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5篇
  免费   688篇
  国内免费   820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287篇
地球物理   380篇
地质学   2245篇
海洋学   16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06篇
自然地理   33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The modern analog technique typically uses a distance metric to determine the dissimilarity between fossil and modern biological assemblages. Despite this quantitative approach, interpretation of distance metrics is usually qualitative and rules for selection of analogs tend to be ad hoc. We present a statistical tool,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 which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identifying analogs from distance metrics. If modern assemblages are placed into groups (e.g., biomes), this method can (1) evaluate the ability of different distance metrics to distinguish among groups, (2) objectively identify thresholds of the distance metric for determining analogs, and (3) compute a likelihood ratio and a Bayesian probability that a modern group is an analog for an unknown (fossil) assemblage. Applied to a set of 1689 modern pollen assemblages from eastern North America classified into eight biomes, ROC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the squared-chord distance (SCD) outperforms most other distance metrics. The optimal threshold increased when more dissimilar biomes were compared. The probability of an analog vs no-analog result (a likelihood ratio) increased sharply when SCD decreased below the optimal threshold, indicating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SCD and the probability of analog. Probabilities of analog computed for a postglacial pollen record at Tannersville Bog (Pennsylvania, USA) identified transitions between biomes and periods of no analog.  相似文献   
42.
严邦良 《大气科学》2003,27(3):354-368
建立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海-气耦合模式研究东、西边界反射,纬向平流项-u′(δ)(T+T′)/(δ)x在ENSO循环位相转换中的作用及东、西边界反射与纬向异常流(u′) 符号改变的关系.结果得到:u′超前Nio3区SSTA位相转变的原因是东、西边界反射造成的.Sverdrup 平衡时所产生的地转流(ur)与东、西边界反射所产生的地转流(ur)的方向在大部分时间里是相反的,同时ur与风应力强迫之间大约有9个月的滞后时间(Kelvin波从180°E出发经东边界反射产生的Rossby波到达180°E时间).在模式ENSO事件消亡过程中的某一时刻以后,边界反射产生的调整过程变为主要过程,u′主要由ur来决定,这样就造成了u′的反向先于Nio区SSTA的反向.它实际上是海洋的调整过程与风应力强迫之间滞后关系的一种反映.敏感性数值试验表明,取消东边界反射,耦合模式能够模拟ENSO循环,但其周期比控制试验的周期短一年(3年).取消-u′(δ)(T+T′)/(δ)x,耦合模式能够模拟ENSO循环,但其周期比控制试验的周期长2年(6年).  相似文献   
43.
甘肃省1994~2001年极端干旱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甘肃省80站月降水量资料,对1994—2001年连续8a极端干旱气候持续时间、空间分布、干旱影响程度、相似年等进行研究。得出1995年、1997年、2000年是近8a中干旱量严重年,对农业、水资源、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4.
西北地区东部春季土壤湿度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西北地区东部 (包括宁夏、内蒙古西部以及甘肃、陕西两省 35°N以北地区 )农业气象站近 2 0年固定地段旬土壤湿度资料 ,对该地区春季土壤湿度的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 ,中国西北地区东部土壤湿度的变化具有 3年左右的周期 ,而且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呈下降的趋势 ,这与该地区的降水和气温变化有关系 ;西北地区东部的土壤湿度变化对该地区群发性沙尘暴的爆发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5.
中国热带东,西部地区冬季气候的差异与橡胶树的引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爱良 《地理学报》1997,52(1):45-53
由于青藏高原的动力影响,使得西部地区冬季出现下沉气流,多日照,利于橡胶树的越冬,而东部则出现上升气流,少日照,不利越冬,又由于青藏高原大山体,冬季明显地阻挡低层空气平流,导致高原南侧的西部地区冬季降温和缓,有利橡胶树越冬,而东部地区因无高大山体阻挡,寒潮初期降温剧烈,后期低温阴雨天气持续甚久,易导致橡胶树的严重寒害。  相似文献   
46.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马五1段储层识别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应用多项式自组织方法,以10个特征参数建立了中部气田马五1段储层气、水、干层判识的非线性网络模型,92个已知样本的吻合率达98.9%,为储层识别探索了又一新的方法,可供矿场参考  相似文献   
47.
分析了甘肃陇南山区农业气候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其水平、垂直差异,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的农业决策建议,指出应利用资源优势建立名特优小商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48.
49.
甘肃走廊南山朱龙关群的时代及其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甘肃走廊南山朱龙关群是一套以发育大量基性火山岩为特征的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分布于托来山北坡刘口峡山至热水大坂一带以及朱龙关河北侧小柳沟和古浪峡等地。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区内地层的分布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沙龙地区和北过龙至金龙河地区出露的一套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石应划归来龙关群,并运用同位素年代学方法测定了该地层中火山岩的成岩时代,首次较确切地给出了这套浅变质岩系的时代归属,从而进一步确定了朱龙关群的时空分布。同时根据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研究,认为朱龙关群火山岩的成岩大地构造背景为陆内裂谷。  相似文献   
50.
九甸峡工程区断层测年结果研究与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断层的年代测定是研究断层活动性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 一个工程同一条断层会出现不同的测年结果, 从而引起争议和难予决断。近年来我们通过几个大型工程区域稳定性研究, 对此获得了一些认识。本文以洮河九甸峡地区几条主干断层为研究对象, 采用同位素年龄测定与野外地质调查和显微构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断层测年问题作一分析和讨论, 也许对岩土工程断层活动性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