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601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88篇
地质学   1455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03篇
自然地理   8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东秦岭基底组成与构造区划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基本地质组成上,东秦岭构造基底可划分为华北,北秦岭、佛坪、白水江,汉南和武当六大地体,不同地体的基底组成有明显差异,它们先后于中-晚元古在不同时间段,通过不同的方式而拼合为统一的华夏泛大陆,从而完成东秦岭从原始地壳生长到典型板块构造体制上的转换,是全球Rodinia事件在本区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892.
西秦岭礼县地区新生代钾霞橄黄长岩系的单斜辉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西秦岭礼县地区钾霞橄橄黄长质火山岩系中单斜辉石进行了矿物化学研究,斑晶相单斜辉石类型复杂,成分变化范围大,具有多源属性,基质相单斜辉石可以分为高Ti铝透辉石和含Ti透辉石两种基本类型,它们是同源岩浆演化结晶的产物。结晶顺序前者晚于后者,岩系中透辉石Ca(Mg,Fe)Si2O6结晶过程中广泛存在于CaTiAl2O6分子替代,晚期熔体富Ti,Al贫Si,Mg,熔体有向富Ti,Al,Fe,Na贫Mg,Si演化的趋势,在透辉石成分上表现为CaTiAl2O6和NaFe^3 Si2O6端员分子对Ca(Mg,Fe)Si2O6的替代,本区基质相透辉石与世界上典型地区的钾霞橄黄长岩系的透辉石具有不同程度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893.
东秦岭邓县—南漳反射地震剖面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县-南漳剖面叶是-邓县剖面南延部分,其反射地震剖面的测定使得从中朝克拉通到扬子克拉通横穿秦岭造山带的一条反射地震剖面得以完成。邓县-南漳反射地震剖面清楚显示了扬子克拉通地壳俯冲到秦岭造山带之下的客观事实,证明襄樊-广济断裂带(即北大别山-大巴山前缘断裂带)并不是一和板块缝合带,而是一条大陆壳俯冲断裂带,扬子克拉通的大陆地壳沿大约20km深的上地壳底面向秦岭造山带之下俯冲。  相似文献   
894.
陕西紫阳县地处南秦岭大巴山北麓,是陕西省也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地区和碘缺乏区。笔者选择9个流量大,泉水涌出量在一年内变化不太明显的泉水采样。在96年和97年春季2~4月间各采泉水样3次,共6次。  相似文献   
895.
东秦岭深源浅成型花岗岩的成矿作用及地质构造背景   总被引:77,自引:18,他引:77  
东秦岭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拼合带-秦岭造山带的东段,该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有色金属,贵金属的成矿作用发育,是中国著名的Mo,W,Au多金属成矿带,也是中国最大的Mo,Au,W等矿产基地与重要的矿集区之一。通过深源浅成型花岗岩的特征,形成机制和成矿特点的研究,发现成矿多与中生代燕山期(170-100Ma)的深源浅成型花岗岩类有关,并生成一系列斑岩-爆破角砾岩型矿床,矿床具有深源,与岩体同时,同空间以及岩体的成矿元素丰度高等特点,矿床类型与岩浆成分有关,表现出明显的成矿专属性,矿床的形成受区域构造演化作用的控制,成岩成矿作用是燕山期中国东部在陆内俯冲的背景下,岩石圈巨大减薄,引起软流圈抬升和地幔上涌造成的。  相似文献   
896.
殷淑燕 《山地学报》2002,20(4):493-496
通过对近40年来秦岭南北地区气候变化及与El Nino/Ln Nina事件相关性研究发现,秦岭南北地区气温与降水同步波动,但波动幅度有差别。二者都有暖干化趋势,秦岭以北变暖程度超过秦岭以南,而秦岭以南年降水量的绝对减少量大于秦岭以北,两地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差值有缩小趋势。Ln Nina事件对秦岭南北地区的影响大于El Ninona事件,La Nina年年平均气温明显下降,超过极显著相关水平,而降水增多。El Nino年气温略有升高趋势,降水略有减少趋势,但达不到统计上的相关水平。  相似文献   
897.
白依沟群是西秦岭地区迄今发现的最古老地层,厘定为震旦系下统,是一套浅变质水携火山碎屑岩—陆源碎屑岩建造。依据其沉积环境的差异和岩石组合,划分为上、中、下三段。通过笔者研究,认为是大陆山间河流出口处近源冲积扇体中形成的辫状河体系,为主河道—河道心滩—洪泛平原与湖泊等环境的沉积产物。  相似文献   
898.
The regional lithospheric chemical heterogeneity in-ers that the East Qinling and its adjacent cratonic re-ions,as suggested by some authors,belong to twoeotectonic units,the North China subdomain includinghe North China Craton and its southern continentalhargin(the North Qinling Belt),and the Yangtzeanubdomain comprising the Yangtze Craton and itsorthern continental margin(the South Qinling Belt).In the North Qinling Belt the metamorphosedolcanic rocks and graywackes of the Early Paleozoicanfeng Group south of the Early Proterozoic QinlingGroup show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resemblinghose of the are volcanies and are graywackes,espectively.The Early Paleozoic granites intruding in hehe Qinling Group also show similar geochemical fea-tures and similar compositional polarities to theare-type granites.The Erlangping Group north ofthe Qinling Group is a volcanic-sedimentary sequenceproduced in an Early Paleozoic back-are basin basedon geochemical evidence.It is therefore believed thatthe North Qinling B  相似文献   
899.
秦岭东部李官桥盆地玉皇顶组生物地层划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期以来,李官桥盆地始新统玉皇顶组的时代一直被认为是属早始新世。笔者通过野外追索,使盆地中原来分散的化石地点有了层位归属,并于玉皇顶组上部发现了新的哺乳动物化石群。本文将玉皇顶组分为上、中、下三段,并根据各层位哺乳动物化石性质,提出玉皇顶组的时代范围应为早始新世至中始新世早期。  相似文献   
900.
陕南秦岭造山带东江口花岗岩体群含磁铁矿极高,并含镁质黑云母,稀土元素负铕异常极不明显,氧同位素和锶初始比值都较低.因此,东江口岩体肛为一典型的Ⅰ型花岗岩.用数学地质和图解法与全球重要造山带花岗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类比后发现,本岩体群花岗岩为碰撞型花岗岩,是秦岭造山带碰撞造山的产物.据此分析了晚古生代秦岭造山带的演化.讨论了花岗岩成因类型与其构造环境的关系,认为碰撞型花岗岩既可是S型花岗岩,也可以是Ⅰ型花岗岩,这主要与花岗岩的源区岩石有关.而与构造环境没有必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