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61.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greatly affected not only the global economy but also the entire environment of the Earth. Forecasting China’s economic growth has become a popular and essential issue but at present, such forecasts are nearly all conducted at the national scale. In this study, we use nighttime light images and the gridded Landscan population dataset to disaggregat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reported at the province scale on a per pixel level for 2000–2013. Using the disaggregated GDP time series data and the statistical tool of Holt–Winters smoothing, we predict changes of GDP at each 1 km × 1 km grid area from 2014 to 2020 and then aggregate the pixel-level GDP to forecast economic growth in 23 major urban agglomerations of China. We elaborate and demonstrate that lit population (brightness of nighttime lights × population) is a better indicator than brightness of nighttime lights to estimate and disaggregate GDP. We also show that our forecast GDP has high agreement with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s demographic data and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s predictions. Finally, we display uncertainties and analyze potential errors of this disaggregation and forecast method.  相似文献   
62.
中国能源消费强度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10,他引:7  
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农业、工业、交通、商业以及生活五大部门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轨迹, 探讨了各部门能源消费强度变化的动因。在此基础上, 结合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分析, 运用部门能源消费强度法预测了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 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将比2005年下降35%。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趋势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 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是未来中国降低能源消费强度的最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63.
中国重要矿产资源的需求预测   总被引:18,自引:22,他引:18  
王高尚  韩梅 《地球学报》2002,23(6):483-490
以往对矿产资源的中长期需求预测,大都基于纯数学模型或情景分析对已有数据的经验外推.由于缺乏对工业化过程矿产资源消费需求基本规律的把握,预测结果几乎无一例外地存在巨大偏差.笔者在深入分析工业化经济增长与矿产资源消费需求的相关关系、基本规律和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了工业化过程中矿产资源消费从怎样的初始值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到达多高的峰值,进而提取经济增长与矿产资源消费需求的模式参数,预测了中国未来30 a能源、钢、铜、铝、锌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64.
Assessment of Global Seismic Loss Based on Macroeconomic Indicator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ha  L. S. 《Natural Hazards》1998,17(3):269-283
Most earthquake loss studies use a probabilistic approach in which predicted damages in various categories of structure and facilities in the region in concern are estimated and added together to obtain a total loss for particular intensity ranges. Such an approach requires a detailed inventory database of the structures and facilities in the region, which is not always readily available in many regions of the world. We have used an alternative means of estimating earthquake losses based on several macroeconomic indices such as th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and population. Using published earthquake loss data for 1980–1995, the relations between GDP and earthquake loss have been formulated empirically for several intensity ranges. The world's land surface was divided into unit cells 0.5° lat. × 0.5° long. in size. The GDP of each cell was apportioned based on its population and GDP, and the population of the region to which it belongs. The predicted seismic loss of the cell was then estimated from the seismic hazard probability function, its GDP, and the empirical relation between GDP and seismic loss. A global seismic loss map is then compiled both for the intensity at 10% probability of exceedance and the probable maximum intensity. Employing readily available socioeconomic data as the basis for the vulnerability analysis, the method enables us to obtain seismic loss estimates for regions without the need for a detailed inventory of exposed structures or collateral geological information. Since such statistics are frequently compiled by the world's leading political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seismic loss estimates can also be upgraded easily for the fast developing areas of the world.  相似文献   
65.
王安建  代涛  刘固望 《地球学报》2016,37(5):563-568
使用美国咨商局提供的GDP数据, 运用统计学方法, 分析了美、英、德、法、意、日、韩和中国台湾等15个发达国家和地区1900年以来GDP增速变化趋势, 发现随着经济增长, GDP增速呈现出“S”形演变轨迹, 识别出以德日为代表的快速增长型和以英美为代表的缓慢增长型两类“S”形轨迹。指出工业化中期之后GDP增速的下降缘于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放缓和其对GDP贡献率的快速下降, 是工业化中期之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型的结果。强调近年来中国GDP增速减缓的趋势与快速增长型发达国家相同发展阶段GDP增速减缓的“S”形轨迹相一致, 是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大宗商品需求增速放缓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指出GDP增速下降背景下中国主要矿产资源需求增速将放缓, 但资源消费的数量仍然会持续增长一段时间, 并保持较高的人均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66.
多功能ASTATIC软件的改进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STATIC软件是美国Zonge公司生产的GDP系列大地电磁仪的配套数据处理软件,主要用于CSAMT数据的静态校正。但该软件功能有很大的局限性:①不能直接通过鼠标或键盘上的功能键进行编辑;②该程序只能显现编辑卡尼亚视电阻率数据,不能对电场振幅、磁场振幅、电场相位、磁场相位、相位差进行显现、编辑和输出;③在输出AVG数据文件的同时,不能根据需要输出便于直接成图的数据。这使得在生产矿山深边部资源勘探和工业发达、人文干扰大的地区工作时,有时为了剔除或编辑个别受干扰较大频点的数据时深感不便。为了更好地方便地球物理工作者处理数据和进行二次开发,这里对ASTATIC软件进行了改进,编写了功能更加完善的ASTATIC软件,并对软件的开发难点和功能作了详细的解释,同时给出了部分程序代码,以便地球物理工作者进行软件的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67.
现代化城市中,夜间活动一般需要黑暗环境中灯光照明的支持,从而使夜间灯光可以间接反映城市中的各类生产生活的活跃情况,而利用遥感手段从高空获得的夜间灯光遥感数据可以大面积地折射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情况.对于研究城市中主要以非第一产业的GDP指标的二、三产业分布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考虑到第二、三产业活动的特殊性,通过FR...  相似文献   
68.
环渤海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时空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应用统计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法,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指标,分析1996—2009年间环渤海地区县域经济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呈现高级化趋势;县际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部分县域人均GDP处于极端高水平;1996—2009年间,县域人均GDP的绝对差异增大而相对差异波动性缩小,省间差异是区域差异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均GDP空间自相关显著,经济发展热点区和冷点区的空间集聚特征增强。基于1996年各县人均GDP及1996—2009年间人均GDP增长差异,将环渤海地区划分为基础好增长较快型、基础中等增长较快型等6种类型。  相似文献   
69.
基于GeoDA的哈大齐工业走廊GDP空间关联性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分析软件,分析了哈大齐工业走廊2008年各县GDP空间分布状况,包括各县之间GDP水平的空间关联性、各县GDP水平与人口的空间关联性.研究发现:该时期内哈大齐工业走廊各县GDP水平在空间关联性上成正相关,相关系数较小,GDP空间分布并非表现出完全随机性,而是表现出空间相似值之间的空间聚集.GD...  相似文献   
70.
基于遥感的全国GDP 1km格网的空间化表达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针对资源环境研究领域对空间型社会经济数据的需求,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区域差异的综合分析基础上,对现有的统计型行政单元主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空间化模拟,建立了统一空间坐标参数、统一数据格式、统一的数据和元数据标准的全国1km格网水平社会经济空间数据库。利用1995年遥感数据建立的1:100000比例尺土地利用格局分布图,综合分析人类活动形成的土地利用状态与GDP大小的空间互动规律,建立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评估模型,通过一、二、三产业GDP与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关联性,分区建立1995年县级GDP和土地利用格局的空间关联度模型库,实现在1km格网的社会经济数据的空间定量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