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0篇
  免费   363篇
  国内免费   204篇
测绘学   541篇
大气科学   268篇
地球物理   280篇
地质学   739篇
海洋学   162篇
天文学   156篇
综合类   177篇
自然地理   264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黎夏  刘小平 《遥感学报》2016,20(5):1308-1318
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城乡规划都是法定规划,但由于规划主体、技术标准和编制办法、实施手段和监督机制等的不同,导致\"三规分离\"、各个规划之间相互冲突的问题较为突出。虽然国家为了消除冲突,正在开展\"三规合一\"的有关工作,但缺乏有关技术手段的支持。本文以地理信息科学为出发点,对地理过程建模在国内外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阐述了地理模拟与优化的框架体系可以成为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的\"三规合一\"工作的重要理论和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72.
本文第一部分提出一类识别生命线系统可靠路径与失效路径的新方法,该方法从系统发生概率最大的可靠路径出发,采用递推分解的思路,识别出系统的互斥可靠路径和互斥失效路径,并给出系统失效概率的表达式和失效概率上下界表达式.实例分析表明,该识别方法的计算复杂性较小并具有较高的运算效率.  相似文献   
73.
地球系统科学与数字地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王心源  郭华东 《地理科学》1999,19(4):344-348
数字地球将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带来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信息获取渠道的革命,因对地观测和数据资源共享技术的发展将使传统的野外地学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从而使地球系统科学的建立真正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4.
本文在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灌区土地资源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土地资源开发专家系统(LRDES)把计算机智能引入了灌区土地资源系列开发中,文章介绍了LRDES的参数设计,功能需求及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对系统性能,系统控制流及系统信息流等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5.
资源环境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设计、实施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钱峻屏  李岩  彭龙军 《热带地理》2000,20(2):148-151
“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对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目前一些主流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及系统集成技术,比较分析了不同解决方案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不同方案的实际应用效果。为实用型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现代水资源评价及水资源学学科体系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在追溯水资源界定和内涵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根据水资源评价的有效性、可控性和可再生性准则,按不同评价口径将水资源划分为广义水资源、狭义水资源、国民经济可利用量和生态环境需水量。从水资源承载的双重客体出发,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历史上关于水资源评价和定义的争论。而后从水资源科学的发展入手,刻划了水资源学研究的对象和三个层面上的内容,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综合研究,根据学科研究的内容,构建了包括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和综合学科的水资源学学科体系,并分别就三大组成部分作了剖析,这对于水资源学科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7.
    
In the central Nepal Himalaya, landslides form the major natural hazards annually resulting in many casualties and damage. Structural as well as non-structural measures are in place to minimize the risk of landslide hazard. To reduce the landslide risk, a Landslide Early Warning System (LEWS) as a non-structural measure has been piloted at Sundrawati village (Kalinchowk rural municipality, Dolakha district) to identify its effectiveness. Intensive discussions with stakeholders, aided by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 resulted 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surface dynamic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ainfall and surface movement. Thi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LEWS comprised of extensometers, soil moisture sensors, rain gauge stations, and solar panels as an energy source that blows siren receiving signals via a micro-controller and interfacing circuit. The data generated through the system is transmitted via a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GSM) network to responsible organizations in real-time to circulate the warning to local residents. This LEWS is user-friendly and can be easily operated by a community. The successful pilot early warning system has saved 495 people from 117 households in August 2018. However, landslide monitoring and dissemination of warning information remains a complex process where technical and communications skill should work closely together.  相似文献   
78.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地震、钻测井及生物地层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发育6套层序、两个构造层序。层序及沉积相空间分布的差异反映八道湾期至西山窑期以北部物源为主,下部构造层序揭示了北部抬升、南部均衡沉降的构造格局,头屯河期至喀拉扎期以南部物源为主,上部构造层序反映南部抬升、湖盆急剧收缩的构造格局。研究区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其次为曲流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早中侏罗世,本区以暖温带潮湿气候为主,但在三工河早期及头屯河中期有两次气候变干变热过程,晚侏罗世为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晚期的干旱气候还是导致湖盆急剧萎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9.
台风移动路径数值预报的影响因子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一个区域中α尺度数值预报业务模式进行垂直分层增加和积 云对流参数化改进,并设计八种对比试验方案,对9406号台风进行模拟预报,通过 对比分析各方案模拟预报的台风移动路径,探寻数值模式对台风移动路径预报的 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80.
陕北斜坡东部延长组油气勘探目的层系为长2油层组和长6油层组,属典型的低渗—超低渗储层;富含有机质的烃源岩为油气的生成提供了物质保障;广泛发育的泛滥平原相、沼泽相泥岩为油气成藏提供了良好的盖层条件。通过研究认为延长组油气成藏类型以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为主,含油气性主要受物性、岩性及岩相等因素影响。有利的沉积相带、运移输导条件及鼻状隆起构造共同控制了延长组主力油层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