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9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79篇
地质学   212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141.
桑植-石门复向斜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桑植-石门构造带是湘鄂西构造带最东边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紧密接壤雪峰陆内变形系统的北西侧,属于二者之间的盆地过渡带,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多旋回叠合的复合沉积区。该地区自前寒武纪以来长期受板块构造运动和陆内造山运动的影响,构造轴迹由NNE-SSW 向逐渐过渡到近E-W 向,构造变形极其复杂。对该构造带进行精细的构造解析有助于揭示雪峰山和川东-湘鄂西构造带之间的过渡关系以及探究中上扬子陆内构造的变形机制,对复杂地形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之前,受限于地震资料的品质和数量,前人对湘鄂西-雪峰山之间过渡带的构造变形特征,构造演化及其动力机制的认识还不完善,尚需进一步深化。本文以最新的二维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浅表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依据断层相关褶皱原理,精细刻画了桑植-石门构造带的构造特征,建立了构造带内南、北段相应的地质结构演化模型:桑植-石门构造带南、北段的变形过程大体相似,都是在反冲断层与低角度逆冲推覆断层共同作用下构成了原地埋藏体,之后受燕山期以来的多幕构造运动影响,逐步形成现今的褶皱形态。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导致其差异的主控因素:1)“钉线”与变形带之间的距离;2) 后缘的雪峰推覆体的差异变形。  相似文献   
142.
The chemical and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oxygen, hydrogen, and strontium) of spring waters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helium (He) and neon (Ne) in gases escaping from spring waters in the Lanping–Simao Basin are studied. A total of twenty-one spring water samples (twelve hot springs, four cold springs, and five saline springs) and eleven gas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study area, including one spring and one gas sample from northern Laos. It is found that saline spring waters in the study area are of chloride type, cold spring waters are of carbonate type or sulfate type, and hot spring waters are of various types. High total dissolved solids levels in saline springs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Upper Cretaceous–Paleocene salt-bearing strata. On the basis of hydrochemical geothermometry, the reservoir temperatures (Tr) for hot springs, cold springs, and saline springs are 65.5–144.1, 37.8–64.4, and 65.1–109.0 °C, respectively, and the circulation depths of saline springs are much larger than those of hot and cold springs. The oxygen and hydroge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springs in the Lanping–Simao Basin and northern Laos are primarily controlled by meteoric waters with obvious latitude and altitude effects, and are also influenced by δ18O exchange to some extent. Most Sr2+ in spring waters of the study area is derived from varied sources (carbonate, evaporite, and silicate mineral dissolution), and the Sr isotopic compositions a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volcanic rocks. Wide distribution of crust-derived He in the Lanping–Simao Basin and northern Laos reveal that faults in these areas may not descend to the upper mantle. It is concluded that water circulation in the study area may be limited above the upper mantle, while saline springs may originate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Paleocene evaporites.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demonstrate affinities among the Lanping–Simao Basin, northern Laos, and Yanjing, eastern Tibet, while disaffinities are observed between these areas and Tengchong on the basis of the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noble gas isotopic compositions.  相似文献   
143.
Four new, monotypic genera of Aleyrodidae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Lebanese amber are described: Shapashe aithiopa gen. sp. nov.; Milqartis azari gen. sp. nov.; Aretsaya therina gen. sp. nov.; and Yamis libanotos gen. sp. nov. All new taxa represent subfamily Aleurodicinae. The key for identification of genera of Aleurodicinae from the Lebanese amber is provided.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newly established taxa are discuss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fossils for phylogenetic, evolutionary and ecological studies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44.
滇东—黔西地区煤层气构造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桂宝林  王朝栋 《云南地质》2000,19(4):321-351
煤层气在成煤过程中生成,并主要以煤层为储层的非常规天然气,通常甲烷组分占绝大部分,故亦称为煤层甲烷。甲烷以分子吸附状态,赋存于煤基质的巨大内表面上。滇东-黔西地区煤层气资源丰富,开发煤层气资源,为该区的经济腾飞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煤层气的勘探开发,须要研究形成煤层气的聚煤盆地的地质构造。地壳地质和深部构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该区重力、磁力异常、TM遥感影像、古今地应力场研究,滇东-黔西地区,莫  相似文献   
145.
