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5篇 |
免费 | 36篇 |
国内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5篇 |
大气科学 | 16篇 |
地球物理 | 70篇 |
地质学 | 115篇 |
海洋学 | 39篇 |
天文学 | 14篇 |
综合类 | 34篇 |
自然地理 | 2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6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27年 | 1篇 |
1921年 | 1篇 |
1919年 | 1篇 |
1915年 | 1篇 |
1905年 | 3篇 |
1900年 | 3篇 |
1897年 | 7篇 |
1882年 | 2篇 |
1880年 | 2篇 |
1877年 | 7篇 |
187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41.
CCSD主孔榴辉岩中磷灰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及对榴辉岩中F、Cl、Sr等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探讨榴辉岩中磷灰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及榴辉岩中某些相关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对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主孔500~540m深度的榴辉岩样品进行了岩石化学及磷灰石的矿物化学分析。这些榴辉岩具有不同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并可据此分为上下两段,上段500~530m为正常榴辉岩,下段530~540m为高Ti榴辉岩和高Ti-Fe榴辉岩,其原岩可能为类似于辉长质和苦橄质的基性—超基性岩石。其中的磷灰石成分没有明显差别,均为氟—磷灰石,其富F贫Cl的特征可能是造成榴辉岩中高盐度流体包裹体和全岩高F低Cl的主要原因。磷灰石普遍含有一定的Sr、S、Fe元素,多数还含有Cu、Pb、Zn等元素。榴辉岩中P2O5含量与其F、Cl、Sr、S元素的相关程度表明,磷灰石是榴辉岩中F元素的最主要储存库,也是Sr元素的重要储存库之一,而对于Cl元素则只是部分控制,与S元素则没有相关性。榴辉岩中F、Sr及Cl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主要受控于磷灰石,因此,在榴辉岩从进变质—退变质过程中,这些元素的活动性直接受控于磷灰石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2.
43.
44.
460铀-钼矿床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460矿床是上世纪80年代在冀北沽源中生代火山断陷盆地西部发现的大型铀-钼矿床。在对该矿床野外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矿床地质详查和矿床专题科研报告的综合分析,对矿床的控矿因素进行了系统总结。研究结果表明,矿床受NE向断裂(F45)和火山构造的联合控制;火山活动晚期沿断裂和中心式火山机构侵入的次流纹斑岩体是矿床定位的决定性因素;铀-钼矿化主要产于次流纹斑岩体产状变异部位或接触带附近;容矿构造为次流纹斑岩体接触带构造、隐爆角砾岩和J3z^3-5川层流纹岩中的层间裂隙带。研究认为,铀矿化受断裂构造、火山机构、岩浆活动、热液蚀变等作用的复合控制,其中火山口-火山通道相的次流纹斑岩体是主要的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45.
46.
本文从计入离子-中性粒子碰撞频率Vin效应的等离子体二流体方程组出发,导出统一描述ESF小尺度和中小尺度区域现象的二维静电模型.对模型方程进行了详细的线性波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晚间赤道F层可存在正能波和负能波;Vin效应的影响是否重要依赖于波数和离子梯度漂移速度u_d乘积的大小.在小尺度区域,Vin影响较小,本文模型将变成我们已提出的小尺度无碰撞模型;而在中小尺度区域,Vin效应很重要,本文模型将得到著名的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结果,Vin项对波的影响可以是致稳作用也可能是失稳作用,RT不稳定性波模对应于负能波分支. 相似文献
47.
48.
49.
50.
Nove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e created new possibilities for transferring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over distance. Although this might open up broad options for economic interaction, knowledge regarding the effects of these changes on the geographies of production and innovation is still incomplete.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permanent co-location and face-to-face (F2F) interaction may be efficient in some contexts but not in others. Support by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MC), temporary, and virtual interaction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the basis for establishing trans-local production networks. By combining results from social psychology with economic geography, it is argued that there is no generally superior spatial fix for economic interaction. Different spatial configurations can be advantageous in different production and innovation contexts, even over large distances without permanent or even regular F2F contac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different organisational forms for economic interaction by emphasizing the potential of combining CMC with forms of temporary and permanent F2F interact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