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02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基于FY-3/IRAS利用非线性模式反演OL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FY-3系列卫星星载IRAS仪器设有26个通道,其中20个通道用于探测地球大气在红外波段的热辐射,通道辐射率代表了地球大气系统在大气顶的向外辐射光谱信息,与总波段的射出长波辐射(OLR)通量相关性高。该文基于逐线辐射传输模式计算软件LBLRTM对全球2521条大气廓线的大气顶射出辐射率模拟数据,计算了每条廓线的OLR和FY-3B/IRAS,FY-3C/IRAS通道辐射率,用统计回归方法建立了利用IRAS的多通道辐射率计算OLR的非线性理论回归模式;应用模式和FY-3B/IRAS,FY-3C/IRAS的L1级数据,处理得到2016年4月1-30日的全球日平均、月平均OLR格点产品。与Aqua/CERES,Terra/CERES仪器宽波段观测OLR产品对比表明:对于水平分辨率为1°×1°的全球月平均OLR格点产品,均方根误差为2.22 W·m-2,相关系数为0.9982 W·m-2,平均偏差为-0.2 W·m-2,表明FY-3/IRAS仪器定标及反演模式均达到较高水平。文中还回顾了历史上不同气象卫星的多种OLR反演算法模式,并对不同模式精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2.
对比分析利用涡度距平法提出的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 MS6.9 地震震前射出长波辐射(OLR)短期异常分布和震后InSAR技术提取的门源地震同震形变空间分布,结果显示,震前红外辐射增强区与InSAR同震破裂形变区的空间位置基本吻合,扩展形式基本相似(同震破裂形变区分布在红外辐射异常区内部)。在震前的全国范围OLR空间分布上,仅青海德令哈—西宁—甘肃武威一带出现了呈“哑铃”状近WE向展布的OLR热辐射增强区,空间可辨识度高,OLR异常时空演化过程遵循了岩石应力加载破裂过程中的热异常规律,显示热异常变化与应力变化存在关联; InSAR技术提取的同震形变同样位于肃南—祁连断裂(俄堡段)、托莱山断裂和冷龙岭断裂的交汇区。InSAR同震形变结果揭示了地表形变以水平方向为主,断层运动具有典型的走滑变形特征。InSAR同震形变结果为红外遥感反映地震形变提供可检验的地质实体监测证据,验证了门源地震前辐射增强异常是地震构造地应力强度变化的遥感物理参量反映。  相似文献   
23.
综合已经在红外异常提取中应用的涡度和RST(Robust Satellite Technique)算法优点,提出了红外异常指数算法.并基于长时间尺度的中国静止卫星FY-2D和美国极轨卫星NOAA长波辐射数据,应用RST和异常指数算法,分别对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_s8.1和5月12日M_s7.5地震前后卫星长波辐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开展了多轨道、多时空分辨率长波辐射同步地震热红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运用RST算法,两次地震前后,未能在震中周围发现明显的长波辐射异常.运用异常指数算法:(1)对于NOAA卫星,4月15日在M_s8.1地震震中以西出现热红外异常,到4月24日震中以西约100 km处出现异常最大值,随后逐渐消失.5月10日在M_s7.5地震震中以东约200 km发现异常;(2)在NOAA卫星长波辐射异常发现最大值当日,采用FY-2D卫星每3 h的数据分析可发现红外异常的动态演化过程,弥补NOAA卫星分辨率不足.以上结果为利用多轨道卫星监测地震热辐射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4.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与2008年初中国南方雪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MJO)指数、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和NCEP/NCAR全球逐日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南方地区降水资料,应用合成分析等探讨了MJO与2008年初南方雪灾的关系,进而从MJO角度研究雪灾过程成因。结果表明:雪灾过程中,MJO存在明显的东传现象,即由西太平洋向东传送至印度洋附近。伴随着MJO的向东传播,中国南方降水强度及集中区也在随之变化,MJO在一定程度上对雪灾过程有调制作用。通过对OLR的分析,表明2008年初中国南方4次异常降水(雪)过程受到了MJO两次东传的影响,第一次导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第二次导致南支槽活跃;副热带高压西侧偏南风带来的暖湿气流,以及南支槽带来的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不断向中国输送,为中国南方强降水过程提供了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25.
This study constructs a regional scale climatology of tropical convection and precipitation from more than 15 years of monthly 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 (OLR) and precipitation data on 2.5°× 2.5° latitude-longitude grid to examin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and variability of convection and precipitation in the Amazon Basin. A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also detects if any trends exist in the two datasets. The region of study extends from 15°N to 25°S and 30° to 80°W that encompass the Amazon Basin and surrounding fringe areas for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1979 through December 1995 for the OLR data and up to 1996 for the precipitation dataset. The basin-average mean monthly and seasonal climatology serve as a ‘baseline’ reference for comparison with the full time series of basin-average monthly OLR and precipitation to illustrate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and identify anomalous periods of wet and dry conditions. A linear trend analysis of OLR data found small negative values across the Amazon Basin indicating a slight increase in convective activity over the period of study. The analysis of the precipitation time series, however, shows no coincidental increase in precipitation as would be expected with an increase in convective activity. Portions of Rondônia and Mato Grosso, areas that have undergone extensive deforestation, illustrate no trend in precipitation as suggested by GCM simulation results. The only area featuring any large change in precipitation occurs in a small area in the northwestern region of South America where a large positive trend in precipitation exists.  相似文献   
26.
