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158篇
测绘学   142篇
大气科学   116篇
地球物理   176篇
地质学   228篇
海洋学   93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Space-time prisms envelop all spatio-temporal locations that moving objects may have visited between two of their known spatio-temporal locations, given a bound on their travel speed. In this context, the known locations are often the result of observations or measurements, and they are called ‘anchor points’. The classic space-time prism, in isotropic two-dimensional space, as well as in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assumes that the measurements of these anchor points are exact. Whereas, in many applications, we can assume that time can be measured fairly precisely, this assumption is unrealistic for the spatial components of measured locations (we think of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errors, for instance). In this paper, we extend the classical prism from anchor points to circular ‘anchor regions’ that capture the uncertainty or error on their measurement. We define the notion of a space-time prism with uncertain anchor points, called uncertain prism, for short. We study the geometry of uncertain prisms in an arbitrary metric space to make this concept as widely applicable as possible. We also focus on the rims of uncertain space-time prisms, which demarcate the area that a moving object can have visited between two anchor regions (given some local speed limitations).  相似文献   
102.
本文针对大量车辆的位置定位及其信息管理等主要内容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具有广泛扩展性的车辆监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了基于GPS与GPRS的系统实例测试分析。  相似文献   
103.
利用湟源台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的分钟值、1 sps、10 sps和100 sps四种不同采样率的观测数据,通过自检分析、同震应变阶分析和频谱分析等方法研究青海玛多M7.4地震同震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分钟采样记录的地震波信息缺失严重,用分钟采样数据进行地震波初动、同震变化幅度等研究将会得到信度较低的结论;采样率越高,记录应变地震波信息的能力越强,但100 sps采样和10 sps采样结果相差不大,10 sps采样已能记录到比较全面的应变地震波信息;同震应变阶的变化性质和变化幅度与采样率无关;未来布设四分量钻孔应变仪时,建议应将采样率至少提高至1 sps。  相似文献   
104.
半荒漠风沙区土地沙漠化生物整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德祥  魏玉梅 《中国沙漠》1997,17(2):194-198
试验证明,土地沙漠化生物整治技术能在半荒漠风沙区取得显著的作用和效果。在柠条、毛条、花棒、杨柴、沙木蓼等灌木树种的适生立地上营造防风固沙林,林后3~4年,灌木就可郁闭成林,流动沙丘完全被控制变为固定沙丘;林下植被结构得以改善,优良品种增多,如能合理开发其饲料等用途,还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5.
当物体在水中运动时,它所引起的流场变化会调制海水表面的小尺度波动,从而可以被合成孔径雷达(SAR)所探测。本文建立了一个三维半隐式格式,对水下运动物体的绕流问题进行了数值计算。在袁业立有关海波高谱形式及SAR影像原理的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计算了水下运动物体SAR影像的G值分布图,并讨论了物体深度、海水水深、海表面主波方向对水下运动物体SAR影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Numericalstudyofpollutanttransportinthesea-baywithmildslopebeachWangZeliangandTaoJianhua(ReceivedDecember22,1996;acceptedJanu...  相似文献   
107.
全三维连片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全三维连片处理的基本方法,介绍了处理过程中相对相关技术的运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8.
叶英标 《地质与勘探》1999,35(4):62-62,F003
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NJ150型冲击凿井机有钻探漂石层中得到应用,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是长螺旋钻孔压浆桩钻探施工的一个补充,同时,它也改变了该钻机不能通过漂石层的原设计性能,拓宽了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9.
含氮化合物的实验方法初步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素梅  张爱云 《地球化学》1999,28(4):397-404
对吡咯类含氮化合物的两种分离方法以及两步分离法中使用国产与进口试验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与评价。结果表明,分离方法不同,所得吡咯类含氮化合物总体馏分的丰度也不同,一步分离法普遍低于两步法;不同分离方法对吡咯类化合物相对分布的影响较小。国产与进口试验性能不影响吡咯类含氮化合物的绝对丰度与相对分布的分析结果,两步分离法具备分析试剂国产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0.
西太平洋中部地区是西太平洋板块边缘沟-弧-盆体系构造演化的关键区域,其地质特征与构造演化一直是地学家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开展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的研究对于认识该区域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采用滑动窗口导纳技术,并在挠曲模型中考虑了表面荷载和内部荷载同时存在的情况,计算得到该区域的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计算结果显示,研究区的Te值整体上为0~50 km,其变化基本上与构造单元相吻合,且与主要的构造边界密切相关。除海底火山具有相对较小的Te值(15~20 km)外,太平洋板块整体上具有较强的岩石圈强度(25~30 km)。马里亚纳海沟和菲律宾海沟的岩石圈强度从外隆起到海沟方向表现为明显的减弱,表明岩石圈由外隆起向海沟发生了弱化。帕里西维拉海盆西部相较于东部具有较弱的岩石圈强度,这可能与海盆的非对称扩张有关。卡罗琳板块的岩石圈整体上表现为相对均一的低Te值特征(<15 km)。欧里皮克海隆、卡罗琳海岭和索罗尔海槽的Te值为3 km,这可能是强烈的火山作用所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