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0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222篇
测绘学   125篇
大气科学   161篇
地球物理   281篇
地质学   910篇
海洋学   220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21篇
自然地理   17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师爽  龚朝阳  焦骞骞  许德如  张胜印  常华诚  胡彬 《地质论评》2021,67(5):67060006-67060006
粤西河台金矿区位于钦州湾—杭州湾(钦—杭)结合带南段的云开地区,是典型的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金矿。然而,对于剪切带中有利于金成矿的地质环境及其成矿过程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在对河台矿区高村矿床进行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X射线衍射(XRD)对含金剪切带中各类糜棱岩系列岩石进行系统研究,建立应力变化—成分变异的对比序列,从而进一步揭示剪切变形与金矿化的关系。结果显示,剪切带中白(绢)云母的含量在9%~40%,并且在初糜棱岩、无矿糜棱岩、含矿糜棱岩、无矿超糜棱岩、含矿超糜棱岩中含量呈现出逐渐递增的趋势。白(绢)云母主要为2M1型,b0值分布在0.55505~0.99002 nm之间,在初糜棱岩、无矿糜棱岩和无矿超糜棱岩中逐渐增高,分别形成在低压、中压和高压环境。可见,从初糜棱岩到超糜棱岩,随着变形强度的增加,热液活动也随之增强,从而新生成了大量白(绢)云母。然而,在含矿的糜棱岩和超糜棱岩中还存在一些低压白云母,推测其可能是在后期脆性裂隙中由于流体活动所新形成的。因此,成矿可能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早期的韧性剪切变形阶段导致金的初步富集,后期叠加的脆性破裂阶段形成具有工业品位的矿体。另外,无矿超糜棱岩的石英含量(29.8%)明显低于糜棱岩(44.2%),推测在形成石英脉型矿体过程中,部分热液可能来自于其围岩超糜棱岩。因此,相对于初糜棱岩和糜棱岩,超糜棱岩中更有利于金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2.
阎春波  李姜丽  赵璧  程龙 《地质论评》2021,67(6):67112006-67112006
本文系统总结了湖北宜昌地区省级及省级以上地质遗迹资源,认为该地区地质遗迹分布规律主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受控于地形和河流的综合作用,以各类地貌景观遗迹为特点;二是各个地质时代地层剖面齐全,古生物化石产地聚集。其中可归类为世界级地质遗迹点为5个,均以“古生物化石”为核心,分别为三峡地区埃迪卡拉生物群、长阳寒武纪清江生物群、黄花场中奥陶统大坪阶“金钉子”、王家湾上奥陶统赫南特阶“金钉子”和远安三叠系南漳—远安动物群。立足于此,文中首次详细总结了这些地质遗迹点的化石代表、科学及科普意义,并从地质遗迹自身保护和应用方式、地质遗迹载体、地学研学、地质文化的传播和文创科普产品5个方面对古生物地质遗迹资源的发展模式进行了详细探讨,从而为宜昌地区全域地质遗迹开发和旅游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3.
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 (REDD+) has emerged as a promising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mechanis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enabling conditions for achieving progres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 effective, efficient and equitable REDD+, this paper examines national policy settings i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across 13 countries with a focus on both institutional context and the actual setting of the policy arena. The evaluation of REDD+ revealed that countries across Africa, Asia and Latin America are showing some progress, but some face backlashes in realizing the necessary transformational change to tackle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 A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QCA) undertaken as part of the research project showed two enabling institutional configurations facilitating progress: (1) the presence of already initiated policy change; and (2) scarcity of forest resources combined with an absence of any effective forestry framework and policies. When these were analysed alongside policy arena conditions, the paper finds that the presence of powerful transformational coalitions combined with strong ownership and 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based funding, can both work as a strong incentive for achieving REDD+ goals.

Key policy insights

  • The positive push of already existing policy change, or the negative stress of resource scarcity together with lack of effective policies, represents institutional conditions that can support REDD+ progress.

  • Progress also requires the presence of powerful transformational coalitions and strong ownership and leadership. In the absence of these internal drivers, performance-based funding can work as a strong incentive.

  • When comparing three assessments (2012, 2014, 2016) of REDD+ enabling conditions, some progress in establishing processes of change can be observed over time; however, the overall fluctuation in progress of most countries reveals the difficulty in changing the deforestation trajectory away from business as usual.

