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75篇
测绘学   72篇
大气科学   122篇
地球物理   71篇
地质学   137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152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6年   1篇
  1927年   1篇
  1921年   1篇
  1919年   1篇
  1915年   1篇
  1905年   3篇
  1900年   3篇
  1897年   7篇
  1882年   1篇
  1880年   2篇
  1877年   6篇
  18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01.
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在海洋中的传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全球版本的迈阿密等密度海洋环流模式对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在海洋中的传输以及扩散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式中核废料(示踪物)排放情景采取等通量连续排放,排放时间从3月25日开始,分别持续20 d以及1 a,两种情形分别积分20 a。为了减少海洋环流年际变化带来的数值模拟的的不确定性,20 a的模式积分分别用2010年、1991-2011年、1971-1991年以及1951-1971年4个不同时段的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作为大气强迫场,因此每种排放情形包含4个数值试验。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不同核废料排放情景及其在不同时段大气资料对海洋模式的驱动下,模拟的示踪物总体的传输扩散路径(包括表层以及次表层)、传输速率以及垂直扩展的范围没有显著的差异。集合平均数值模拟的结果显示:在两种排放情景下,日本福岛核泄漏在海洋的传输路径受北太平洋副热带涡旋洋流系统主导,其传输路径首先主要向东,到达东太平洋后,再向南向西扩散至西太平洋,可能在10~15 a左右影响到我国东部沿海海域,且海洋次表层的传输信号比表层信号早5 a左右。通过进一步分析模式积分过程中最大示踪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发现,在积分第20 a(2031年3月),海洋表层和次表层浓度的最高值分别只有模式积分第一年浓度的0.1%和1%。在积分的20 a里,排放的核废料主要滞留在北太平洋海域(超过86%±1.5%的核废料在积分结束时,滞留在北太平洋),而在积分的前10 a(2021年之前),几乎所有的核废料滞留在北太平洋;在核废料的垂直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海洋表层至600 m的深度,在积分的20 a时间里,没有核废料信号扩散至1 000 m以下的深度。数值模拟的结果也表明核废料浓度减弱的强度以及演变的时间特征主要受洋流系统的影响,与排放源的排放时间长短关系不大。值得指出的是,更加准确地评估一个真实的核泄漏事故对海洋环境所造成的可能影响,还需要考虑大气中的放射性物质的沉降以及海洋生态对核物质的响应。  相似文献   
102.
使用全球版本的迈阿密等密度海洋环流模式对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在海洋中的传输以及扩散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式中核废料(示踪物)排放情景采取等通量连续排放,排放时间从3月25日开始,分别持续20 d以及1 a,两种情形分别积分20 a。为了减少海洋环流年际变化带来的数值模拟的的不确定性,20 a的模式积分分别用2010年、1991-2011年、1971-1991年以及1951-1971年4个不同时段的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作为大气强迫场,因此每种排放情形包含4个数值试验。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不同核废料排放情景及其在不同时段大气资料对海洋模式的驱动下,模拟的示踪物总体的传输扩散路径(包括表层以及次表层)、传输速率以及垂直扩展的范围没有显著的差异。集合平均数值模拟的结果显示:在两种排放情景下,日本福岛核泄漏在海洋的传输路径受北太平洋副热带涡旋洋流系统主导,其传输路径首先主要向东,到达东太平洋后,再向南向西扩散至西太平洋,可能在10~15 a左右影响到我国东部沿海海域,且海洋次表层的传输信号比表层信号早5 a左右。通过进一步分析模式积分过程中最大示踪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发现,在积分第20 a(2031年3月),海洋表层和次表层浓度的最高值分别只有模式积分第一年浓度的0.1%和1%。在积分的20 a里,排放的核废料主要滞留在北太平洋海域(超过86%±1.5%的核废料在积分结束时,滞留在北太平洋),而在积分的前10 a(2021年之前),几乎所有的核废料滞留在北太平洋;在核废料的垂直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海洋表层至600 m的深度,在积分的20 a时间里,没有核废料信号扩散至1 000 m以下的深度。数值模拟的结果也表明核废料浓度减弱的强度以及演变的时间特征主要受洋流系统的影响,与排放源的排放时间长短关系不大。值得指出的是,更加准确地评估一个真实的核泄漏事故对海洋环境所造成的可能影响,还需要考虑大气中的放射性物质的沉降以及海洋生态对核物质的响应。  相似文献   
103.
