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2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484篇
测绘学   192篇
大气科学   73篇
地球物理   341篇
地质学   911篇
海洋学   115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78篇
自然地理   1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2 毫秒
881.
考虑渐近状态特性的超固结土本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汀  侯伟  姚仰平 《岩土力学》2010,31(3):683-688
基于超固结土的UH模型,结合渐近状态概念,将适用于饱和砂土的渐近状态本构模型推广为考虑渐近状态特性的超固结土本构模型,用于描述土的超固结性和渐近状态特性。通过采用变换应力方法实现了模型的三维化。新提出的本构模型简单、参数较少,与剑桥模型相比,仅增加了一个材料参数,即伏斯列夫面斜率。该模型能够合理反映超固结土的硬化、软化、临界状态、剪缩、剪胀、应力路径依赖性、渐近状态等特性。  相似文献   
882.
白冰  李小春  石露  唐礼忠 《岩土力学》2010,31(12):3789-3792
斜率是描述本构关系曲线特征的重要参数。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中涉及到应力-应变曲线的切线、卸载曲线以及塑性-弹性应变曲线的3个重要斜率,这些斜率在塑性和损伤本构理论以及弹塑性变形相互关系的研究中均有重要应用。从理论上找到了这3个斜率之间关系的微分型和差分型两类恒等式,并用煤岩较高应力下的加卸载应力-应变数据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这两类恒等式均是完全成立的。最后给出了斜率恒等式在弹塑性变形相互关系研究中的一个应用,即证明了李铀提出的弹性-塑性应变曲线在 - 空间的平移关系等价于塑性应变相等点的斜率比值应相等。  相似文献   
883.
梅国雄  卢廷浩  陈浩  李治 《岩土力学》2010,31(7):2079-2082
针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坑侧土体的应力路径,采用真三轴仪进行考虑初始应力状态下侧向卸荷试验,并与常规三轴试验以及轴向加荷真三轴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曲线类似于常规三轴剪切试验的 曲线,呈双曲线关系;由于中主应力的影响,土体的初始强度得到提高,真三轴加荷试验初始切线斜率总是大于常规三轴试验的初始斜率;在侧向卸荷的条件下,土体可以在相对小的应变下发生破坏,加荷路径下破坏,土体应力强度要大于卸荷路径。  相似文献   
884.
一种高温下混凝土化学塑性-损伤耦合本构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荣涛 《岩土力学》2010,31(5):1585-1591
提出了一个用于模拟高温下混凝土化学塑性-损伤耦合本构行为的数值模型。发展了一个化学塑性-损伤耦合分析的一致性应力返回映射算法。为了保证对于全局守恒方程Newton迭代过程的2阶收敛率,推导并形成了一致性切线模量矩阵。数值算例显示了文中发展的化学塑性-损伤耦合本构模型在模拟高温下混凝土中复杂破坏过程的能力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85.
结构性土固结不排水剪特性的一种描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结构性土的固结不排水剪性状,提出一种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的描述方法。通过三轴固结不排水剪试验,分析了结构性土固结不排水剪切过程中的剪应力、孔隙水压力与轴向应变的关系特点。根据扰动状态概念的原理,采用邓肯-张的非线性弹性模型描述相对完整状态的应力-应变关系,用孔隙水压力作为参量定义了一个新的扰动函数,构建了一种描述结构性土固结不排水剪性状的本构关系。经验证,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可统一描述应变软化型和应变硬化型应力-应变关系。  相似文献   
886.
Under the Watershed Allied Telemetry Experimental Research (WATER) project,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snow size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March to April 2008. However, because of limited observation data for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he modeling behavior was not satisfactory.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now drop size distribution (SSD) in this region. The experimental area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he Heihe River Basin, which is the second largest interior river basin in China and is located on the northern slopes of the Qilian Mountains, was selected as the simulation region. This basin ranges from approximately 5,000 m to 1,000 m in elevation. A new generation Parsivel disdrometer, the OTT Parsivel, was used for measurements. Four data sets were compiled to determine the average distributions for four different snowfall r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now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in the mountainous area were analyzed. Similar to the raindrop distribution, there was a multi-peak structure. Most peaks appear in the D 2 mm region (D: diameter of the snow drop size). An M-P distribution and a Г distribution were developed based on the precipitation data observed in Qilian mountainous area. We found that the Г distribution has a better fit than the M-P distribution for the actual distribution. In addition, we observed that the intercept parameter (N0) and the slope parameter (Λ) correlate well with the shape parameter (μ). The disdrometer data can also be used to model the reflectivity factor (ZH) and differential reflectivity factor (ZDR). The radar reflectivity (ZHH, ZVV) and differential reflectivity (ZDR) were modeled in order to facilit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radar and ground measurements, and were used to support work for the improvement of rainfall estimates by polarimetric radar. Rain rate estimation using radar measurements was based on empirical models, such as the Z-R relationship and R(ZH, ZDR) in the Qilian mountainous areas. The relationship of R=0.017×100.079×ZH-0.022×ZDR is better than R=0.019×100.078×ZH for estimating R (melted snow). The normalized errors (NE) of R(ZH) and R(ZH, ZDR) are 13.22% and 5.20%,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887.
