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3篇
  免费   635篇
  国内免费   479篇
测绘学   698篇
大气科学   207篇
地球物理   533篇
地质学   1392篇
海洋学   892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414篇
自然地理   2493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323篇
  2021年   336篇
  2020年   282篇
  2019年   278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274篇
  2016年   248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360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327篇
  2006年   314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针对整个城市规划过程的参与者对规划数据的不同种类、不同层次认知需求,本文利用本体思想对包括GIS数据、规划文档、规划图件等多源异构的规划数据进行关系重构,设计本体模型要素的数据语义关系,定义数据间的关联关系,实现基于本体方法的规划领域语义表达算法,方便了各类规划参与者对规划方案认识的交流:同时根据用户特征分类,进行本体关系的逻辑推理,过滤冗余信息,进行多源异构规划数据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32.
开展"多规合一"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落实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土地利用规划为底盘,统一城乡规划、环保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等的空间基础;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目标协调各规划,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实施严格的空间管控。最后,以常州市新北区为试验区,分析各规划的差异并落实重点项目,引导国土空间有序开发,优化资源空间配置,形成国土空间开发规划"一张图"。  相似文献   
33.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是对各种生态风险及环境问题进行评价和管理的重要手段。针对雅安地震灾区特殊的自然地理及生态环境特征,选取芦山县为研究对象,采用遥感、GIS及SPSS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风险源、风险受体、暴露和易损性分析,建立生态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划分生态风险区类型,进而提出生态风险管理对策。结果表明:1)微度和低度生态风险区集中分布在高海拔的森林及草地生态系统,该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抗干扰能力较强,地质灾害及人类活动影响较小;2)中度和高度生态风险区具有沿农田及建设用地生态系统集聚分布的特征,该区地质灾害频繁,地壳活动性较强,生态系统抵抗灾害的能力较差。研究结果可为地震灾区防御、规避风险及安全选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4.
Since it was first proposed in 2000, the concept of the Anthropocene has evolved in breadth and diversely. The concept encapsulates the new and unprecedented planetary-scale changes resulting from societal transformations and has brought to the fore the social drivers of global change. The concept has revealed tensions between generalized interpretations of humanity’s contribution to global change, and interpretations that are historically, politically and culturally situated. It motivates deep ethical questions about the politics and economics of global change, including diverse interpretations of past causes and future possibilities. As such, more than other concepts, the Anthropocene concept has brought front-and-center epistemological divides between and within the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humanities. It has also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for collaboration. Here we explore the potential and challenges of the concept to encourage integrative understandings of global change and sustainability. Based on bibliometric analysis and literature review, we discuss the now wide acceptance of the term, its interpretive flexibility, the emerging narratives as well as the debates the concept has inspired. We argue that without truly collaborative and integrative research, many of the critical exchanges around the concept are likely to perpetuate fragmented research agendas and to reinforce disciplinary boundaries. This means appreciating the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of different knowledge domains, approaches and perspectives, with the concept of the Anthropocene serving as a bridge, which we encourage researchers and others to cross. This calls for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that facilitate collaborative research, training, and action, yet also depends on more robust and sustained funding for such activities. To illustrate, we briefly discuss three overarching global change problems where novel types of collaborative research could make a difference: (1) Emergent properties of socioecological systems; (2) Urbanization and resource nexus; and (3) Systemic risks and tipping points. Creative tensions around the Anthropocene concept can help the research community to move toward new conceptual syntheses and integrative action-oriented approaches that are needed to producing useful knowledge commensurable with the challenges of global change and sustainability.  相似文献   
35.
针对当前城市规划中对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框架的不尽合理问题,以河南省西峡县为例构建了包含主导性和限制性逻辑的综合评价方案。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将生态敏感性作为限制性因素进行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研究。研究区的分析结果显示:西峡县整体新增城镇建设区呈现南北区域不适宜而中间适宜的特征,而适宜和较适宜城市建设的用地主要分布在鹳河及其支流形成的河谷地带。但在中心城区外缘某些区域生态敏感性强,应禁止开发活动。研究结果有效体现出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的空间格局,对城市总体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6.
利用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以土地利用、土壤类型、坡度、降雨量和人类干扰活动作为评价因子,对天津滨海新区芦苇湿地恢复进行了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较适宜开展湿地恢复的比例为21.46%,一般适宜比例为21.87%,不适宜比例占56.68%,其中较适宜湿地恢复的区域集中分布在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周边、独流减河下游、北塘入海口以及沿海滩涂,海河流域两侧也有零星分布。在适宜性评价基础上,对未来芦苇湿地恢复与建设的重点区域进行了成效预评估,芦苇对TC、TN、TP的年吸收通量约为1.3935×104、0.0258×104、0.0017×104t,能有效地减少入海排污压力和污染物对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结论可为天津湿地治理与生态恢复、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景观优化等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7.
针对广东孔江国家湿地公园出现的库周村民生产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植被群落单一等问题,开展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为湿地公园后期建设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8.
大兴安岭小扬气镇位于大兴安岭南部,属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森林覆盖率高,湿地资源丰富,曾是木材生产基地。为掌握小扬气镇用地类型现状及其变化,开展生态状况评价,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通过多尺度图像分割、决策树及目视解译等方法分别对该区1985年、1998年、2008年和2018年土地利用类型进行提取,计算生态环境状况指数(IE),评价生态环境状况。结果表明: 小扬气镇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沼泽、水域为主,三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7%以上; 沼泽草地主要由阔叶林转化而来,耕地主要由阔叶林、沼泽草地转化而来,草地主要转化为阔叶林、沼泽草地,阔叶林与沼泽草地之间的相互转化最为剧烈; 新增工矿仓储用地主要占用了原有阔叶林土地,新增住宅用地主要占用了原有的沼泽草地、阔叶林、森林沼泽等。总体来看,区内生态环境状况良好,在维护生态安全、促进当地绿色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9.
中小城市实施电子报批的总体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报批是规划管理部门实施信息化办公的一个重要方向和趋势,能够极大地提高规划管理部门办案的规范性、科学性、严密性和高效性。本文提出了中小城市实施电子报批的总体方案,并对系统建设的框架、功能、建设策略、实施模式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提出的策略和技术思路对中小城市实施电子报批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0.
我国区域规划编制与实施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近年区域规划编制与实施问题成为规划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从区域规划目标、规划内容、规划程序、规划管理4方面对国内学者10多年的研究观点进行梳理和评析。指出应加强规划间协调和衔接、规划实施手段实证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应从渐进式社会经济体制变迁角度来把握我国区域规划理论的变革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