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05篇 |
免费 | 1061篇 |
国内免费 | 82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69篇 |
大气科学 | 352篇 |
地球物理 | 738篇 |
地质学 | 2907篇 |
海洋学 | 534篇 |
天文学 | 73篇 |
综合类 | 540篇 |
自然地理 | 7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112篇 |
2022年 | 290篇 |
2021年 | 319篇 |
2020年 | 320篇 |
2019年 | 250篇 |
2018年 | 141篇 |
2017年 | 274篇 |
2016年 | 236篇 |
2015年 | 315篇 |
2014年 | 485篇 |
2013年 | 365篇 |
2012年 | 391篇 |
2011年 | 407篇 |
2010年 | 304篇 |
2009年 | 346篇 |
2008年 | 348篇 |
2007年 | 376篇 |
2006年 | 337篇 |
2005年 | 274篇 |
2004年 | 227篇 |
2003年 | 226篇 |
2002年 | 197篇 |
2001年 | 142篇 |
2000年 | 123篇 |
1999年 | 149篇 |
1998年 | 113篇 |
1997年 | 102篇 |
1996年 | 94篇 |
1995年 | 73篇 |
1994年 | 51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24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生态修复区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是区域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可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的调控及效益定量评价提供依据。以辽西大黑山生态修复区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基于Erdas Imagine遥感软件和ArcGIS技术平台,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和转移矩阵等指标,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探讨了其变化的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1.10 a间,耕地保持面积最大,其次是林地和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土地占总面积比例分别减少了28.43%和44.32%,林地、草地、城镇村及工矿交通、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占总面积比例分别增加了83.68%、10.75%、21.07%和162.74%。2.2000—2005年,林地的土地利用变化幅度最大,为12.42%,其次为未利用土地和草地;2005—2010年,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土地利用变化幅度最大,为24.82%,其次是草地、未利用土地和耕地。3.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和开发强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000—2005年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2005—2010年土地利用处于调整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入和转出主要发生在耕地、林地和草地之间。4.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和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可以较大程度地改变微地貌、减少地表坡度、提高植被盖度,在短时间使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发生较大变化,是其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92.
针对当前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中出现的科室业务衔接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就如何明确科所责权、完善机制,全面提升科所业务水平,提出了一对一业务指导、通过收(退)件登记卡完善管理机制、制定不同行政许可事项工作程序流程图等措施。 相似文献
93.
大同—阳高地震前后重力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总了1989年10月18日大同—阳高6.1级地震前4个单位所观测到的重力异常变化资料,在叙述重力异常的基础上,讨论分析了此次地震的重力前兆特征。并结合形变资料、地震构造资料讨论了重力场的变化,得出这些变化可能与地震构造活动有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94.
江苏松散沉积层厚度大、结构复杂、容易发生固结压缩,地下水可采资源量评价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容易造成重复或缺失,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又容易引发地面沉降地质灾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地下水渗流三维数学模型及其地下水渗流与地面沉降耦合模型。地下水渗流三维数学模型可以将整个松散沉积层作为一个统一的水文地质体进行计算,对不同水力性质的含水层同时进行刻画描述,克服了以往二维或准三维模型将各含水层之间的粘性土层概化为越流层给评价结果带来的重复或缺失。地下水渗流与地面沉降耦合模型可以结合地面沉降环境控制,评价出地下水的可采资源量,尤其是以比奥固结理论为基础,考虑了土体的非线性特征及土的渗透性随应力状态的动态变化的全耦合模型,使评价结果更趋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95.
绝对无定向导线在实际测量工作中经常遇到,其形式简便,应用广泛,但计算工作量大并且容易出错.为此我们开发了一种能适用于绝对无定向导线,它简便、快速并且成果能满足相应项目要求的平差处理系统.本文同时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6.
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与耕作方式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土壤风蚀造成的直接生态后果是土地资源的退化。在春播前两次沙尘暴事件中,对科尔沁沙地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土地类型的土壤风蚀量及土壤特性进行了野外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在同一沙尘暴天气下,由于土地利用和耕作方式的不同,土壤风蚀量存在着差异,新垦农地和翻耕农地的风蚀量显著高于未垦草地、免耕农地和麻黄地;免耕农地则与未垦草地的风蚀量相差不大,风蚀危害较轻;麻黄地几乎不受风蚀侵害。新垦农地、翻耕农地、免耕农地、未垦草地、麻黄地两次观测的土壤风蚀量平均值依次为24.59、15.60、2.26、1.46和0.22 g/h.cm2。(2)基于土壤特性计算的土壤退化指数结果表明,新垦农地和翻耕农地发生了较为严重的退化。 相似文献
97.
陆面模式中土壤冻融过程参数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土壤冻融过程在寒区水文和气候系统中有着重要作用。陆面模式中土壤冻融过程的参数化对模式的设计和模拟结果有着关键作用。通过对广泛应用的Bucket,SIB,BATS,VIC,BEAS, LSM等几种主要的陆面模式中的冻融过程参数化方案进行了总结和比较。首先,详尽地描述了土壤冻融与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总结和评述了土壤冻融过程对气候变化的作用。其次,对几种主要的陆面过程模式在土壤水热参数化方案中对冻融过程的考虑及其特点进行了比较和讨论。还对冻结深度和冻结周期的预报模式进行了简介,最后对该领域当前面临的主要研究问题进行了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98.
从工作实际出发,将测量过程中常用的计算和换算工作,用VisualBasic语言编写成计算程序,最后将各模块集成为一个“测量工具箱”,从而方便了测量工作者处理日常工作中的一些计算和换算问题。 相似文献
99.
地质调查大数据包含地质调查工作中产生的多来源、多模态地质数据,以及公共服务与支撑管理产生的数据。一些与数据和计算有关的地质问题,限于当时的信息技术条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解决这类地质问题及信息数据共享问题是地质调查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基本目标。在地质调查大数据处理技术中,应当积极开展多类型地质数据采集器、新型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分布式计算、内存计算技术产品开发与应用,然后集中开展、深度分析与挖掘、可视分析技术产品开发与应用,最终形成地质调查大数据处理技术体系与产品线,以产品应用推动资源共享,提升地质调查信息化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100.
科尔沁沙地水域景观格局的时空动态——以奈曼旗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位于科尔沁沙地腹地的奈曼旗近30 a来土地利用/覆被信息中水域类型的景观格局指数进行了时空组合分析。结果表明,大尺度研究区(8 135.15 km2)1975-1985年水体与湿地斑块的类型面积和数量增加,形状趋于复杂;1985-2005年斑块类型面积和数量大幅减少,形状趋于简单;中尺度研究区(892.74 km2)水体与湿地斑块的类型面积在波动中减小,湿地斑块数量减少和形状简单化的转折期相对较短且滞后于水体。小尺度研究区(110.42 km2)集中了人畜以及上游活动的干扰,水体与湿地斑块仅在个别时期出现,难以连续存在。在各尺度研究区内,河漫滩斑块类型面积变化趋势各异,数量和形状复杂程度都相对稳定;且随着研究区增大形状更加不规则。水域类型的景观格局虽然在不同时空上的动态过程存在差异性,但其发展方向具有相同趋势,发展过程受到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