104.
虽然3G网络的安全机制扩展到核心网络,但是并没有实现端到端安全.基于自生成证书公钥密码体制,设计一种端到端密钥协商协议,只需要一个消息交换就可以建立安全的三方会话密钥.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移动网络的端到端密钥协商协议能够解决密钥管理及第三方无举证窃听,与其他密钥协商协议相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为端到端加密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大规模应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5.
基于Casio fx-9860 G SD型计算器的特性,笔者利用VS2008开发出能够读取、处理维地道路系统生成的Excel直曲表,并能生成计算器能读取的线元串列数据库文件的软件。然后利用生成的串列文件在计算器中进行线路任意里程正反算。实现了公路平面设计参数的自动转换、输入。本文着重介绍软件开发、工程实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通过多个工程实践证明,该系统可以很好地帮助测量技术人员快速、准确地进行横断面测量、线路中边桩放样、线路地形图等工作,提高了线路测量的效率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106.
钟波 《地理空间信息》2011,(6):45-46,54
通过安装于粪渣收运车辆上的车载称重系统(W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经由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将粪渣收运车载重变化及其位置信息,实时传回监控中心的数据库中[1],并通过集成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粪渣收运监控系统浏览、查询、管理粪渣收运情况。主要以车载重量变化信息作为收运监控参考的重要依据,并配合车辆定位...  相似文献   
107.
108.
地面人影作业决策指挥系统建设的技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做好地面人工影响天气决策指挥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提出各级人影办的职责和作业流程。在市级人影办指挥地面作业的体制内,省级人影办主要做好潜势预报和作业预警等项工作;市级人影办建立以GIS、雷达图像、作业点位置叠加为基础,作业指标为核心,高炮、火箭射程计算作业参数为关键,利用GPRS通信完成指挥中心到作业点的指令下达任务;县级人影办主要负责作业监测、部分作业点的指挥、作业和灾情信息上报,作业点管理等项工作。该方案可以提高形成作业指令的科学性和指令下达速度,使其进入业务应用。  相似文献   
109.
设计基于DTU的强振记录终端,采用SOC系列C8051F015型单片机对MEMS加速度计的输出信号进行A/D转换,监测待测体所经受的强振加速度值,并通过DTU内嵌的GPRS无线网络通讯方式将数据发送到远程数据中心.该系统具有体积小,安装与操作方便,免维护等特性.  相似文献   
110.
地震叠前时间偏移的一种图形处理器提速实现方法   总被引:25,自引:1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近发展的图形处理器(GPU,Graphic Processing Unit)通用计算技术,现已日趋实用成型,并获得诸多应用领域的广泛关注.对油气勘探专项资料处理技术的运用而言,概因GPU与中央处理器(CPU)的计算性能的甚大差异,致使GPU这一通用计算技术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研究正在有效开展.本文仅借助于油气勘探中广泛使用的叠前时间偏移,旨在于扼要阐明其基于GPU应用的有效性;文中还提出一种利用GPU实现地震叠前时间偏移的软件构件方法,并针对非对称走时叠前时间偏移所拓展的应用软件提供一种具体实现架构.与以往用个人计算机(PC,Personal Computer)或者PC集群所用的叠前时间偏移相比,本文方法可甚大地提高计算效率,从而在石油物探资料处理中可显著地节约计算成本和维护费用.文中实际例证也表明,基于GPU进行高性能并行计算,当是适应目前石油工业中大规模计算需求的一个重要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