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4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252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185篇
地质学   490篇
海洋学   52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25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31.
论海南岛地区志留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海南岛志留系以往被划分为上、中、下三个统。志留系之上是南好组 ,其层位以往被确定为下石炭统岩关阶 ,并认为它与其下的上志留统足赛岭组呈不整合接触。最近在南好组选层型剖面发现早志留世特里奇期晚期(L ate Telychian)的 Xinanospirifer腕足动物群和三叶虫 L atiproetus cf.latilimbatus (Grabau) ,重新论证了以往被确认为中志留统靠亲山组所产的腕足类、三叶虫和珊瑚化石其实都是特里奇期早至中期的分子。现在以无可争辩的事实证明了久归于下石炭统岩关阶南好组 ,以及其下的、以往被确定为上志留统足赛岭组、中志留统靠亲山组等所谓两个构造层的地层都应改归于下志留统 (L landovery Series)。北区下志留统仅有鲁丹期中期至爱隆期早期的黑色碳质页岩相和泥页岩相沉积 ,未发现任何大化石。南区下志留统发育较全 ,为细至中粗粒碎屑岩相夹碳酸盐岩相沉积 ,产丰富介壳相各门类化石 ;当时该区所生存的动物群与扬子区早志留世的关系非常密切 ,并在早志留世末期与扬子区大部分地区一样上升为陆 ,表明海南岛地区在当时属于扬子地台区范畴。  相似文献   
932.
波致水流的能量差异有助于风暴和海啸巨砾的区分。本文基于这一思路, 进行风暴波浪和波致水流的能量分析, 给出海岸珊瑚巨砾在风暴潮期间以推移质方式输运的动力学过程表达, 推算出风暴巨砾的理论输运距离。结合海南岛极端事件历史记录, 得出海南岛小东海风暴巨砾在礁坪的分布格局, 并与该海区的巨砾实际分布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小东海风暴巨砾分布与巨砾的质量、形状及风暴潮能量密切相关。研究区现场观测的大部分巨砾沉积分布符合风暴巨砾的理论空间分布格局, 因而判断其为风暴潮成因堆积。未来经过模拟假设条件的完善, 并构建相应海啸水流输运模式, 可形成用以区分风暴、海啸巨砾的完整判据。  相似文献   
933.
安芳  朱永峰 《岩石学报》2008,24(12):2741-2748
吐拉苏盆地位于西北天山西段,盆地中大面积出露晚古生代火山—沉积岩地层,该地层的火山—沉积岩是区内阿希、京希—伊尔曼德金矿的主要赋矿围岩,由凝灰岩、流纹岩、安山岩和少量玄武岩组成。对火山岩剖面下部流纹岩中锆石开展的SHRIMP年代学研究表明,火山喷发开始的时间早于386Ma(中泥盆世晚期)。因此,下石炭统地层单位“大哈拉军山组”不再适合代表吐拉苏盆地中广泛出露的这套火山—沉积岩地层,本文建议创建中-上泥盆统“伊尔曼德组”。京希—伊尔曼德金矿区及其外围火山熔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Nb、Ta、Zr和Hf等高场强元素,具有典型大陆岛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因此,吐拉苏盆地晚古生代火山岩代表北天山洋洋壳向伊犁板块俯冲过程中形成的火山岛弧,该岛弧的演化至少持续到晚泥盆世晚期(~363Ma)。受俯冲带流体交代的地幔楔是吐拉苏岛弧火山岩(玄武岩和安山岩)的岩浆源区,大量流纹岩应该是大陆地壳物质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934.
青海省祁连县扎麻什基性杂岩体侵位于寒武一奥陶纪地层中。岩体以辉长岩为主,并伴有超基性岩,辉石岩,角闪石岩与闪长岩出露。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体是由钙碱性岩浆经不同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的。岩石具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而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并具有明显Nb和Ta负异常。结合该岩体与北侧清水沟一百经寺俯冲杂岩的空间分布关系,表明该杂岩体是形成于北祁连洋壳向南俯冲形成的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935.
旅游型海岛是我国滨海主要旅游区(地),对当地居民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有利于确定海岛旅游影响性质与程度,促进公众积极参与岛屿旅游开发.采用实地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法对福建省东山岛进行调查,研究居民对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感知程度及其对旅游业的态度.调查结果用SPSS软件进行处理,研究结果显示:居民总体上对旅游的正面影响感知较强,对旅游的负面影响感知较弱;居民对旅游的经济影响感知比社会文化、环境的感知强烈;居民个人属性、文化、经济差异对旅游影响感知总体差异不大,但是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36.
