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6篇
  免费   375篇
  国内免费   290篇
测绘学   474篇
大气科学   163篇
地球物理   190篇
地质学   830篇
海洋学   12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61篇
自然地理   1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91.
基于等角比例投影的球面三角四叉树剖分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袁文 《遥感学报》2009,13(1):103-111
将人不可及的观测统称为遥感,使地面传感器成为遥感的一部分.提出遥感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内容,包括传感器研制、遥感数据获取、数据处理、信息提取和应用5个部分.其理论基础是辐射传输过程模拟与反演,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数据的可视化及传输发布存在于从数据获取到应用的各个环节.遥感科学与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各个方面都有前沿问题.辐射传输理论中的尺度和多角度问题,地形对辐射和图像几何影响及相应的多源多时相数据的匹配问题,遥感信息提取中自动化和目视解译的结合以及信息提取新策略问题,遥感与基于过程模拟的气候一水文-生态模式相结合的四维数据同化技术等是当前遥感科学与技术发展中的重要学科前沿.四维数据同化技术是突破遥感瞬时信息获取、实现图像与机理模型有机结合、改善自身数据产品质量和促进地学大范围模拟准确性的重要发展方向,能增强遥感对全球变化科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92.
强潮河口三维无结构网格盐度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平面无结构网格和垂向直接分层,建立了强潮河口盐度三维斜压力数学模型。无结构网格使模型能够适应河口复杂的边界,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局部加密。Casulli的半隐式法离散模型水位梯度和垂项紊动扩散项,克服了水位梯度和垂项紊动扩散对模型稳定性的影响,Semi-Lagrangian法用于模型对流项的离散,使模型具有"无条件"稳定性。采用水池风生流和盐度异重流算例检验了模型,并应用模型模拟了强潮河口(瓯江口)的潮流盐度运动,计算和实测结果进行比较,表明该模型是准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93.
主要研究了基于MapObject的规则格网DEM的显示以及其应用。提出了一种将国家标准交换格式的DEM模型数据转换为Shape格式的空间数据的方法,并且用VB.NET语言结合MapObject可视化组件实现了对佛山地形的数字地形分析。该方法不需要大型的专业地理信息软件作支持,直接从底层开发,灵活性高,成本低,比较适合面向特定用户小型地理信息系统,为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人员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4.
网格环境下缓冲区分析的并行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基于网格环境下缓冲区分析的并行计算方法,用以提高缓冲区分析的效率。考虑到大多数地理信息系统中缓冲区分析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图层和地理空间区域的任务分解方法。利用已经构建的网格计算环境,实现了武汉城市地图中一条道路缓冲区分析的图层式并行计算,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网格环境下缓冲区分析的并行计算在效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5.
针对空间数据库数据海量且分布的特点,为了能从这些空间数据中更加有效的收集信息和发现知识,介绍了基于信息网格的空间数据挖掘计算模型,在分析空间数据划分一般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针对该计算模型给出了一个数据划分的初步算法,并通过模拟实验对算法的时间性能进行了评价与分析。  相似文献   
96.
球面退化四叉树格网的剖分及变形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为有效解决经纬度格网与四元三角网(QTM)在全球空间数据管理与操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全球离散格网剖分方法——球面退化四叉树格网(DQG),给出该格网的剖分原理与编码规则,并对其进行几何变形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DQG既具有经纬度格网结构简单的特征,又具有QTM几何变形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97.
潘金平  胡晓君  陆利平  印迟 《海洋学报》2010,32(10):7410-7416
采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B掺杂纳米金刚石薄膜,并对薄膜进行真空退火处理,系统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对B掺杂纳米金刚石薄膜的微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升高到800 ℃后,薄膜的Raman谱图中由未退火时在1157,1346,1470,1555 cm-1处的4个峰转变为只有D峰和G峰,说明晶界上的氢大量解吸附量减少;并且D峰和G峰的积分强度比ID/IG值变为最小,即sp2相团簇  相似文献   
98.
非结构化网格下近岸波生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唐军  魏美芳 《海洋学报》2010,32(6):41-46
波浪破碎产生的近岸流是近岸海域关键的水动力因素之一。基于近岸波浪的椭圆型缓坡方程和二维近岸波生流方程,建立了非结构化网格下近岸波浪破碎形成的近岸流数值模型。数值模型中,在空间上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数值离散,在时间上采用欧拉向前格式数值离散。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数值模型可以有效地模拟近岸波浪破碎产生的近岸流。  相似文献   
99.
An unstructured-grid procedure for SWAN is presented. It is a vertex-based, fully implicit,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which can accommodate unstructured meshes with a high variability in geographic resolution suitable for representing complicated bottom topography in shallow areas and irregular shoreline. The numerical solution is found by means of a point-to-point multi-directional Gauss–Seidel iteration method requiring a number of sweeps through the grid. The approach is stable for any time step while permitting local mesh refinements in areas of interest. A number of applications are shown to verify the correctness and numerical accuracy of the unstructured version of SWAN.  相似文献   
100.
Results are presented from a series of settling column experiments investigating temporal variations in the floc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urely cohesive (kaolin clay) sediment suspensions and cohesive (kaolin) and non-cohesive (fine sand) sediment fraction mixtures. Experimental runs were conducted under controlled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generated by a rigid array of in-phase oscillating grid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rapid initial floc aggregation occurred under low turbulent shear rates, with peak maximal and root-mean-square (r.m.s.) floc sizes (∼ 400 μm and ∼ 200 μm, respectively) attained after relatively short time periods, before reducing with time. By contrast, lower aggregation rates and smaller floc sizes were observed under higher shear conditions, with flocs retaining suspended in the settling column for longer time scales due to the increased turbulence. The mud input concentration displayed some correlation with maximal and r.m.s. floc sizes at higher shear rates but no correlation was apparent at low shear rates. This observed floc behaviour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differences in concentration gradients at high and low shear rates that affect both floc settling rate and time required for flocs to attain equilibrium size. The addition of the fine sand fraction to the kaolin clay suspension reduced both the initial floc formation (i.e. aggregation) rate and the maximal and r.m.s. floc sizes attained throughout the experiments. The reduction in maximal floc sizes appeared to be enhanced by an increase in the ratio of fine sand to kaolin clay content within the mix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