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963篇 |
免费 | 4562篇 |
国内免费 | 297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93篇 |
大气科学 | 1601篇 |
地球物理 | 12572篇 |
地质学 | 7009篇 |
海洋学 | 1106篇 |
天文学 | 88篇 |
综合类 | 1965篇 |
自然地理 | 16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2篇 |
2023年 | 289篇 |
2022年 | 543篇 |
2021年 | 749篇 |
2020年 | 672篇 |
2019年 | 766篇 |
2018年 | 708篇 |
2017年 | 787篇 |
2016年 | 664篇 |
2015年 | 865篇 |
2014年 | 1087篇 |
2013年 | 1069篇 |
2012年 | 1173篇 |
2011年 | 1191篇 |
2010年 | 1151篇 |
2009年 | 1354篇 |
2008年 | 1108篇 |
2007年 | 1229篇 |
2006年 | 1209篇 |
2005年 | 1154篇 |
2004年 | 1015篇 |
2003年 | 929篇 |
2002年 | 789篇 |
2001年 | 782篇 |
2000年 | 673篇 |
1999年 | 645篇 |
1998年 | 582篇 |
1997年 | 540篇 |
1996年 | 523篇 |
1995年 | 450篇 |
1994年 | 408篇 |
1993年 | 356篇 |
1992年 | 270篇 |
1991年 | 166篇 |
1990年 | 131篇 |
1989年 | 96篇 |
1988年 | 89篇 |
1987年 | 42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20篇 |
1978年 | 12篇 |
1977年 | 14篇 |
1976年 | 1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卫星遥感在监视地震中的可应用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卫星遥感技术及其产品在地震监视中的可应用性。已有震例的研究结果表明 ,震中附近存在着显著的震前地表增热现象。利用 RS热红外卫星遥感资料地气系统射出长波辐射信息 (即 OL R值 ) ,不仅可以有效地预测未来地震发生的区域 ,还可以对地表监测项目 (如地磁、地下流体、形变等 )中资料的可靠程度作出诊断。采用卫星遥感系统与地面监视系统的“融合”,形成空间与地面相结合的多源观测信息支撑的地震监视体系 ,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的震情监视和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72.
73.
通过对云南寻甸仙人洞XR1石笋进行TIMS-U系测年、氧碳同位素、有机碳含量分析,重建了寻甸地区中全新世季风气候演化模式:(1)8.0~6.0kaB.P.为温暖湿润期;(2)6.0~5.1kaB.P.为气候突变期,气候由温湿变为冷干;(3)5.1~2.1kaB.P.为凉干期。通过石笋有机碳含量与石笋δ18O记录对比,认为石笋有机碳可以反映气候变化,但是存在滞后效应。最后,利用XR1石笋δ18O记录与北半球33°N太阳辐射量,本文初步分析了云南寻甸地区中全新世气候变化的驱动因素:寻甸地区中全新世气候的整体变化趋势受33°N太阳辐射量控制,同时受中全新世火山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75.
76.
重金属元素以大气颗粒物为载体,最终以沉降的方式进入湖泊水体,会引起湖泊的重金属污染.为调查大气沉降对乌梁素海重金属污染的贡献,于2013年7月1日至30日围绕乌梁素海进行大气沉降样品采集,分别测定Cu、Zn、Pb、Cd、Cr、Hg、As 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在此基础上估算7月大气重金属沉降通量及入湖量.结果表明,乌梁素海重金属元素大气沉降通量大小依次为:ZnPbCuCrAsHgCd.结合社会调查情况及数据分析显示,大气微粒携带重金属借助风力迁移,较大的沉降通量出现在主风向的下风向区域,说明风向是影响乌梁素海大气重金属沉降通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排干输入与大气沉降方式下的乌梁素海重金属入湖量比较发现,大气沉降是除排干输入外湖泊的另一重要重金属污染源.Zn、Pb、Cu、Cr、As、Hg、Cd等重金属元素月入湖量分别为10.6、1.04、1.02、0.833、0.342、0.00514、0.00281t/月.通过估算底泥重金属增量来评价大气沉降对湖泊重金属的贡献表明,大气Hg、Zn、Pb、Cu、As、Cd、Cr等重金属沉降对湖泊贡献率分别为46.4%、44.7%、14.1%、12.0%、8.48%、4.75%、4.03%. 相似文献
77.
华北汛期降水的年代际减少,一直是气候学领域关心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扼要回顾了华北汛期旱涝研究的最新代表性成果,主要包括华北汛期起讫的客观识别、华北汛期降水多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华北汛期降水变化与大气遥相关型的关系,以及华北汛期降水量增多趋势的停滞等。在此基础之上,归纳和总结了该领域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如:华北汛期起讫时间的统一性;在华北汛期降水年代际变少的归因分析中,其年际振荡成分衰减的物理原因;华北汛期降水年代际变多趋势停滞的原因;华北汛期降水何时恢复增多等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78.
79.
2008年8月30日,攀枝花市与西昌市会理县交界处发生了6.1级地震,在这次地震前,攀枝花川-05井的数字气氡出现了明显的异常变化。综合分析认为,气氡观测存在短期、临震异常的同时,还存在中期趋势异常。本文主要对8月30日地震前,气氡观测资料的异常、机理及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