四川省北川县擂鼓盆地地壳稳定性与城镇选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5·12汶川地震造成四川多座县城遭受毁灭性破坏,北川县城几乎被地震夷为废墟,因此灾后重建选址成为震后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野外地质调查和综合分析认为,尽管北川县擂鼓镇所在的擂鼓盆地处于强烈活动构造带,但盆地处于活动断裂的下盘,盆地基底整体性较好,内部断裂不甚发育,是活动构造带中的相对稳定地块,即“安全岛”。这个地区在北川县地震灾后重建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本文基于野外活动断裂和地震地质灾害调查,运用李四光先生的“安全岛”理论,初步论证了擂鼓盆地的地壳稳定性,并从环境工程地质角度分析了擂鼓盆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对北川县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和灾民安置场地选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7.
中—晚全新世高海平面的琼海珊瑚礁记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精确的高程测量和高精度的TIMS铀系定年方法,对海南岛东部琼海青葛附近低潮时出露的原生死珊瑚和外礁坪上的活微环礁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青葛附近外礁坪上的微环礁存在狭窄的生长上限(±8cm),位于最低低潮面上,是相当精确的海平面标志物。原生死珊瑚顶面与附近现代活微环礁顶面的高差数据和精确可靠的TIMS铀系年龄数据显示,5500~5200aBP(U/Th年龄,相对于2008年)时海平面至少高出现在(100±8)cm,真实的海平面很可能比现在高2.0~2.2m。总体上,5500~3500aBP期间海平面波动变化,波动幅度约为0.6m,且这种波动与气候波动有较好的对应性。4400~3900aBP期间琼海珊瑚礁的发育缺失很可能与此时的气候干冷有关。  相似文献   
938.
有孔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能够捕获或黏附周围海水中的钙质或硅质形成自己的壳体,因此有孔虫的地球化学特征能够记录古气候、古海洋和古环境信息。以2017年蛟龙号第136潜次在南海珍贝海山底部约2 500 m水深位置精准采集的柱状样品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G.ruber以及G.sacculifer两类浮游有孔虫壳体的Mg/Ca以及碳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自12.6 ka以来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SST)的变化范围为24.4~29.3℃,平均温度为26.2℃,并能够识别出明显的气候突变事件,在时间范围上与新仙女木事件和全新世东亚夏季风突变事件大致吻合。这些突变事件可能受控于ENSO活动和热带辐合带(ITCZ)平均位置的纬向移动,并与北大西洋冰筏事件具有遥相关。此外,发现全新世期间浮游有孔虫G.sacculifer和G.ruber的碳同位素分馏值Δ13CG.sacculifer-G.ruber与SST变化有关,SST降低时,Δ13CG.sacculifer-G.ruber呈负偏;而在SST升高时,Δ  相似文献   
939.
涠洲岛位于热带北缘,对珊瑚生长而言其纬度相对偏高,冬季低温是制约其珊瑚生长和珊瑚礁发育的关键因素.重建涠洲岛珊瑚礁发育的过程,对于了解珊瑚对过去气候的响应以及预测珊瑚礁的发育趋势等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以涠洲岛珊瑚礁钻孔(GS-3)为材料,利用高精度铀系测年技术测定珊瑚年龄,建立涠洲岛珊瑚礁发育的年代框架;通过粒度、生物组...  相似文献   
940.
Test diameter and gonad volume were recorded over 1 year for bimonthly samples of Evechinus chloroticus (Valenciennes) from each of 3 subtidal populations 10 km apart in the Hauraki Gulf. Histological analysis was used to relate cellular events during gametogenesis to the annual cycle of change in gonad size. Mean gonad sizes of the different sea urchin populations were compared by analysis of covariance. Gametogenesis began in the spring, and major spawning occurred in mid to late summer. The proportion of the gonads taken up by nutritive phagocyte cells increased from autumn to spring. During proliferation and growth of gametes the nutritive phagocytes declined in abundance and globulation, suggesting that reserves stored in these cells were transferred to developing gametes. Gonad size doubled during gametogenesis, declined after spawning, and remained low in autumn and winter. Differences in gonad size between populations were significant during most of the year, and were most pronounced in mid summer. Although synchronous gametogenesis occurred in the 3 populations studied, spawning occurred at different times. This suggested that spawning in this species was induced by factors acting either within sea urchin populations or over distances of a few km or l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