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21篇 |
免费 | 781篇 |
国内免费 | 34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490篇 |
大气科学 | 684篇 |
地球物理 | 460篇 |
地质学 | 1721篇 |
海洋学 | 297篇 |
天文学 | 88篇 |
综合类 | 825篇 |
自然地理 | 88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53篇 |
2023年 | 116篇 |
2022年 | 133篇 |
2021年 | 207篇 |
2020年 | 142篇 |
2019年 | 218篇 |
2018年 | 146篇 |
2017年 | 237篇 |
2016年 | 246篇 |
2015年 | 312篇 |
2014年 | 445篇 |
2013年 | 400篇 |
2012年 | 483篇 |
2011年 | 486篇 |
2010年 | 424篇 |
2009年 | 507篇 |
2008年 | 589篇 |
2007年 | 526篇 |
2006年 | 464篇 |
2005年 | 478篇 |
2004年 | 544篇 |
2003年 | 584篇 |
2002年 | 540篇 |
2001年 | 357篇 |
2000年 | 354篇 |
1999年 | 311篇 |
1998年 | 302篇 |
1997年 | 269篇 |
1996年 | 187篇 |
1995年 | 149篇 |
1994年 | 66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马智民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96,18(2):67-74
数字正射像片以其迅速、快捷的生产方式和详实、可靠的信息数据特征可以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一种的信息源。本文论述了数字正射像片在地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首次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混合数据的结构的图形工作站上,对数字正射像片应用于地信息系统的原理、方法和数据流程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92.
地方高等院校应用性专业课程设置探讨—以GIS专业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设置体现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本文以GIS专业为例,分析了我国地方高校应用性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做好市场调查,突出地方性和应用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课程设置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3.
为满足中国土地资源利用优化的基本要求以及海口市江东新区发展定位的合理规划,选取了区域的自然、 社会、 生态三方面的共10个评价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权重,基于GIS空间分析进行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等级评价,S1、S2、S3、S4、S5占比分别为9.67%、34.89%、25.01%、11.59%、... 相似文献
94.
95.
针对具体台风对地区灾害风险影响的快速应急的特点,运用Shapiro台风风场模型,结合GIS技术,以201319号“天兔”台风为例,实现了台风的数值模拟、该台风具体时刻的影响区域的可视化及对广东省的灾害风等级区划,以期为应急部门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6.
近十年来随着高新技术发展而运而生的电子地图,具有信息丰富,直观易读,更新方便使用灵活等优点,本文对南沙群岛中多国领土争的大片航行危险区与他国非法侵占地,且自然条件复杂与调研程度不断深入的地区,进行了制作电子地图的科学依据和实际意义的论述。同时指出电子地图多媒体在该海域应用的前景与作用。 相似文献
97.
基于RS与GIS的南汇东滩围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S和GIS技术是滩涂围垦监测最经济和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基于1983年以来多期遥感影像,解译出了不同时期人工岸线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分析了近30年来南汇东滩的围垦过程及其与滩涂淤涨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近30年来南汇东滩的围垦过程呈现"由慢至快"的发展趋势,经历了"缓慢—稳步—高速"三个发展阶段:(1)1983~1995年年均围垦速率约1.23km2/a,圈围速率较小;(2)1995~2000年为7.95km2/a,围垦速率处于稳步增长阶段;(3)2002~2005年为35.27km2/a,是围垦速率最大的阶段。2002年以前,围垦速率与滩涂淤涨速率基本一致,2002年之后,围垦速率远大于滩涂淤涨速率。本文认为8km2/a是南汇东滩适宜的围垦速度。2002年之后南汇东滩的快速围垦并没有导致上海整体滩涂面积的减少,围垦可不囿于局部滩涂面积的稳定,以全市总体滩涂面积和湿地水平的动态平衡,可为滩涂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8.
99.
100.
为实现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公平供给和合理分布,本文以丰县小学、居民点、交通道路网、行政区划等为数据源,对学校的空间布局进行可视化表达,采用点密度、最近邻距离指数等指标分析空间分布特征;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使用Voronoi模型、最近距离模型、网络分析工具生成等时区的方法,对丰县义务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进行多角度评价。结果表明:1)丰县小学的最近邻比R值为1.046,居民点的R值为1.059,居民点与小学都呈现随机分布的特征;2)38.7%的学校服务范围不够合理,存在过大或过小现象;3)各居民点入学平均距离为1 890.8 m,总体较为合适;4)学生上学时间成本差异显著,边缘地区可达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