  相似文献   
124.
根据1993-2003年30余次云南省地震的损失评估调查资料,建立了云南省农村乡镇各烈度区房屋建筑物损失与受灾人口的定量关系,初步建立了各烈度区水利设施损失、生命线工程损失与房屋建筑物损失的关系。以云南地区2004年-2005年4次地震为实例,用以上计算方法估算了4次地震的直接经济损失,并与地震现场评估的结果作比较,结果表明,该计算模型实用性强,对一般性地震的模拟误差平均值在30%左右。  相似文献   
125.
简易房屋的地震灾害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光全 《地震研究》2007,30(3):265-270
国家标准《地震现场工作第4部分:灾害直接损失评估》(GB/T18208.4-2005)对现行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评估的规定进行了适当调整。云南地区震灾多、损失重,因此,选择以云南为例,有针对性地讨论了调整内容。结合云南的具体情况阐述了简易房屋的概念及其破坏等级的划分;介绍了简易房屋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的方法、原理,着重介绍了破坏比、损失比、房屋重置单价和建筑面积等计算参数的获取方法;按国家标准对2005年8月5日会泽5.3级地震中简易房屋的经济损失进行了模拟评估,并分析讨论了引起经济损失值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6.
研究长江口和浙江近岸海域的水团流向、缺氧程度、潮汐作用以及养殖活动对表层沉积物中颗粒磷赋存形式的影响,对东海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长江口以北和浙江近岸泥质区各存在一个缺氧中心,杭州湾属于强潮区,而象山港遍布养殖场。2018年8—9月在上述4个海域分别采集表层沉积物,采用SEDEX方法进行了颗粒磷的形态划分和含量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江口外北部缺氧区和浙江近岸泥质区的南部缺氧区,由于沉积物-水界面的还原环境可以活化铁结合态磷,使之转变为生物可以直接利用的弱吸附态无机磷,因此表现出沉积物中铁结合态磷的低值和弱吸附态无机磷的高值;前者的缺氧程度高于后者,因此其铁结合态磷的含量相应更低。杭州湾和象山港海域均受潮汐作用影响,两者沉积物中磷的分布比较均匀。象山港表层沉积物中铁结合态磷含量均较低,这可能是因为养殖活动造成的水体缺氧通过潮汐活动扩散到整个港底。象山港废弃养殖场沉积物中的碎屑磷和残余有机磷含量显著低于非养殖区,可能是由于养殖活动累积的生物沉积稀释了陆源输入的碎屑颗粒。  相似文献   
127.
基于技术经济评价的取心钻进方法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进行取心钻进设计的新方法,其特点是将技术经济学的思想引入钻探工程设计中,从而实现取心钻进方法的优选。该方法具有通用性,可用于任何钻探项目取心钻进方法的选择。在研究中,建立了评价取心钻进施工的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推导了钻进时间和成本的计算公式,并以一个5000m取心钻进项目的设计为例,对CCSD科钻一井的取心钻进方法进行了评价,证明由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发明和研制成功的螺杆马达-液动锤-提钻取心法是一种高效、优质、低成本和安全的取心钻进方法。  相似文献   
128.
文章分析对比了我国国有及非国有规模以上矿山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认为矿业开发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促进矿产资源的充分、合理、有效开发,实现满足市场需求、兼顾环境保护和社会稳定的目标,就必须积极探索和慎重考虑矿山企业从业人数的合理控制问题;依据胶东大型金矿山实际资料的初步分析,明确提出"矿山人均保有储量"是制约矿山合理开发和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矿山人均储量的合理配置和适度调控问题不仅值得进一步研究,而且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广泛注意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9.
旅游资源非优区主要是在资源质量及其开发条件等方面表现出"非优性"的特征.在区域发展中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思路和方法,必然使区域旅游业处于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因此,对于该类型区域有必要探索出新的经济发展思路.从区域比较优势角度,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发展应以资源禀赋特征为基础,以旅游经济园区发展为主体,走产业多样化的道路.以吕梁山苍儿会生态旅游经济区为例,提出加快园区化建设的步伐,促进旅游经济与区域产业经济的良性互动,是避免片面强调旅游经济而抑制其它产业发展,以及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0.
辐射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许多领域和部门,涉及到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河南省辐射行业的研究力量和技术水平虽然居于全国前列,而且当前社会的发展对辐射技术又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但辐射产业规模和效益与全国发达省份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必须在技术装备、科研开发、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和促进河南省辐射技术和辐射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辐射技术在改善经济结构、增加国民收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