用卫星OLR资料估算中国大陆月降水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晓 《气象》2011,37(1):99-102
利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处理的NOAA下午轨道卫星的OLR资料,用Xie等在1998年的文章中提出的月降水量计算模式,计算了1991-2008年地理范围在10°~60°N、75°~150°E、分辨率为0.5°×0.5°的中国大陆月降水量,得出:用OLR月距平资料可以计算出月降水量,模式估算出的降水量通过与NCEP提供的18年月降水量陆地观测数据对比,精度为:冬季相对误差49.14%、绝对误差7.97 mm;春季相对误差37.60%、绝对误差14.97 mm;夏季相对误差27.37%、绝对误差31.61mm;秋季相对误差37.99%、绝对误差16.95 mm,可见精度效果并不是太好,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降水机制不一,层状云降水特别是逆温层状云和连续阴天不下雨,以及月平均OLR不能完整地反映月内降水云和降水量是造成用OLR月距平估算月降水量的主要误差来源.通过对FY-2C卫星云分类产品的图像分析,得出中国南方冬季主要是层状云降水,OLR月距平值较高,用全球的A、B系数估算出的降水量偏低于实况,因此对中国大陆进行分区、分季节统计A、B系数,是解决OLR月距平估算月降水量精度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27.
2011年4月江西降水异常偏少的初步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9-2011年北半球500 hPa高度格点资料、74项环流特征量资料和1974-2011年NOAA OLR月平均资料,结合江西83个气象观测站的1959-2011年4月降水资料,对2011年4月江西降水异常偏少成因进行了初步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4月降水有一定的周期性,2011年4月降水处于少雨期;La ...  相似文献   
28.
The basic data for this research comprise the 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OLR) data observed by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 series satellites from June 1974 through December 2005 over the area of 75°-105°E and 25°-40°N(totaling 91 grid zones when the horizontal resolution is 2.5° longitude by 2.5° latitude) and the monthly rainfall data recorded,from 1961 through 2005,by 93 conventional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rainfall and OLR and climate regionalization,a mathematic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each region and grid zone,which is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monthly rainfall and then to estimate the monthly latent heat resulting from the condensation of precipitation year by year from 1961 through 2005.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ulti-year average precipitation is 401.5 mm and the condensation latent heat is 18.55×1020 J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the increasing rate of condensation latent heat is 0.218×1020J/10a in the recent 45 years;that is to say,it will increase 1.2 percent in each decade.Furthermore,the total condensation latent heat and its variation rate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re slightly larger than in the east to the plateau.  相似文献   
29.
基于小波包分析的OLR地震异常信息提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勇  丁风和  韩晓明 《地震》2009,29(3):61-66
长波辐射OLR具有可覆盖范围大的特点。 本文提取其与地震相关的异常信息,并尝试将所得结果应用于地震预测中,这对于弥补我国部分处于前兆台网监测范围之外地区具有重要意义。 文中首先对小波包方法及其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尝试采用该方法对长波辐射值OLR时间序列进行分解重构,提取异常信息。 通过对15个不同震例的研究表明,地震前的10个月内,重构信号均出现能量严重衰减的现象,且其持续时间长短与发震震级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0.
肖天贵  缪锦海 《气象学报》2000,58(4):418-427
利用 1 982~ 1 983年北太平洋海温场、OLR场、TBB场和 50 0 h Pa高度场的月均资料及复奇异值分解方法 ( CSVD)初步研究了移动性海温场与大气环流的相互关系 ,结果表明 :( 1 )在1 982~ 1 983年 ,海温变化有很大的空间尺度 ,但各海区海温振荡的变化方向及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赤道中太平洋有持续的增暖过程 ,并有东传趋势 ,赤道太平洋地区存在海温场传播的“源”和“汇”;( 2 ) OLR场和 TBB场在低纬地区与 SST场有密切联系 ,对流的加强基本和海温增暖变化相一致 ,热带对流活动在海气相互作用中有重要影响 ,但 OLR场和 TBB场所表现的振荡特征、移动特征和“源”“汇”特征是有差异的 ;( 3) 50 0 h Pa高度场的振幅和位相空间场中 ,振幅分布和位相梯度的指向说明了副热带高压南北进退的重要影响 ;( 4 )由奇异值的大小揭示的海气相互关系中 ,高度场与海温场的关系比 OL R场、TBB场与海温场的关系更紧密 ;( 5)在研究两个移动场的相互关系中 ,CSVD分解方法具有很强的特征浓缩性 ,具有诊断提取要素场中强信号及优势信号的能力 ,这说明 CSVD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