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89篇 |
免费 | 5123篇 |
国内免费 | 431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3篇 |
大气科学 | 1篇 |
地球物理 | 257篇 |
地质学 | 18257篇 |
海洋学 | 128篇 |
综合类 | 933篇 |
自然地理 | 11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7篇 |
2024年 | 304篇 |
2023年 | 434篇 |
2022年 | 503篇 |
2021年 | 562篇 |
2020年 | 561篇 |
2019年 | 577篇 |
2018年 | 522篇 |
2017年 | 673篇 |
2016年 | 797篇 |
2015年 | 789篇 |
2014年 | 1038篇 |
2013年 | 808篇 |
2012年 | 1063篇 |
2011年 | 949篇 |
2010年 | 887篇 |
2009年 | 735篇 |
2008年 | 676篇 |
2007年 | 739篇 |
2006年 | 674篇 |
2005年 | 607篇 |
2004年 | 600篇 |
2003年 | 535篇 |
2002年 | 501篇 |
2001年 | 550篇 |
2000年 | 512篇 |
1999年 | 478篇 |
1998年 | 470篇 |
1997年 | 451篇 |
1996年 | 401篇 |
1995年 | 317篇 |
1994年 | 253篇 |
1993年 | 188篇 |
1992年 | 169篇 |
1991年 | 126篇 |
1990年 | 75篇 |
1989年 | 72篇 |
1988年 | 48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30~#矿权区位于菲律宾迪纳加特岛北部,区内发育有红土型镍矿床。本次勘查圈定4处矿(化)体,其中以Ⅰ、Ⅱ、Ⅲ矿(化)体的矿化范围较大,厚度变化系数为45%~50%(相对稳定),经济价值较高。红土型镍矿体平面上呈地毯状展布于地表,厚度受地形控制,富镍矿体分布于矿权区东部的5、6、11、12小区;剖面上从地表向深部矿体为铁质红土层、松散红土层及高岭土化蛇纹石化橄榄岩层。30~#矿权区红土镍矿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从普通矿到富矿两个阶段,红土镍矿石属于酸性矿石。 相似文献
52.
老挝万象省爬立山(PHaLek)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爬立山铁矿床位于长山褶皱带北西端,是长山成矿带内与岩浆作用有关的一个大型铁矿床。根据野外地质观察及室内对含矿岩体、赋矿围岩和矿石开展的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发现:与成矿作用有关的花岗质岩石属钙碱系列准铝质的I型花岗岩,成岩的构造环境为火山弧。矿区内发育致密块状磁铁矿、孔洞状赤铁矿、砂砾土状铁矿等3种铁矿石。结合岩(矿)石微量元素分析,认为爬立山铁矿具有复合成矿作用特征,主要可分为3个成矿阶段:早期以与华力西期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接触交代成矿作用为主,形成矽卡岩型磁铁矿;其后,在褶皱造山后形成的断陷盆地中,由于火山喷发(溢)作用形成孔洞状熔岩型赤铁矿;最后随着新生代地壳抬升,发生表生物理化学风化成矿作用,形成如今的砂砾土状型铁矿。 相似文献
53.
我国浅成热液金矿的分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相浅成热液金矿是个大概念,是数类金矿的统称。目前对其的分类,不适应理论和应用研究的需要。本文主张以成矿地球动力学环境和矿床本质特征为准则,实施浅成热液金矿的分类。对类型的划分努力体现成因类型和工业类型相结合的原则,并充分反映我国的特点。在矿床类型具体命名时,突出成矿时的浅成深度。文中将我国浅成热液金矿分为浅成脉型、浅成斑岩型和浅成矽卡岩型等三大类八个亚类。陆相浅成热液金矿在我国有广阔的找矿前景,而且在地质产状和成矿作用等方面与国外的殊为不同,值得对其作深入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54.
西安翠华山古崩塌性滑坡体的沉积特征及其形成过程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西安翠华山风景地貌由古崩生滑坡体高速运行堆积而成,堆积体存在一些反映其运动和动力状况的沉积特征,将崩塌性滑坡体的平面堆积体划分出5个平面相带;中央相带、边缘相带、抛掷相带、气浪溅泥相带和特殊的残留相带,各带有不同的沉积特征,反映出调整运动中的崩塌式滑坡体动力过程和沉积过程在平面上分布的差异,通过研究该古积物的粒径变化、砾石组构和沉积结构、构造的差异,认为该崩塌式滑坡体在运动和沉积过程,存在前后部位 相似文献
55.