华北北部二叠纪陆壳演化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目前围绕华北北部(包括华北克拉通北缘和北邻的兴蒙造山带)的二叠纪的构造背景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其中一种影响较大的观点是古亚洲洋的演化持续到二叠纪末-三叠纪初,由于大洋板块向华北克拉通之下的俯冲,导致克拉通北缘成为"安第斯型"大陆边缘。活动陆缘有从早期(C2)的板块俯冲-汇聚向晚期(P2-T1-2)板块拆离-陆缘伸展演变的趋势,论证多偏于岩浆作用。本文将从沉积建造、变形、变质、岩浆活动以及区域构造背景等角度对此观点进行讨论,本文将研究区晚古生代陆壳演化划分为三个阶段:(1)法门阶之前的中泥盆世是兴蒙造山带的主造山阶段;(2)晚泥盆-早石炭世进入后碰撞阶段;(3)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兴蒙造山带的年轻陆壳在伸展背景下,上叠的新生性裂陷槽构造而非大洋板块控制了同期的沉积作用和岩浆活动。这三阶段的地质事件在华北克拉通北缘都有相应的表现。研究区深成岩同位素年龄显示了中-晚泥盆世、早二叠世和晚二叠世三个峰值。为了揭示岩浆的形成机制,本文重点对研究区早二叠世(280Ma)和晚二叠世(260Ma)深成岩的岩石组合和Sr-Nd同位素特征进行对比研究。R1-R2图显示本区二叠纪深成岩组合与以英云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为主的安第斯型造山带不同。早二叠世深成岩具双峰特征,Sr-Nd同位素显示早二叠世深成岩与EMI地幔源区有更密切联系。受到前人对高寺台原始岩浆研究的启发,进一步认识到华北克拉通北缘在早二叠世时存在板内OIB岩浆沿着岩石圈断裂的上涌的过程。相比之下,晚二叠世深成岩多为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岩石碱性程度提高,中酸性岩石具高碱、高钾的特征。Sr-Nd同位素显示岩浆源区有向EMII演变的趋势,中-上部地壳熔融物质增多,暗示热活动带的上升。总之,从岩浆形成机制、岩浆源区演变的趋势和岩浆时空演化等诸多证据都表明:二叠纪深成岩的形成更多地与板内自身热演化有关,与安第斯型造山带有明显区别。兴蒙造山带属于中亚造山带的一部分,因此可以从更大的构造背景对它加以考察。中亚造山带存在8条晚古生代和中生代的过碱性-碱性长石花岗岩带,它们共同都伴有双峰式火山岩。构造岩浆岩带横贯数千千米,北东走向的构造带显示了新的构造格局,高εNd(t)和低εSr(t)的同位素特征,反映了伸展背景下裂谷带的反复多次活动。总体上,中亚造山带作为增生的年轻陆壳,与华北克拉通及塔里木地块等一起从早二叠世开始,进入了新阶段的演化。从大陆岩石圈形成过程的克拉通化角度看,中亚造山带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是碰撞后的第一阶段的克拉通化,晚石炭-早二叠世进入克拉通化的第二阶段,大规模的新生的带状伸展构造出现,标志着深部作用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6.
利用二维地震和钻井、测井资料探讨了北波拿巴盆地东北部侏罗纪各时期的古地貌和沉积相特征。整个侏罗纪时期,研究区整体处于裂陷作用的构造环境,发育由陆相至海相的5个三级层序。早侏罗世早期的古地貌主要受控于北西向构造格局,沉积中心主要是北西走向的凹陷和向斜。早侏罗世晚期开始,北东向构造开始发育,同时盆地整体剧烈沉降,北西和北东走向的构造单元发生切割和冲突,导致其内部的构造分区十分零碎。中侏罗世末期盆地北部发生大面积抬升形成Callovian不整合,之后的构造活动比较稳定,同时北东向构造基本形成,研究区进入缓慢拗陷时期。在此构造演化背景下,北波拿巴盆地东北部在早—中侏罗世主要是陆相的河流相和冲积扇沉积,中侏罗世主要是海陆过渡相的扇三角洲和三角洲沉积,而晚侏罗世则主要是浅海和滨岸沉积。  相似文献   
147.