本文在全面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及下部土体实际情况和受力特性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平面框剪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简化分析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利用矩阵位移法的概念,同时考虑框架和剪力墙(筒体)的协同工作原理,将上部结构简化成平面的框架-剪力墙(筒体)结构,这一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常用高层建筑体系的弯曲特性和弯剪特性。地基土采用一块在计算平面内高度为H,宽度为B,而在出平面方向厚度为t的土体作为分析模型,并对MSC.Marc进行了二次开发,将多层土E-B本构关系模型作为子程序嵌入其中,使用E-B本构关系模型来考虑它的非线性特性,利用粘-弹性人工边界作为地基土的边界条件。用接触迭代算法考虑了桩、箱-土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后,采用本文的方法对某高层框剪建筑进行了分析,并与不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通过算例,本文初步探讨了在土-结构相互作用模型中,考虑和不考虑桩-土间相互作用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并得到了一些结论,证明了本文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88.
动力UH模型     
针对砂土在动力荷载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应力诱导各向异性,以改进后的UH超固结土模型为基础,采用旋转硬化规则将其扩展为可考虑与砂土应力应变关系的动本构模型。主要改进有3方面:(1)将形状固定的椭圆屈服面改变为可变屈服面,椭圆的形状由β来刻画,而β本身是椭圆旋转轴的大小,表示应力诱导各向异性程度的大小;(2)引入旋转硬化规则,使椭圆屈服面可围绕原点旋转以反映反向加载条件下的本构响应;(3)对统一硬化参数进行了修正,首先对潜在强度公式增加了一个参数α用来调节超固结应力比参数R对于潜在强度值的影响,其次针对应力诱导各向异性建立起能反映旋转硬化与等向硬化相协调的扩展统一硬化参数。模型预测与试验结果的对比以及有限元模拟表明:提出的动力统一硬化(DUH)模型能够简单、合理的描述与砂土在动力载荷下的本构关系,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89.
土体在剪切变形过程中产生主应力方向的旋转时,主应变增量方向与主应力方向之间存在着非共轴现象,然而传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未能考虑该现象的影响。通过在屈服面的切线方向增加一项非共轴塑性应变增量,即可实现对非共轴现象的反映。采用显式积分算法和自动分步方法,将非共轴本构模型运用到桶形基础地基承载力问题的有限元计算中,并讨论了流动法则、内摩擦角、膨胀角等因素与非共轴模型的联系。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程序默认容许误差时,该本构模型可达到理想的收敛精度,并且,该模型对关联、非关联流动法则均适用。采用共轴模型进行数值计算时,不同流动法则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采用非共轴模型时,不同流动法则的计算结果之间存在差异。非共轴现象对地基承载力-位移曲线具有软化作用,并且,该软化作用在采用非关联流动法则时变得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90.
花岗岩力学特性的温度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志镇  高峰  徐小丽 《岩土力学》2011,32(8):2346-2352
通过实时高温(常温~850 ℃)加载和高温(常温~1 200 ℃)后冷却再加载两种情况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对不同高温下花岗岩的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两种情况下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纵波波速、剪切滑移应变等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热-力耦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在实时高温加载作用下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发生连续劣化;(2)高温作用冷却后再加载,花岗岩在常温~600 ℃区间峰值强度变化不大,800 ℃左右岩样强度突然降低;(3)纵波波速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4)剪切滑移应变在800 ℃之前相对较小,且变化不大,之后便迅速增大,表现出明显的塑性;(5)提出了热-力耦合因子的概念,并借助其提出了一维非线性热-力耦合本构模型,模型曲线和试验曲线较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