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237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High-Resolution Climate Simulations of Oxygen Isotope Stage 3 in Europ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xygen isotope stage 3 (OIS 3) climate and its variations are the focus of the Stage 3 Project. The objective of the OIS 3 modeling effort is twofold: (1) to explore the importance of different boundary conditions on the climate of Europe and (2) to develop climate simulations that best reproduce the wealth of OIS 3 observations. Given the complexity of the topography and coastlines, the modeling effort is based on a “nested”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GCM) and mesoscale model (RegCM2) with climate simulations for Europe on a 60-km grid spacing. The key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mesoscale model, driven by GCM output, does a reasonable job of reproducing the modern European climate. (2) OIS 3 variations in orbit, CO2, and ice-sheet size are of little significance in explaining the observed climate variability. (3) The model results focus attention on North Atlantic sea-surface temperatures (SST) as a major factor in explaining OIS 3 climates. (4) Experiments for different SST values capture a number of systematic changes in sea-level pressure and precipitation. (5) Climate models simulate substantial European cooling and significant changes in precipitation, but they do not explain large differences between OIS 3 warm and cold episodes.  相似文献   
202.
中国晚寒武世长山期最大海泛事件及其全球对比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华北地台寒武-奥陶系层序地层研究中发现了不同层序中的海绿石质凝缩层。长山期最大海泛凝缩层系以富钾海绿右的双层结构复合层系为特征,富集多种金属元素和磷、锰、K_2O为特点。长山期海泛事件具有全球对比意义。笔者已在北欧,北美及亚洲26个洲际剖面点发现了长山事件记录。详细的比较沉积学、微相、米级旋回和Fischer图解研究均证明长山期最大海泛事件系起因干二级与三、四级海平面变化周期复合叠加作用,形成时限为1.2-3Ma,最后提出长山期全球海泛事件的洲际模式。  相似文献   
203.
实测了冀北滦平西瓜园组李营-王家沟剖面和马圈村剖面,在开展多学科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把剖面划分为4个岩性段,建立了系统的叶肢介生物地层分带序列,进行辽西义县组与冀北西瓜园组的等时性对比,分析剖面的沉积相叠置特征,证明了剖面的沉积连续性和沉积旋回性变化,识别出剖面的4个三级层序,确定了义县阶的定义及其单位和界线层型。从而建议重新厘定“义县阶”的定义和层型,将冀北滦平李营一王家沟剖面作为下白垩统义县阶的单位层型,将冀北滦平马圈村大店子组一西瓜园组界线剖面作为义县阶的底界层型,将冀北滦平西瓜园组的时限范围定为义县阶;取消以张家沟大店子组时限范围所定的义县下亚阶,改为张家沟阶。  相似文献   
204.
实测了冀北滦平西瓜园组李营-王家沟剖面和马圈村剖面,在开展多学科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把剖面划分为4个岩性段,建立了系统的叶肢介生物地层分带序列,进行辽西义县组与冀北西瓜园组的等时性对比,分析剖面的沉积相叠置特征,证明了剖面的沉积连续性和沉积旋回性变化,识别出剖面的4个三级层序,确定了义县阶的定义及其单位和界线层型。从而建议重新厘定“义县阶”的定义和层型,将冀北滦平李营一王家沟剖面作为下白垩统义县阶的单位层型,将冀北滦平马圈村大店子组一西瓜园组界线剖面作为义县阶的底界层型,将冀北滦平西瓜园组的时限范围定为义县阶;取消以张家沟大店子组时限范围所定的义县下亚阶,改为张家沟阶。  相似文献   
205.
过去认为涝池河—阳郭动物群的时代相当或稍晚于泥河湾动物群,早于公王岭动物群,厚镇涝池河动物群的时代与公王岭动物群的一致。但各动物群的层位及在动物群演化上所处的位置表明涝池河—阳郭动物群的时代应与公王岭动物群的一致,比泥河湾动物群的晚,而厚镇涝池河动物群的时代应与陈家窝动物群的相当。重新厘定了公王岭期与陈家窝期的涵义,认为蓝田黄土地层中、早更新统的界线应划在S8与L9交界处。  相似文献   
206.
