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00篇 |
免费 | 403篇 |
国内免费 | 61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篇 |
大气科学 | 22篇 |
地球物理 | 387篇 |
地质学 | 1973篇 |
海洋学 | 356篇 |
天文学 | 11篇 |
综合类 | 88篇 |
自然地理 | 37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72篇 |
2021年 | 62篇 |
2020年 | 86篇 |
2019年 | 64篇 |
2018年 | 71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79篇 |
2015年 | 75篇 |
2014年 | 98篇 |
2013年 | 139篇 |
2012年 | 127篇 |
2011年 | 81篇 |
2010年 | 85篇 |
2009年 | 116篇 |
2008年 | 136篇 |
2007年 | 180篇 |
2006年 | 159篇 |
2005年 | 134篇 |
2004年 | 153篇 |
2003年 | 119篇 |
2002年 | 115篇 |
2001年 | 107篇 |
2000年 | 126篇 |
1999年 | 106篇 |
1998年 | 86篇 |
1997年 | 87篇 |
1996年 | 90篇 |
1995年 | 81篇 |
1994年 | 50篇 |
1993年 | 52篇 |
1992年 | 37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于品清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1994,(1)
对《地球演化》一书中的某些重要论点提出质疑。认为运用角动量守恒原理应考虑其适用条件,这一定律不适用于地球核幔体;核幔体与岩石圈之间能否作相对运动尚有待证实;地壳运动的总趋势是逐渐减弱而不是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43.
南海东北部陆缘区新近纪早期反转构造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深入分析九七三项目所获取的高分辨率多道地震剖面,结合区域钻井资料,探讨了新生代以来南海东北部陆缘所历经的新生代早期张裂、中新世晚期阶段性挤压及上新世以来的稳定热沉降等复杂构造运动;张裂背景下的南海东北部陆缘在中新统中部、下部出现的背斜、逆断层等典型压性反转构造,凸现了南海东北部陆缘在晚中新世发生的阶段性挤压构造运动;分析表明,此构造活动是东沙运动在台西南海域的表现,其动力来源同菲律宾海板块的北西向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44.
宁晰春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1987,(1)
形成旋扭构造的动力可概括为五个方面:地块随着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局部发生的旋扭;漂移在软流圈之上的地块遇到上拱的“热柱”受到局部牵制而旋扭;地幔熔融体物质对流循环产生蠕动式旋扭;岩石圈拖曳牵动引起旋扭;重力控制下密度分异所引起的水平漫流碰接于上升物质而旋转。欧亚大陆上分布着涡轮状、帚状、莲花状、连环状等各种旋扭构造。 相似文献
45.
新疆塔里木北缘色日牙克依拉克一带泥盆纪花岗质侵入体的确定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位于新疆南天山色日牙克依拉克一带发育较多的中酸性侵入岩,前人均划为石炭纪侵入岩,作者对其中花岗闪长岩锆石进行SHRIMP定年,获得侵入岩形成年龄387±8Ma,另有一组捕获锆石的年龄为418.4±6.5Ma,通过对这些侵入岩的岩石学研究,结果显示该区泥盆纪侵入岩均具较典型活动陆缘侵入岩的特征.结合区域岩浆活动资料及前人成果,初步确定在塔里木北缘木札尔特、色日牙克依拉克、虎拉山南缘野云沟至库尔勒一带在古生代为一活动陆缘. 相似文献
46.
47.
48.
甘孜生康剪切混杂岩带,它初始发育在陆棚与大陆基之间,是“再生”小洋盆关闭、俯冲-碰撞乃至斜冲剪切、左行走滑综合作用的产物。带内由不同岩性,不同层位,不同时代的构造岩块与遭受强烈剪切变形的粉砂岩、板岩“基质”组合而成。宏观上,无层无序,块体内有序,是造山带特有的非史密斯地层体。 相似文献
49.
Wu Chonglong Zhou Jiangyu Wang Gengfa Li ShaohuFaculty of Earth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x Wuhan Liu Pide Beijing High School Beijing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英文版)》1995,(2)
According to the ideas and concepts of systems dynamic of continent structure, using previous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study area, combining analyses on orogenic belt, basin and magmatic rock, the present paper synthesizes the tectono-sedimentary development of southeastern coast region, China,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mountain making, basining and magmafc activity. The tectonic evolution after Late Caledonian orogeny was dominated by alternating rifting and converging, subsiding and uplifting, mountain making and basining in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s of southeastern China and the adjacent regions to the east and west. Seventeen geologic events, nine events of plate or terrain convergence , and continental crust accretion, as well as eight events of intracontinental rifting and basin faulting ,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ectonic and sedimentary evolution of the study area. The accompanied intense and frequent sedimentation , folding , faulting , magmatism and ore-forming process allowed huge coal 相似文献
50.
中国大陆构造的基本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大陆是由许多微、小陆块组成的复合大陆;以陆块间的软碰撞,多旋回缝合和复合造山作用为特征;具多旋回分阶段演化、多层式镶叠和立桥式结构;其动力学过程是冈瓦纳裂解和亚洲的增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