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7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329篇
测绘学   281篇
大气科学   169篇
地球物理   328篇
地质学   722篇
海洋学   148篇
天文学   66篇
综合类   141篇
自然地理   7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CINRAD-SA双偏振雷达资料在降水估测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超  胡志群  胡胜  张扬  李珊珊 《气象》2019,45(1):113-125
对基于水平反射率ZH和差分传播相移率K_(DP)的降水估测综合法R(C)进行了改进,并对广州S波段双偏振雷达2016年2次飑线和2次台风降水过程的Φ_(DP)使用小波分析进行滤波处理,在此基础上使用变距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K_(DP)的值。分别使用R(C)和R(Z_H)法对2次飑线和2次台风降水过程进行降水估算,将估算结果和雨量计小时雨量进行了对比,并将两种方法的评估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对于飑线类型降水,R(C)法对5 mm·h~(-1)以上的降水估测精度要好于R(Z_H)法,且降水率越大,R(C)法优势越明显,当降水率≥20 mm·h~(-1)时,两次过程R(C)法比R(Z_H)法的平均相对误差(RE)降低了17. 2%,平均绝对误差(AE)减少了1.89 mm,平均均方根误差(RMSE)减少了1.66 mm;(2)对于台风类型降水,R(C)法对5 mm·h~(-1)以上的降水估测精度也好于R(Z_H)法,当降水率≥20 mm·h~(-1)时,两次过程R(C)法比R(Z_H)法的平均RE降低了33. 19%,平均AE减少了3. 95 mm,平均RMSE减少了4.05 mm;(3)对于飑线和台风两种类型降水R(C)法都明显改善了降水率较大时的R(Z_H)法低估问题,但R(C)法在降水率10 mm·h~(-1)时也存在低估,可能是由雨滴谱资料观测误差导致拟合的系数偏小或雷达硬件造成的观测偏差等造成的。  相似文献   
62.
The mathematical base of the double porosity concept, consisting of the continuity and equilibrium equation respectively, is briefly reviewed. A quasi-steady-state transfer function, the so-called leakage term, is used.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 developed code, based on the double porosity theory, are presented together with two hypothetical example problems. The resulting trend of the settlements are compared to those from previous work and wa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However, the implications are that the present study exhibits a more realistic prediction for the settlement.  相似文献   
63.
分别叙述了激光干涉技术和雷达差分干涉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采用激光实时干涉计量技术实验室观测试样在加压过程中的形变,研究不同破裂孕育区所表现的不同应变异常场特征. 采用雷达差分干涉技术可以测量地形及地表形变,并且有西藏玛尼、张北——尚义等地震前后的形变测量结果. 指出激光实时干涉计量技术与雷达差分干涉技术相似,都是以条纹变化图研究形变异常场特征. 因此, 对雷达差分干涉技术测量的孕震过程中的形变场,特别是临近大震发生前的形变场特征进行观测和以激光干涉技术进行实验及对比研究均将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64.
目前对于网壳结构的地震反应研究大部分仍然采用一致输入,特别是没有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对网壳结构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SC.Nastran的二次开发,用等效线性化方法考虑土体的非线性,对土体采用三维实体单元建模,并对土体在基岩面上采用地震动的多点输入,计算分析了大跨度双层柱面网壳的动力反应,并且与一致地震动输入下网壳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对比,考察了两者之间的差异,深入分析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下,双层柱面网壳结构在多点输入和一致输入下的地震反应规律,并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65.
The effect of the radiation-pressure in the problem of the two bodies is analysed. It is found that such an effect is the same as that of reducing the stellar mass, m, by the factor p (0 ≤ p ≤ 1). The case p < 0 leads to stellar instability and, consequently, it is not considered here. The problem of the mass determination from spectroscopic observations is reviewed and an iterative method is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66.