塔里木克拉通基底古隆起构造-热事件及其结构与演化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通过盆地内部锆石U-Pb测年分析表明,塔里木克拉通基底存在2950~ 3100Ma、2100 ~ 2400Ma、1900~2000Ma、1300~1600Ma、900 ~ 950Ma、700~800Ma、540 ~ 560Ma、400~ 500Ma和270~290Ma等9期构造-热事件.中央航磁异常带井下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定发现1908.2±8.6Ma前寒武纪基底,表明盆地内部可能存在古元古代构造-热事件形成的古老花岗岩基底.结合新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塔里木盆地前寒武纪具有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基底结构,北部为中-新元古代中浅变质岩基底、中部为古元古代花岗岩基底、南部为新元古代早-中期岩浆岩与变质岩基底、东南部为遭受早志留纪区域变质改造的变质岩基底.井震结合发现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前寒武系发育广泛分布的大型不整合,形成塔北与塔南两大前寒武纪基底古隆起,可能与550Ma“泛非运动”相关.塔里木盆地基底古隆起主要经历5期演化,古元古代中期形成克拉通化基底,新元古代早期形成统一的变质结晶基底,寒武纪沉积前两大基底古隆起形成,加里东晚期五大基底古隆起基本定型,海西期以来发生局部调整改造.  相似文献   
148.
玛东冲断带属典型的后展式叠瓦冲断带,前三排断裂冲断作用形成于桑塔木组沉积之前,第④和第⑤排断层形成于奥陶纪末。冲断带南部位于和田古隆起岩溶斜坡,奥陶系岩溶储层充填程度低,前三排构造在海西晚期内有活化特征,有助于缝洞型储层形成。冲断带南部中寒武统膏盐层厚度比北部小,断裂活化与中下寒武统烃源岩主生烃期配合良好,油气垂向输导能力大于北部,奥陶系风化壳油气丰度大于北部。整个冲断带由于寒武系膏盐层封盖作用,滑脱断层向上输导油气的数量有限,大部分油气仍滞留在中下寒武统中,具较大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49.
内蒙古贝力克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内蒙贝力克地区存在一片面积为400km2、以发育三级熔岩台地为特征的新生代玄武岩,台地时代分别为2.31 ~2.41Ma、1.56~1.61Ma、0.51~0.61Ma.岩性为具有过渡性质的拉斑玄武岩,分为石英拉斑玄武岩与橄榄拉斑玄武岩,它们都起源于具有交代性质的石榴石橄榄岩源区.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这两种岩性之间没有演化关系,而是源区不同程度、深度部分熔融的结果;并且在上升过程中,都受到下地壳麻粒岩的混染作用,其中石英拉斑玄武岩混染程度最大.大地构造背景上,贝力克与赤峰同处在兴蒙造山带南缘,它们表现出与华北西部北缘(集宁、大同、汉诺坝、繁峙)相似的岩浆源区和岩石圈地幔热状态,但不同的富集岩石圈地幔类型,即兴蒙造山带南源呈现DMM-EMⅡ特点,而华北西部北缘具有DMM-EM Ⅰ混合趋势.这种差异可能与岩石圈地幔不同的时代及构造背景有关.在软流圈熔体与上覆岩石圈地幔相互反应的拉斑玄武岩成因模式基础上,认为华北岩石圈减薄现象不仅局限于克拉通内部,其处在克拉通西北部,乃至兴蒙造山带南缘也同样经历了岩石圈减薄过程,只是存在不同时间、程度的岩石圈减薄过程.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