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4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540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213篇
地球物理   260篇
地质学   1353篇
海洋学   290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12篇
自然地理   28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二叠系长兴阶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叠系乐平统长兴阶底界全球界线层型和点位(GSSP)确立在我国浙江长兴煤山D剖面长兴灰岩的下部、4a-2层之底,以牙形石演化序列Clarkina longicuspidata-C.wangi中C.wangi的首现为标志。该点位位于长兴组底界之上88cm处,与长兴期特征的■类化石Palaeofusulina sinensis和大巴山菊石类的首次出现层位一致。界线层的碳同位素存在明显的负漂移,正磁极性带出现在吴家坪晚期的反极性带之上。在煤山D剖面以西300m处的C剖面出露较多的龙潭组地层,清晰地反映出龙潭组—长兴组连续的沉积序列,被列为辅助层型剖面。  相似文献   
992.
对浙江省近岸海域305个表层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进行了地球化学分区。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As、Cd、Hg、Pb、Cr、Cu、Zn)基本上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分布规律,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椒江口、乐清湾、温州湾及瑞安—苍南沿海;杭州湾为低值集中分布区;象山港,璇门湾出现部分低值。其中,As、Cd、Hg和Pb在所有站位均未超标;Cr有218个站位超国家一类标准,占全区的71.5%,2个站位超国家二类标准,占全区的0.7%;Cu有90个站位超国家一类标准,占全区的29.5%;Zn有2个站位超国家一类标准;水动力条件、沉积物物质来源和沉积物类型是影响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分布的主要因素;通过R型因子分析法,将整个研究区划分为3个地球化学子区,Ⅰ区为As、Cr、Cu、Pb、Zn元素组合类,Ⅱ区为Hg类,Ⅲ区为Cd类。  相似文献   
993.
The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NAO) is one of the leading modes of climate variability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It has been shown that it clearly relates to changes in meteorological variables, such as surface temperature, at hemispherical scales. However, recent studies have revealed that the NAO spatial pattern also depends upon solar forcing. Therefore, its effects on meteorological variables must vary depending upon this factor. Moreover, it could be that the Sun affects climate through variability patterns, a hypothesis that is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We fin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O/AO and hemispheric temperature varies depending upon solar activity. The results show a positi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only when solar activity is high. Also, the results support the idea that solar activity influences tropospheric climate fluctuation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via the fluctuations of the stratospheric polar vortex .  相似文献   
994.
中国北方几种灌丛群落表土花粉与植被关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中国北方20个典型灌丛群落主要花粉类型的百分比与植被盖度关系表明:除蒿及沙棘外,其它灌丛群落中,优势植物种的花粉百分比多低于20%。灌木花粉对植被的指示性研究表明:皂荚花粉为适中代表性类型,对植被指示明显。苦豆子、霸王柴、荆条、四合木、锦鸡儿、鼠李、绣线菊、虎榛子、榛、白刺、柽柳、柳等为低代表性类型(R值低于0.3),对植被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沙棘、蒿属、藜科花粉为超代表性类型(R值高于1或O值高于0.5),对植被也只有一定的指示意义。虎耳草科、豆科花粉对植被指示意义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5.
本文描述了萧山虎山和长兴泗安晚泥盆世地层中的石松类化石,共有6个属9个种,其中包括1个新属和3个新种,分别:SpinolepidodendronhangzhouenseGen.etsp.nov,SublepidodendronXianshanensesp.nov,Eolepi-dodendronhushanensesp.nov.。认为浙江晚泥盆世植物化应归于以Leptopnloeumrhombicum-Sublepidodendronxi-aoshanense—Xihuphyllummegalofolium为代表的组合。  相似文献   
996.
广东南雄盆地的"南雄层"和"丹霞层"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沿用263地质队资料,将南雄红层底部出现的第Ⅰ沉积旋回划为松山组;重新厘定了南雄群的含义,阐明其间各岩石地层单位顶、底界线标志;沿用罗佛寨群;指出不必用丹霞群(组)表示南雄盆地边缘相的粗碎屑岩层,并认为丹霞盆地的丹霞组相当于南雄盆地的园圃组下段,建议南雄盆地弃用丹霞群(组)一名.在此基础上提出,粤北地区白垩系-古近系岩石地层序列是由松山组,南雄群(园圃组、主田组、浈水组),罗佛寨群(上湖组、浓山组、古城村组)组成.  相似文献   
997.
夏季北半球极涡与南亚高压东西振荡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永仁  李跃清 《高原气象》2007,26(5):1067-1076
利用合成分析、交叉谱和Morlet小波分析,讨论了夏季100 hPa极涡面积指数与南亚高压东西振荡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极涡与南亚高压东伸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反相关关系,当极涡面积扩张时,南亚高压易偏西;当极涡面积收缩时,南亚高压则易东伸。交叉谱的结果也表明:二者在不同波数上,也具有显著关系,在7.5年及3年周期振动上,二者位相相差较小。同时,在南亚高压异常偏东及偏西年份,高度场、流场、温度场均有不同的配置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亚高压偏东及偏西年不同的环流特征。  相似文献   
998.
概述了近年来我国北方各地区污染天气分型,将污染天气划分为沙尘天气和空气质量天气。结果表明:影响我国北方地区产生沙尘暴的天气系统主要为蒙古气旋,其次为偏南风干冷锋天气系统,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过高多出现在地面高压系统的控制下;提出了天气分型研究重点是应用天气分型结论形成自动业务化的天气预测模式。  相似文献   
999.
积温能够影响植物的物候期和农业作物的产量及空间分布。在研究中,通常将有限数量站点积温数据外推插值到空间进行分析,在站点空间分布稀疏和地形复杂的地区,积温数据在空间上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已有高分辨率的格点化气象数据,在此基础上直接计算可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使用1961—2018年长时间序列的高分辨率格点气温数据(CN05.1),分析了中国大陆≥0 ℃、≥ 5 ℃、≥10 ℃和≥ 15 ℃的4种积温时空变化,结论如下:① 在中国大陆范围,4种积温的低值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新疆天山和中国东北地区,高值区分布在华南地区;② 在58年间,4种积温均表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尤其以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积温增温趋势显著;③ 这种积温在空间上趋势变化引起了农业区划中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面积显著增加,温带和寒温带面积减少;④ 在58年中,4种积温开始时间显著提前,结束时间显著推后。4种积温开始时间转变间隔时间(0~5 ℃、5~10 ℃和10~15 ℃转变所需时间)在黄土高原和内蒙古地区较为剧烈。对于结束时间转变间隔时间,在华中地区趋势变化剧烈。  相似文献   
1000.
从梅雨预测的业务需求出发,系统开展了CFSv2模式对2018年浙江梅雨期降水预报能力的多时间尺度评估。结果发现3月1日—5月31日的起报结果整体上未能较准确地预测6月浙江大部降水偏少的趋势、仅5月31日的预测结果与实况相符;在延伸期尺度上,CFSv2预测的梅雨期总降水量较实况偏少30%左右;基于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和新定义的综合预报技巧指数等指标分析模式的延伸期预报性能,发现对梅雨期总降水量、逐日区域平均降水量和逐日全省各站降水量的预报技巧有限,对浙江梅雨区的预报水平总体高于浙江全省。评估结果表明CFSv2预报产品表现出显著的系统性干偏差;在延伸期尺度上,随着预报时效的缩短,预报效果并非逐步提升、而是客观存在一个最佳预报时效,各起报日也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最优预报时段,整体而言梅雨降水的延伸期预测可能对初值并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