4.7%) of the 486 sharks tagged and released were recaptured, with the majority (87.0%) of those recaptured <150 km from their original tagging locality. 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suggest an increasing local population trend in G. cuvier along the KwaZulu-Natal coast.  相似文献   
292.
动物性饵料对脉红螺(Rapana venosa)幼体的吸引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态学方法进行了新鲜和煮熟的动物性饵料对脉红螺(Rapana venosa)浮游幼体的吸引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脉红螺浮游幼体在4螺层期是食性转换期, 且在幼体到达3螺层后期的第1—6天是投放附着基和动物性饵料的最佳时期。此外, 新鲜和熟的双壳贝类肉对脉红螺幼体有明显的吸引力, 吸附于新鲜贝肉上的4螺层幼体占吸附幼体总数的48.61%, 显著大于其它螺层幼体; 脉红螺幼体选择新鲜紫贻贝肉的比例为33.75%, 显著大于菲律宾蛤仔(24.08%)、中国蛤蜊(18.97%)和长牡蛎(23.19%); 而熟贝肉中, 长牡蛎对幼体的吸引作用显著大于紫贻贝、菲律宾蛤仔、中国蛤蜊、海湾扇贝边粉和空白对照; 新鲜紫贻贝和熟长牡蛎肉具有作为脉红螺幼体食性转换期动物性饵料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93.
研究了三个蛋白水平(22%、25%、28%)和五个L-肉碱水平(0、200、400、600、800mg/kg)下尼罗罗非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率。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蛋白水平的提高,罗非鱼幼鱼的终体重、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呈上升趋势,而饲料系数(FCR)和蛋白质效率(PER)均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而显著下降(P<0.05);同等蛋白水平下,终体重、WGR和SGR均在L-肉碱添加量为200mg/kg时最高,不添加L-肉碱组最小;在添加400mg/kgL-肉碱时FCR最小,而PER最大,与不添加L-肉碱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说明饲料中蛋白含量和L-肉碱添加量能显著影响罗非鱼幼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而外源性L-肉碱可明显促进罗非鱼生长,提高饲料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294.
自动送钻的目的是使钻头对井底的钻压保持设定的恒压值,实现最优化钻井的目的。当前深井超深井钻机自动送钻是通过绞车、天车、游动滑车、钢丝绳、大钩来进行的,由于绞车、游动系统存在动载,钢丝绳振动,大钩送钻速度明显不均匀,使井底钻压不稳定,难以实现较准确送钻。阐述了绞车游动系统送钻的工作原理和液压盘式刹车自动送钻、辅助电机自动送钻方法。提出精确自动送钻的理想方案是采用液压缸送钻系统,采用无绞车液压缸升降式钻机,液压缸系统自动送钻并担负起下钻具任务;也可用绞车起下钻具,液压缸自动送钻方案,彻底消除绞车、游动系统对自动送钻的干扰。  相似文献   
295.
附加质量法在昆明新机场填料压实密度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附加质量法是粗粒料密度测试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介绍了附加质量法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模型,并成功应用于昆明新机场粗粒料填筑的压实密度检测。试验结果表明:(1)附加质量法检测得到的地基刚度与灌水法检测得到的干密度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81,利用率定试验得到的经验关系计算得到的干密度与验证试验的相对误差在-1.78%~1.75%之间,其检测精度能够满足施工检测精度检测要求,并给出了昆明新机场粗粒料压实密度检测的经验关系式;(2)附加质量法具有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捷、被检测粗粒料无损伤等优点,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无损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296.
深层搅拌法在处理泥炭质土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因泥炭质土中有机质含量高,常规的深层水泥搅拌法的加固效果较差,需添加适量的外渗挤以提高水泥土的强度,以深圳市滨海大道某段泥炭质土软基加固处理工程为例,分析了三种添加外掺剂方案的试验结果,探讨了深层水泥搅拌法在加固处理泥炭质土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297.
农用矿产在大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农用矿产的概念和常见矿种的归纳和分类,就农用矿产作为土壤改良剂、矿物肥料、饲料配料和添加剂、作物生长调节剂、农药或农药载体、农用工程材料等的一般用途、用法和作用机理等进行了归结和综论。  相似文献   
298.
盾构施工典型故障诊断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兴高  袁大军  杨全亮 《岩土力学》2009,30(Z2):377-381
随着盾构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一些典型事故,有必要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引入故障诊断技术,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从本质上讲,盾构施工过程中的故障诊断技术是个模式分类问题,可以借助BP前馈神经网络来实现。结合广州地区的生产实例,在对典型故障简单分类的基础上,对具体应用BP网络实现盾构机的故障诊断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算例表明,应用BP神经网络进行盾构施工过程的故障识别与诊断是可行的。当然,为进一步提高故障诊断的效果,应加强对典型故障数据的积累并提高故障间的可分离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