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87篇 |
免费 | 394篇 |
国内免费 | 49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66篇 |
大气科学 | 702篇 |
地球物理 | 334篇 |
地质学 | 229篇 |
海洋学 | 511篇 |
天文学 | 246篇 |
综合类 | 320篇 |
自然地理 | 1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44篇 |
2022年 | 113篇 |
2021年 | 154篇 |
2020年 | 142篇 |
2019年 | 146篇 |
2018年 | 74篇 |
2017年 | 187篇 |
2016年 | 177篇 |
2015年 | 178篇 |
2014年 | 148篇 |
2013年 | 262篇 |
2012年 | 210篇 |
2011年 | 177篇 |
2010年 | 140篇 |
2009年 | 173篇 |
2008年 | 174篇 |
2007年 | 186篇 |
2006年 | 164篇 |
2005年 | 155篇 |
2004年 | 153篇 |
2003年 | 140篇 |
2002年 | 82篇 |
2001年 | 84篇 |
2000年 | 67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47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1.
32.
介绍野外型断层活动连续监测系统的组成、布设及主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33.
34.
设计了气象卫星云图坐标转换与范围截取的算法,并基于ArcEngine组件实现了卫星云图的自动配准。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实现卫星云图的位置校正以及与基础地理数据的准确叠加,减少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提高气象卫星云图的使用效率,对天气监测及分析预报等工作提供了及时、有效、科学的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5.
黄土高原地区地质灾害多发频发,危害严重,应用亚米级的高分二号(GF-2)卫星影像数据,提取地质灾害信息,并对室内解译结果进行了野外查证。本文提出了以GF-2卫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进行地质灾害解译的技术方案;并以宁夏南部黄土高原区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为规模化地开展基于国产高分系列卫星的黄土高原地区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通过GF-2卫星影像与常用的国内外卫星数据用于地质灾害信息判释的对比研究,认为GF-2卫星影像对于地质灾害信息的识别能够满足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的要求,GF-2卫星影像的应用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6.
37.
臭氧已成为中国继PM2.5之后多地的首要污染物,臭氧污染防治是中国“十四五”及未来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本文回顾了近60年来国内外臭氧卫星观测方面的主要进展,包括卫星探测载荷和臭氧相关的反演应用技术等,分为3个阶段总结了卫星载荷天底、临边和掩星3种探测方式的发展历程。臭氧卫星遥感反演算法和监测应用也随着载荷的发展在不断更新,本文重点介绍了臭氧柱总量和垂直廓线卫星遥感反演算法、近地面臭氧及其前体物观测、平流层臭氧入侵观测和区域传输、臭氧卫星观测数据的精度验证等方面的重要进展。对比国际臭氧卫星遥感监测,中国臭氧监测卫星发展滞后,虽然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中陆续发射的高光谱观测卫星、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具有初步的臭氧监测能力,但在卫星载荷在功能、性能等方面还有不小差距,比如空间分辨率、信噪比等方面。在算法反演和监测应用方面,目前臭氧柱总量反演精度较高,还存在对流层中低层和近地面臭氧浓度反演精度不够,臭氧污染评估及成因分析不足,如近地面臭氧污染迁移转化过程、平流层臭氧侵入识别分析等问题,是下一步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38.
39.
Arctic sea-ice motion and its relation to pressure field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Daily Arctic sea-ice motion maps during the winter seasons (December–March) from December 1988 to March 2003 derived from
NSCAT, QuikSCAT, SSM/I, and AMSRE data by a wavelet analysis method have been merged with those derived from buoy data. These
merged sea-ice motion data have been used to study the circulation regimes and winter-to-winter variability of Arctic sea-ice
motion. The relation between sea-ice motion and the pressure field in the Arctic Ocean was also studied by apply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to the monthly merged sea-ice motion data and the monthly pressure field data from IABP. The mean
Arctic sea-ice motion map of the 15 winter seasons has two distinct features: the Beaufort Gyre and a cyclonic circulation
system in the Eurasian Basin, which moves ice from the Laptev Sea to Fram Strait. The strengths and sizes of the two features
change from one winter season to another. Seasons with a strong or normal Beaufort Gyre alternate with seasons with a weak
or no Beaufort Gyre every one to three seasons.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of the first two modes of PCA of the monthly sea-ice
motion are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ir counterparts of the monthly pressure field in the Arctic Ocean. The mode-one components
of these two anomalies alternate between anticyclonic and cyclonic circulation system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rctic Oscillation
indexes and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of the first mode of PCA of the monthly Arctic sea-ice motion is low bu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40.
自2002~2003年度首次启用遥感技术监测黄河凌情以来,到目前已连续进行了10个年度.10个年度的生产实践表明:国产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能够有效跟踪黄河凌情的发展过程,实现黄河凌情的日动态监测、重点时段的精细监测和突发凌汛灾害时的实时监测.黄河凌情尤其在封开河阶段,日变化非常显著,中巴资源卫星作为国产高分辨率可见光民用遥感卫星的代表,以其大视场、高空间、高时间分辨率的特点,动态监测凌情,基本做到每天实现一次全覆盖监测的能力,配合其他如中国遥感卫星等高分辨率可见光、雷达数据,初步实现了凌情发展预估、开河前的河道槽蓄水量计算、封开河期间冰凌险情监测以及发生凌汛灾害时灾情信息采集与评估,为黄河防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