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601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88篇
地质学   1455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03篇
自然地理   8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豫西纸房—黄庄地区是东秦岭造山带印支期碱性侵入岩规模最大的出露区,对其中的焦沟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探讨其源区特征及深部动力学背景。焦沟岩体定年样品JG1701为霓辉正长岩,出现了约2.6 Ga、约2.5 Ga、约2.4 Ga、约2.3 Ga、约2.1 Ga、约1.9 Ga和约243 Ma 7个年龄组,形成了锆石年龄谱,最晚一组6颗锆石测点的206Pb/238U年龄为243.2±4.8 Ma,表明其形成于中三叠世。焦沟岩体的Na2 O+K2 O含量为11.50%~14.01%,碱度率(AR)和K2O/Na2O值分别为3.92~9.17和3.78~10.25,属于碱性-过碱性系列,且具有超钾质岩石的特征。焦沟岩体的稀土元素总量介于176×10^-6~315×10^-6之间,(La/Yb)N范围为9.51~20.43,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右倾、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和无明显负Eu异常的特征。焦沟岩体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中显示了一致的Th、Nb、Ta、P、Ti异常谷,以及Ba、K、Zr、Hf异常峰。它的部分熔融源区位于石榴子石-尖晶石过渡带,埋深介于60~80 km之间,残余矿物包括金云母、富钛矿物(如金红石和钛铁矿)、石榴子石和尖晶石。焦沟岩体是幔源富钾岩浆/流体与壳源岩浆/流体库混合活化之后形成的,深部控制过程为岩石圈拆沉作用。  相似文献   
842.
新生代西秦岭—松甘块体向东挤出是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后青藏东北部一种主要应变响应形式 ,它构成青藏高原东部走滑调节带的北支 ,并与南部印支挤出构造一起共同调节和吸收大陆碰撞后青藏东部的变形。西秦岭岷县—宕昌断裂的走滑与新生代盆地在时空上的耦合 ,明显展示出西秦岭—松甘块体向东走滑挤出历程并提供了走滑作用的定量标尺。古近纪岷县—宕昌断裂的走滑位移量为 36km ,而新近纪则为 76km ,相应的平均走滑速率分别为 0 .0 86mm/a和 0 .37mm/a ,表明新生代西秦岭—松甘块体向东挤出的幅度至少为 112km。西秦岭新生代幔源岩浆活动是在块体挤出背景下 ,块体旋转停止、断裂面弯曲和走滑加速等诸事件耦合的结果 ,同时也是断裂走滑的物质和时间记录器 ,表明岷县—宕昌断裂新生代的走滑波及到了岩石圈底部 ,记录了青藏东北部变形响应的动力学机制从以块体旋转为主向快速走滑为转变的时间 ,即西秦岭—松甘块体向东快速挤出的可能时间为 2 1.1~ 2 5 .4Ma。  相似文献   
843.
襄樊——广济断裂西段的三里岗——三阳地区出露有构造混杂岩,以含蛇绿岩残块为特征,经历了复杂的构造变形和演化过程。不同区段的构造解析与对比表明,中生代以来该构造混杂岩带主要遭受了4期变形构造的叠加改造:1)高温塑性变形(D1),表现为蛇绿岩残块内部具网状强应变带和透镜状弱应变域相互交织的构造变形样式,强应变带形成以镁铁质糜棱岩为特征的高温韧性剪切带,显示深层次构造变形特征;2)逆冲推覆变形(D2),构造混杂岩带发育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和双冲构造,南界韧性剪切带是构造混杂岩带整体运移的主推覆面,发育长英质糜棱岩,形成于中等构造层次,岩石中发育镁铁质糜棱岩糜棱面理的褶皱构造,显示陆内逆冲推覆对先期高温塑性变形构造的叠加改造;3)韧脆性右行平移剪切(D3),形成构造混杂岩带内部浅层次构造变形,构造混杂岩带南侧的花山群钙质片岩揉皱变形,形成枢纽近直立的不对称褶皱,指示右行平移剪切变形;4)伸展正断层(D4),主要发育于构造混杂岩带北侧,呈NW——SE向展布,控制晚白垩世断陷盆地的形成与沉积充填。  相似文献   
844.
再论祁连—北秦岭接合部位晚古生代前地层划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造山带的大地构造环境、物质基础及形成时代、变质程度 ,并通过与祁连、北秦岭地层的对比 ,将祁连—北秦岭接合部位晚古生代前的地层划分为古元古界秦岭群、中元古界陇山群、震旦系—奥陶系的李子园群、葫芦河群、陈家河群 ,并建议将它们列入甘肃地层之中。  相似文献   
845.
