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7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238篇
测绘学   356篇
大气科学   90篇
地球物理   148篇
地质学   675篇
海洋学   105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67篇
自然地理   18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甄文战  孙德安  陈瑶瑶 《岩土力学》2011,32(9):2663-2668
就服从非关联流动法则软化型砂的临界状态本构模型,在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分叉进行了理论和数值分析。理论分析表明:分叉现象强烈依赖于应力路径,即当平均应力p一定时,应力路径在洛德角在-25o~15o之间时,均会在应力-应变关系硬化阶段出现分叉现象,而其他应力路径下不会产生分叉。并且分叉时对应的应力比、主应变及剪切带倾角都随洛德角的增加而变化,其值是先增加而后减小。采用回映应力更新算法,编写了该本构模型材料子程序,借助有限元软件ABAQUS及材料子程序,通过数值计算方法预测到了分叉点所对应的应力状态,表明了分叉现象在数值计算中的存在性,并通过数值预测值和理论解的对比,两者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12.
基于全国1:100万数字地貌数据库,全国2000、2005、2010年土地覆被数据和山西省行政区边界数据,采用土地覆被动态度、转移概率矩阵和地貌面积频度方法,分析了2000-2010年山西省基本地貌形态类型下的土地覆被变化。结果表明:(1)山西省的土地覆被类型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面积总和占省域面积的95%以上。面积变化的总体趋势是耕地和草地缩减,林地和建设用地持续增加。通过分析转移概率矩阵,表明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2个时段内,土地利用的主要转化趋势相似,即林地与草地之间大面积的相互转化,耕地、草地分别与建设用地之间的相互转化。(2)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分布,随着起伏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林地分布随着起伏度的增加而逐步增大。从面积变化来看,耕地、林地和草地变化主要位于中起伏山地;水域变化主要集中在大起伏山地;建设用地变化主要分布于平原和台地;未利用地变化主要在小起伏山地。从动态度来看,耕地、草地和水域动态度,在大起伏山地地区最大;林地动态度在平原区最大;建设用地的动态度最大位于丘陵;未利用地在小起伏山地地区最大。(3)土地覆被类型之间的主要转化在地貌上也存着差异。平原地区林地的增加主要来自草地转化。台地和丘陵地区3个主要转化类型相似,2000-2005年主要是林地向草地退化,2005-2010年主要是林地和草地的相互转化。在小起伏山地地区,主要是草地和林地之间的相互转化,但草地转化为林地的面积较林地向草地的转化多。中起伏和大起伏山地地区主要以草地和耕地向林地的转化为主,也有较高比例的建设用地转化为林地。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主要是在起伏较大的山地地区,毁林主要发生在地形平缓地区。  相似文献   
213.
杨旭兴 《甘肃地质》2009,18(4):64-67
根据对酒泉市粉土的形成背景、成因、颗粒组成、空隙结构的分析,并对粉土的湿陷性与含水量、天然孔隙比的关系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了酒泉市粉土湿陷性的工程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14.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 new classification scheme—head/tail breaks—to find groupings or hierarchy for data with a heavy-tailed distribution. The heavy-tailed distributions are heavily right skewed, with a minority of large values in the head and a majority of small values in the tail, commonly characterized by a power law, a lognormal, or an exponential function. For example, a country's population is often distributed in such a heavy-tailed manner, with a minority of people (e.g., 20 percent) in the countryside and the vast majority (e.g., 80 percent) in urban areas. This new classification scheme partitions all of the data values around the mean into two parts and continues the process iteratively for the values (above the mean) in the head until the head part values are no longer heavy-tailed distributed. Thus, the number of classes and the class intervals are both naturally determined. I therefore claim that the new classification scheme is more natural than the natural breaks in finding the groupings or hierarchy for data with a heavy-tailed distribution. I demonstrate the advantages of the head/tail breaks method over Jenks's natural breaks in capturing the underlying hierarchy of the data.  相似文献   
215.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application of a fuzzy-constrained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to simulate the spatio-temporal processes of urban growth in the rapidly growing Gold Coast City in Southeast Queensland, Australia. Urban growth has been captured in the model as a continuous process in space and over time, which has been affected by a se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transition rules. The primary transition rules deal with the propensity of a local area for development and the impact of its neighbouring cells on such development, while the secondary transition rules reflect the influences of environmental and institutional factors on urban growth. Application of the model demonstrates its re-applicability to different region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ellular automata technique in studying urban dynamics. It also provides tools to explore sustainable urban growth options under different socio-environmental and planning control factors. A sustainable urban future of the region is achievable if development is managed to maintain a balance amongst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contemporary Australian lifestyle.  相似文献   
216.
历史遗留损毁土地调查内容与调查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掌握历史遗留损毁土地现状“家底”,是县级以上国土资源部门履行复垦责任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损毁土地调查成果质量也直接影响后期评价、复垦规划、复垦实施和复垦动态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该文基于实践经验法、对比分析法、理论分析法等方法,探讨了历史遗留损毁土地的内涵,明确了调查基本单元,提出了调查内容体系、调查方法和技术路线,对指导历史遗留损毁土地调查实施和贯彻落实《土地复垦条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17.
K油田位于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阿克赛隆起带上,主要产层为白垩系底砂岩及侏罗系河道砂。油田区南北跨度较大,油藏类型多样,砂体边界识别困难。该油田在2000年之后逐步投入开发,但在开发过程中发现相邻井的出油情况差异较大,油水关系复杂,油田需要提高对油藏的识别精度来应对新一轮增储上产及井网调整问题。利用敏感属性分析、3D可视化模块、地质统计反演等技术,重新认识和评价了K区油藏特征,识别区内多个独立油藏,厘清油藏间的油水关系,总结该区不同油藏类型的含油气规律,就目前困扰K油田勘探开发工作的问题给出解答。  相似文献   
218.
在真三轴试验基础上揭示了多种不同结构性原状黄土的强度变化规律,分析了在岩土工程实践中常用的Mohr-Coulomb准则和Matsuoka-Nakai准则对不同结构性原状黄土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当结构性黄土的强度越大时,其在π平面上的破坏线越接近于抹圆曲边三角形,反之其在π平面上的破坏线越接近于抹圆角三角形;结构性黄土随着结构性的增大在π平面上的强度破坏线从抹圆角三角形逐渐向抹圆曲边三角形发展,最终趋近于Mises圆;两个强度准则所描述的强度都比结构性原状黄土的实际强度值小,Mohr-Coulomb准则的误差比Matsuoka-Nakai准则的误差大,并且随着结构性的增强其误差也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219.
为了进一步查清城市土地的权属、位置、面积、用途等基本情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城市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和土地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为建立科学的城市国土资源管理与评价体系提供详实的基础数据,需要开展3维地籍数据库更新与维护,以保证地籍数据库的真实性、现势性,满足城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20.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 2000)的启用,迫切需要将各省不同坐标系的空间数据统一转换到CGCS 2000,从而实现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的纵向贯通及空间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本文根据电力GIS空间数据资源的特点及行业情况,阐述了电网GIS中现有成果从独立坐标系向CGCS 2000转换的实现,并提出了对转换成果的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