向阳坪铀矿床是近年在苗儿山地区发现的重要矿床,绿泥石化是向阳坪铀矿床重要的蚀变类型和找矿标志。本文对向阳坪矿床发现的铀-绿泥石型矿石的蚀变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地观察,结合电子探针原位微区分析,查明了绿泥石相关矿物的共生组合关系,获得了其化学定量分析结果,划分了绿泥石的种类及其形成条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绿泥石性质及其对铀成矿的启示。结果显示,向阳坪铀矿床绿泥石可分为黑云母蚀变型、裂隙充填型、铀矿物相关型和黏土矿物吸附铁镁质转变型4种。铁硅协变图解表明向阳坪矿床主体为铁镁绿泥石,部分为蠕绿泥石,含少量的密绿泥石。据经验公式计算所得绿泥石形成温度变化范围为190~265℃,平均239℃,属中低温热液蚀变,其形成机制包括溶蚀-结晶和溶蚀-迁移-结晶2种。绿泥石化为铀成矿过程提供了所需的环境,促进了铀的活化、迁移并最终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56.
突现论是一个崭新的哲学理论,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是,突现论已经崛起为复杂性系统的核心理论,成为近期哲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突现论认为,世界是由不同层级(或层次)构成的,不同层次按照事物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划分的。世界基本上有三大层次,从低到高为物理、生命和心灵。突现论有4个特征:1,不同层次性质不同,高层次性质来源于低层次;2,突现具有不可预测的新颖性;3,不可还原性;4,高低层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文中简要介绍了突现论的概念并探讨了突现论在变质岩、岩浆岩、矿床学以及地球演化研究中的可能的应用,希望能够对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有利。 相似文献
57.
58.
59.
湘中古台山金锑矿位于雪峰构造带西南段东北部,发育SN向金矿脉和NW向金锑矿脉2类矿脉。前人提出SN向和NW向断裂为容矿构造,并获得了印支期成矿的40Ar-39Ar同位素年龄,但对容矿断裂的性质、形成时代以及2类矿脉的时代关系缺乏研究和认识。鉴于此,文章通过地表和井下露头构造以及矿化蚀变的观测、解析,结合区域构造特征、区域构造演化和测年资料等,厘定了古台山金锑矿区构造变形序列及其时代、不同类型矿脉的成矿时代和构造背景,探讨了构造控矿规律及动力机制。主要认识如下:(1)研究区自早至晚经历了5期主要变形事件:志留纪晚期受到NWW向挤压,形成NNE向板劈理、NNE向褶皱(水车背斜)、SN向顺层断裂、逆冲剪切破裂和断裂;中三叠世晚期受到NNW向挤压,局部形成NEE向轴面劈理;晚三叠世受到SN向挤压,形成EW向褶皱、NW向—NNW向右行走滑断裂和剪切破裂、NNE向左行走滑断裂和剪切破裂、EW向逆冲剪切破裂等;中侏罗世晚期受到NWW向挤压,形成EW向右行剪切破裂和断裂;古近纪中晚期受到NE向—NNE向挤压,形成SN向—NNE向右行剪切破裂和断裂、EW向—N... 相似文献
60.
位于海南岛西南部的抱伦金矿产于尖峰岩体外接触带,与辉绿岩脉密切伴生,这些侵入岩蕴含了金矿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构造演化-成矿体系关系的重要信息。文章报道了对抱伦尖峰花岗岩和辉绿岩开展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和Sm-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成果。本次工作获得了尖峰花岗岩的LA-ICP-MS方法锆石U-Pb年龄为(234.9±2.8)Ma,与辉绿岩构成双峰式侵入杂岩组合。辉绿岩属亚碱性玄武岩系列,相对富集Th、Nb、Ta等强不相容元素,无Nb、Ta、Ti亏损,显示与富集洋中脊玄武岩(E-MORB)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其εNd(t)值为4.11,指示了亏损的源区性质;尖峰花岗岩属高钾钙碱性岩系的铝质A型花岗岩,相对富集K、Rb、Th、Ce等元素,相对亏损Sr、Ba、Nb、Ta、P、Ti等元素,其εNd(t)值为-7.61~-7.80,指示了再循环地壳源区。抱伦辉绿岩为交代型地幔降压熔融的产物,而尖峰花岗岩起源于中元古界泥质和杂砂岩地壳源岩于低压、高温环境下的部分熔融,该双峰式侵入杂岩与金成矿作用形成于造山后伸展-减薄构造背景。双峰式侵入杂岩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