The existence and subduction of the eastern Mianlue oceanic basin in the south Qinling belt are keys to understand the Qinling orogen. Based on geological mapping, several volcanic slice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Tumen, Zhoujiawan, Xiaofu and Yuantan areas, which distribute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Dahong Mountains (DHM), and thrust into the Sanligang-Sanyang fault. These slices consist mainly of diabases, basaltic-andesitic lavas, pyroclastic rocks and a minor tuff. The geochemistry of the basalts, andesites, and diabases is characterized by depleting in Nb and Ta, enriching in Th and LILE (e.g.K, Rb, Ba), and undifferentiating in HFSE. Thes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uggest that the original magma of these rocks was derived from a mantle wedge above a subduction zone, and formed in an island-arc setting in Carboniferous-early Triassic. Comparing with the ophiolites and island-arc volcanic rocks in Mianxian-Lueyang area to the west, it is reasonable to consider that there had been an oceanic basin connecting with the Mianlue ancient ocean to the westward, distributing along the south edge of the Tongbai-Dabie block. In view of the ophiolite in Huashan area and these island-arc volcanic rocks along the north of the Dahong Mountain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re had been a plate tectonic evolutionary history with oceanic basin rifting and subduction in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846.
陕西柞山地区穆家庄铜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尽管秦岭泥盆系铅锌金多金属成矿带成矿作用均与热水喷流沉积作用有关,柞山地区却有别于凤太地区,具有独特的铜矿成矿背景。本文通过对矿床的岩、矿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浸染状贫铜矿石和近矿围岩的稀土组成和配分曲线基本一致,表明浸染状贫铜矿石代表了泥盆纪时期热水沉积事件所形成的含少量硫化物的热水沉积岩初步富集的产物,泥盆纪时期形成了穆家庄铜矿的初始矿源层。嗣岩中的层纹状硅质岩可能代表了泥盆纪时期的热水沉积岩性质。块状富矿石的稀土组成代表了广泛的陆陆碰撞造山运动所产生的流体热液作用的结果,它既就地改造了初始矿源层,而且从异地可能带来了部分成矿物质,在合适的构造部位改造富集成矿。穆家庄铜矿的成因为改造型的。  相似文献   
847.
同属中央造山系的西秦岭和东昆仑两造山带之间的衔接转换关系,长期以来一直是有关中国中央造山系研究中的一个争论的焦点。本文在前人对发育于两造山带衔接区的布青山、阿尼玛卿以及苦海—赛什塘3条蛇绿构造混杂带大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调查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发现,这3条蛇绿构造混杂带并非相互独立存在,它们在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几何形态、同位素年代学特征上构成较为典型的三向联结构造,即秦—昆三向联结构造。该构造系统基本经历了自泥盆纪的GGG型经石炭纪一二叠纪的RRA型到二叠纪晚期的SSS型三向联结构造类型的时空转化过程.最终在晚三叠世时期结束并使西秦岭与东昆仑完成了有机的衔接。  相似文献   
848.
研究结果表明,富水中基性侵入杂岩可能为不同时代亏损地幔源岩浆侵入活动的产物。其中中细粒角闪辉长岩、具斑杂构造的中细粒角闪黑云辉长岩、中粗粒角闪黑云二长岩为同一岩浆源岩浆演化序列,角闪黑云二长岩中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值(514.3±1.3)Ma代表了其形成时代,反映了早古生代的一次重要“造壳事件”。角闪黑云闪长岩的Sm、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明显不同于前3种岩石,反映了富水中基性侵入杂岩形成演化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49.
根据长安秦岭北麓发展带的现状分析,从区域生态景观规划的概念入手,提出规划目的是维护和恢复景观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规划原则是整体优化、持续发展、自然优先、适度开发和文化特色原则,探讨生态景观规划分区、廊道建设等相关问题。通过规划把发展带融入整个秦岭的大自然之中,形成了“水体-绿林-城市-群山”的风貌特色。蓝道、绿道网络的建立,使区域中的自然斑块和人文斑块与秦岭有了联系的通道,整体上形成斑块-廊道-基质系统。  相似文献   
850.
1IntroductionThe transitional region of physical geography is the transitional zone with unique characteristics form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the adjacent systems of physical geography, which have different properties. Study on the transitional region of physical geography is favorable for developing synthetic theories and methods in physical geography. It is one of the sensitive regions for studying global change, and it may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exploiting natural resources, alleviat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