川北晚三叠世须家河期古气候及成煤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其胜 《地质论评》1995,41(1):92-99
川北晚三叠世须家河组植物化石含量丰富,根据喜湿植物,喜热植物在各段的厚分含量统计,须家河组整个沉积阶段气候温暖,潮湿与干旱(或半干旱)气候交替出现。喜湿与喜热植物纵向变化曲线图说明,从须I段至V段喜湿植物含量逐渐增高,喜热植物含量逐渐减少,随着湿度增大,温睛度下降则有得盱的形成,须Ⅲ段与须V段沉积阶段,为最佳成煤时期。须家河组可划分为2个煤组,3次成煤期,4种类型沉积环境,3种类型成煤植物。  相似文献   
207.
新近系谢家阶层型剖面古地磁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古地磁测量表明,中国新近系谢家阶界线层型剖面——西宁盆地谢家剖面共记录了18个正极性段与17个负极性段,与标准极性柱中C5Bn.2n—C7n.1n之间的极性带能很好的对应。剖面中谢家组的年龄为17.32—21.58Ma,谢家哺乳动物群的年龄约为21Ma,相当于MN2中期。  相似文献   
208.
下中三叠统界线的划分一直是国际地层学研究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中国西南地区从台地相到盆地相不同类型下中三叠统地层均较发育,为奥仑尼克阶一安尼阶界线层型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贵州望谟甘河桥剖面和贵州省贵阳市青岩剖面牙形石的研究,可识别出6个可与国内外进行对比的牙形石带,自下而上分别为:①Neospathdus cristagcdli间隔带,②Neospathodus pakistanensis间隔带,③Neospathodus waageni?BC涓舸躈eospathodus homeri-N. triangularis组合带,⑤Chiosella timorensis间隔带,⑥Neogongdolella regale延限带。在贵阳青岩剖面和望谟甘河桥剖面,早中三叠世存在一个Neospathodus-Chiosella-Neogongdolella的牙形石演化系列。在这个演化序列中,在Neospathodus horneri-N. triangularis带上部出现Neospathodus homeri和Chiosella timorensis之间的过渡类型Neospathodus qingyanensis,表明在下中三叠统附近牙形石存在较好的演化关系。在贵阳青岩剖面,下一中三叠统界线位于紫云组顶面之下1.5m处Chiosella timorensis带首现的位置,在望谟甘河桥剖面,下一中三叠统界线位于紫云组顶面之下0.5m处Chiosella timorensis带首现的位置。依据上述情况,本文建议贵阳青岩剖面作为下一中三叠统界线层型候选剖面,望谟甘河桥剖面作为下一中三叠统界线层型的辅助剖面加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9.
几种凉水型腕足动物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腕足动物的分布主要受温度—纬度控制,凉水型分子的地理分布、迁移与古气候的变化关系十分密切,向赤道方向的进退则代表了古气候的冷暖变化。通过兴蒙造山带中二叠世哲斯几个凉水型腕足动物属的地理分布特征分析,Yakovlevia具两极分布的特征,为典型凉水分子。  相似文献   
210.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宁、乌达地区石炭纪海相双壳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新省  周洪瑞 《现代地质》1994,8(4):403-412,T002
本文报道的海相双壳类化石采自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石炭纪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经研究,双壳类有13属,27种,其中某些属种为我国首次发现,并建立了3个新种:Sanguinolitesningxiaensis,Leptodesmashikongensis和Streblochondriadashitoujingouensis本文采取将石炭系二分方案.研究区上石炭统下部(靖远组和羊虎沟组)海相双壳类特别丰富,有10属21种.这一双壳类组合与西欧和北美同期(纳缪尔一维斯发期;宾夕法尼亚的早期)的双壳类面貌相似,与国内山西太原同期的动物群差别很大,而与甘肃靖远和河南固始等地的动物群关系密切,这对恢复当时的古地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