田向平  李春初 《海洋通报》2006,25(4):9-15,62
综合论述了潟湖潮汐通道口门之流速、断面面积、通道长度、延时角和饱满系数之间的关系,以及沿岸漂沙对口门的影响。对不同类型的潟湖潮汐通道,提出了中潮位射流导流堤、口门复式断面和通道分汊等治理方法及其通道口门相关尺度的具体计算。  相似文献   
67.
中国探月3期任务中,月球交会对接技术是任务成功的重要保障.利用嫦娥3号(CE03)绕月飞行的VLBI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时延数据,模拟仿真绕月交会对接过程中,同波束VLBI观测模式下,差分群时延的变化情况.仿真结果显示,在远程导引段,轨道器和上升组合体轨道距离保持100 km,持续半小时,差分群时延很好地反映了两者的轨道信息,可以用于定轨定位;自主控制段,上升组合体靠近轨道器,在轨道距离从5 km减小到20 m过程中,上升组合体加速追赶轨道器时,差分群时延快速趋近于0,上升组合体减速远离轨道器时,差分群时延绝对值快速变大.最后,利用嫦娥3号奔月段同时发射两个DOR (Differential One-Ranging)信号的VLBI时延数据,计算差分相时延,初步展示了月球交会对接过程中同波束VLBI差分相时延的误差情况.  相似文献   
68.
滑坡是发生在我国山区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金沙江地区由于地势较高、地形复杂、多云多雨的特点,给传统的滑坡监测增加了难度。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D-InSAR)已在滑坡地面沉降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选取金沙江上游沿岸作为研究区域,基于2018年8月11日与9月28日的Sentinel-1A影像及SRTM1数据,利用GAMMA软件及D-InSAR技术监测到金沙江地区的地表形变,成功识别出金沙江右岸的一处滑坡灾害。研究结果显示,在此滑坡的坡顶部分出现了约2.5 cm的沉降,而在坡底部分由于崩塌物的累积,地面出现了约3 cm的抬升。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InSAR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滑坡变形监测手段,利用Sentinel-1A卫星的SAR数据对滑坡区域进行形变监测,可以得到较好的干涉结果。  相似文献   
69.
针对研究城市热环境的过程中,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进行地表温度(LST)反演,再将LST和NDVI结合说明地物变迁与城市热环境的影响的现状,利用Landsat-8多时相遥感影像、高分辨率影像、公开GIS等多源数据,通过人工交互判读和量化统计分析,实现了2013—2017年北京建成区NDVI变化及其对地表热环境影响分析,再对分析结果进行差值拟合评价。对NDVI阈值分割按照大小为LC1、LC2、LC3、LC4,对LST分为高温区(TH)、常温区(TR)和低温区(TL)。结果表明,2013年至2017年:1)建成区的平均NDVI增加0.03,其中LC1增加1.0%,LC2减少11.6%,LC3区域减少1.7%,LC4区域增加12.3%。2)建成区平均LST增加2.55 K,TH百分比增加0.6%;TR百分比减少1.1%,TL百分比增加0.5%。3)NDVI相对增加,地表温度相对下降以及NDVI相对减少,地表温度相对上升占60%,NDVI相对下降,地表温度相对下降以及NDVI相对增加,地表温度相对上升的占40%。  相似文献   
70.
A simple model of raindrop erosion—the combined effects of the detachment of sediment by raindrops and its transport by splash or by overland flow—is developed to examine the role of this process in the formation of desert pavements. Application of the model to soils in areas of existing pavement initially simulates the formation of pavements, but the changing sediment size distributions lead to the subsequent destruction of these modelled surfaces. An improved model that accounts for the feedback effects of the changing size distributions on infiltration and microtopography is then developed. Incorporating these effects allows simulated pavements to be maintained over longer periods. The model yields desert pavements whose particle size compositions differ in response to differences in initial soil characteristics, slope and rainfall intensity. This model is tested against empirical data from a site where there is intershrub pavement and associated mounds of fines beneath desert shrubs. The results successfully predict the accumulation of fines under shrubs but underestim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vement between shrub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raindrop erosion mechanism on its own cannot accou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vement and that some other mechanism leading to the surface concentration of coarse particles must also be opera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