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7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331篇
测绘学   114篇
大气科学   87篇
地球物理   241篇
地质学   922篇
海洋学   160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175篇
自然地理   23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山东省大盛群孢粉组合及其年代地层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司双印 《地层学杂志》2002,26(2):126-130,T003,T004
大盛群为一套陆相碎屑沉积岩系 ,其中的孢粉化石可以归纳为 Schizaeoisporites- Ephedripites- Tricolpites(SET)组合 ,希指蕨孢属 Schizaeoisporites、克拉梭粉属 Classopollis、麻黄粉属 Ephedripites及隐孔粉属 Exesipolle-nites为优势属群 ,两气囊花粉个别出现 ,以早期被子植物花粉大量出现为特征 ,主要为三沟型被子植物花粉。该组合的地质时代确定为塞诺曼—土伦期  相似文献   
32.
裂隙型单斜介质中弹性系数的计算及波的传播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Hudson等关于裂隙介质弹性系数计算的扰动理论及Bond变换矩阵原理,给出了各向同性介质中含多组垂直裂隙时等效弹性系数的计算方法。计算了含两组斜交的垂直裂隙形成的单斜各向异性介质中的等效弹性系数,并根据Christoffel方程推导、得出水平面内平面波传播的相速度和群速度随方位变化的特性。  相似文献   
33.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按基准面旋回原理,将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本溪组(C2b)、太原组(P1t)、山西组(P1s)和下石盒子组(P1xs)划分为3个超长期、8个长期、19个中期和62个短期旋回层序: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各级别层序的结构类型、叠加样式和沉积演化序列;建立以长期旋回层序为年代地层框架,中期旋回层序为等时地层对比单元的层序的地层格架;并讨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天然气藏的关系。  相似文献   
34.
张箭 《矿物岩石》2002,22(4):83-86
气藏评价尚未结束之前,开发的早期部署工作非常困难。针对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气藏的开发部署工作,利用目前许多新方法对开发层系划分、采气规模、开发规划、合理配产和井网部署等进行了优化研究,对气藏开发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且对类似气藏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5.
马圈一带出露的主要地层为上元古界栾川群和中元古界官道口群 ,是Pb、Zn、Ag的主要含矿地层。燕山期花岗岩在空间上与矿化关系密切。矿体主要受北西向断裂控制 ,常分布在北西、北东向断裂构造交汇部位。根据地球化学特征、矿产分布规律和找矿标志 ,划分出百炉沟西凹—东凹—磨沟、百炉沟—黄花北沟—杨树凹等两个一级和银窝沟—大石渣沟—小石渣沟、板岔沟等两个二级找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36.
中国大陆及邻近海域的Rayleigh波群速度分布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Rayleigh波群速度资料反演得到中国大陆及其临近海域的(70°E-145°E,10°N-55°N)15-120s周期的群速度分布图像. 塔里木盆地在15s处清楚地显示为低速,在16-33s左右没有显示,但在36-5s显示为高速,说明塔里木盆地有较深的根. 青藏高原块体是44s至120s图像中最为突出的低速块体,南面与印度板块的分界线以及与北面的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的分界清晰,其块体中西部的速度低于东部. 泰国清迈附近存在一尺度为1000km左右的低速带,可能是青藏高原块体的物质向东南方向迁移造成上地幔物质上涌的结果. 南北地震带表现为强烈的速度梯度带,西面为低速,东面为高速. 中国南海的中央、日本海中央、菲律宾海表现为海洋性地壳. 菲律宾海的图像与地形及地震带完全吻合. 环绕菲律宾海及日本海存在400km左右宽的低速带,可能是岩浆活动带.  相似文献   
37.
分析了采用细胞自动机研究波动问题的建模方法,针对一维、均匀、各向同性固体介质中弹性纵波的微观机制,借用一经典弹簧振子模型、细胞自动机格子气模型,以及量子力学中的无限深势阱模型,建立了一个细胞自动机有限深势阱模型,从量子力学角度出发,基于介观物理和纳米概念,以微观精子的德布罗意假设为基础,利用薛定谔方程,讨论了该模型中粒子(分子组)的振动速度与粒子物质波波速之间的联系,给出了模型中的波动方程,得出ζ=Vp(ζ为粒子振动速度,Vp为物质波纵波波速)。同时还讨论了模型中粒子的大小和能量传递问题,引入引力场,得出了能量及引力势的量子化条件,另外,对声波速度、格子气粒子振动速度和本文模型中分子组振动速度进行了比较;还对本文模型中的粒子能量分布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8.
Lower Cretaceous red sedimentary rocks from the depositional basin of East Qilian fold belt have been collected for a paleomagnetic study. Stepwise thermal demagnetization reveals two or three components of magnetization from dark red sandstones. Low-temperature magnetic componen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present Earth Field direction in geographic coordinates. High-temperature magnetic components are mainly carried by hematite. The mean pole of 19 sites for high-temperature magnetic components after tilt-correction is λ=62.2°N, φ=193.4°E, A95=3.2°, and it passes fold tests at 99% confidence level and reversal tests at 95% confidence level. The paleopole is in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Halim et al. (1998) from the same sampling area at the 95% confidence level. Compared with paleomagnetic results for North China, South China, and Eurasia,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no significant relative latitudinal displacement has taken place between Lanzhou region and these blocks since Cretaceous time. Remarkably, the pole of Lanzhou shows a 20° clockwise rotation with respect to those of North China, South China, and Eurasia. Geological inform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crustal shortening in the western part of Qilian is greater than that in eastern part. In this case, the clockwise rotation of sampling area was related to India/Eurasia collision, and this collision resulted in a left-lateral strike-slip motion of the Altun fault in north Tibetan Plateau after the Cretaceous.  相似文献   
39.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职能与亚洲地区总部的区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国公司建立地区总部制度是跨国公司应对经营“全球化”和“本地化”的要求而进行的一项组织变革。由于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承担着制定区域性经营战略和协调区域内众多子公司生产、销售、物流、研究与开发、资金筹供、人力资源培养等经营活动的职能,它的区位对东道国及其所在城市经济带来广泛影响。本文从跨国公司和地区总部职能特点入手,分析了该职能的区位因素,并探讨了跨国公司亚洲地区总部的区位特点,最后对中国大陆的国际商务职能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