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5篇 |
免费 | 36篇 |
国内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5篇 |
大气科学 | 16篇 |
地球物理 | 70篇 |
地质学 | 115篇 |
海洋学 | 39篇 |
天文学 | 14篇 |
综合类 | 34篇 |
自然地理 | 2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6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27年 | 1篇 |
1921年 | 1篇 |
1919年 | 1篇 |
1915年 | 1篇 |
1905年 | 3篇 |
1900年 | 3篇 |
1897年 | 7篇 |
1882年 | 2篇 |
1880年 | 2篇 |
1877年 | 7篇 |
187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51.
52.
53.
54.
对大气重力波触发的赤道电离层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的时空演变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重力波能在F区底部触发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这种等离子体不稳定扰动穿过F峰,到达F区顶部,形成等离子体泡结构.等离子体泡出现向西倾斜和分岔等特征.当夜F区较高时,产生等离子体泡的时间仅1900s.数值模拟结果证实了重力波触发.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的理论,解释了大量电离层观测现象. 相似文献
55.
56.
用北半球陆地上48个地面电离层垂测站资料,以及国际参考电离层IRI 90模式,考察1985年1月6~7日F2层电子密度最大值日变化的纬度剖面和经度效应. 结果表明,在亚洲地区的20°N~30°N内,F2层赤道异常“喷泉效应”产生的NmF2“北驼峰”最高,其最大值出现在中午,或稍迟时间. 30°N ~50°N区域内,NmF2的白天峰值幅度逐渐下降,峰值时间移至午前约10:00 LT. 更高纬度(50°N~62°N )台站上,中午前后NmF2出现双峰,傍晚有谷值,夜间又再次抬升. 欧、美地区的低纬台站很少,但借助IRI 90模式分析可发现,在270°E经圈上,“喷泉效应”造成的“北驼峰”幅度最小,而且随纬度增大时,NmF2白天幅度下降也不明显,即纬度剖面的经度效应非常显著. 对中国、日本地区台站资料的小范围经度差异分析表明,在驼峰区的90°E~140°E内,各站NmF2无明显差别;但在中纬地区30°N~50°N内,中国西部上空NmF2白天变化幅度较大,且较为陡直,而中国东部和日本台站上空则相对平缓. 相似文献
57.
A. V. Pavlov 《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1988,127(2-3):529-544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aspects of the production, transformation, diffusion and loss of N2 in the upper atmosphere are considered. The N2-CO2 near-resonant system in theD andE regions is taken into account. We describ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thods necessary to find the vibrational populations of N2 and CO2 (asymmetric mode of CO2). The calculations of the vibrational temperatures in theD, E, andF regions for the mid-latitude ionosphere and an aurora are presente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xcited species and the 4.26-m radiation intensities is considered. The models for the rate coefficient of the reaction of O+ with N2 and the electron density decrease resulting from N2 in the F reg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58.
59.
通过对3处不同热储类型的地热水水质分析结果的对比分析,试从热储岩性、矿化度、pH值、温度及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等方面分析各因素对水中F~-溶解的影响机理,认为:热储岩性对地热水水质起决定作用,高热储温度、碱性环境是水中氟离子富集的有利条件;水中Ca~(2+)可与F~-产生不溶于水的沉淀,对水中氟离子的富集起限制作用;水中F~-与H_2SiO_3,Sr的含量一般存在共生关系。水中氟的活性和含量不能看作只与某种盐类或阴、阳离子发生单相关的孤立作用的结果,而要重视在水中各种盐类并存的混合体系中可能出现的元素或物质间的拮抗、协同及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60.
三肇凹陷青山口组源岩生成油向下“倒灌”运移层位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为了研究三肇凹陷青山口组源岩生成的油向下“倒灌”运移层位,对油向下“倒灌”运移机制及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同时具备①青山口组源岩目前应具有足够大的超压;②存在连通青山口组源岩和扶杨油层的T2断裂2个条件,青山口组源岩生成的油能够在超压的作用下在嫩江组沉积末期、明水组沉积末期和古近系沉积末期通过T2断裂向下伏扶杨油层中“倒灌”运移。利用压力封闭原理,对三肇凹陷青山口组源岩生成的油向下“倒灌”运移距离进行了研究,得到三肇凹陷青山口组源岩生成的油向下“倒灌”运移距离一般大于500 m,而三肇凹陷扶杨油层地层厚度最大只有500 m,表明三肇凹陷青山口组源岩生成的油可以向下“倒灌”运移至整个扶杨油层的任何部位。目前三肇凹陷扶杨油层从上至下均含油,且已找到的油藏均分布于青山口组源岩生成的油能够向下“倒灌”运移分布范围内或附近,这表明青山口组源岩生成的油向下“倒灌”运移层位控制着油气富集层位,青山口组源岩生成的油向下“倒灌”运移分布范围控制着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藏形成与分布范围。青山口组源岩生成的油向下“倒灌”运移分布范围及其附近应是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下一步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