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82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49篇
海洋学   634篇
综合类   146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采用竞争性PCR方法 ,进行 4种营养状况对真鲷脂蛋白脂肪酶 (LPL)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内脏脂肪蓄积影响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真鲷LPL基因在肝脏存在营养诱导性表达 ,饥饿、高脂食物均是其表达诱导因子 ;在腹腔肠系膜脂肪组织存在组成性表达 ,其表达水平受摄食状态的影响 ,但饲料脂肪水平却不起作用。当真鲷喂食高脂食物时 ,诱导产生的大量肝脏LPL将为肝脏提供更多的来源于食物的游离脂肪酸 ,使肝脏有可能出现营养诱导性脂肪蓄积 ,但真鲷腹腔肠系膜脂肪组织LPL基因表达水平未出现适应性变化 ,其腹腔肠系膜脂肪组织将不可能作为营养诱导性蓄脂器官。由于上述营养状况对真鲷体重、腹脂指数、肝指数均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 ,说明真鲷具有在不同营养状况下与哺乳类相似的维持其内脏脂肪蓄积稳定的代谢机制 ,推测真鲷应存在某种在功能上与哺乳类相似的肥胖基因。  相似文献   
922.
海链藻目核糖体RNA基因片段的扩增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链藻目(Thalassiosirales)的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和骨条藻属(Skeletonema)微藻是形成春季赤潮的主要种类。为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表层海水主要赤潮形成藻的动态变化、快速鉴定赤潮形成藻种,设计了海链藻目特异引物,扩增了胶州湾近岸表层海水海链藻目18S核糖体RNA基因片断。随机测定10个序列,其中4个与海链藻属的Thalassiosi-ra concaviuscula的完全相同,其余的可确定属于海链藻属。表明该引物对能选择性地扩增海链藻目18S核糖体RNA基因片断。  相似文献   
923.
海洋蓝藻固氮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是海洋浮游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又是海洋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研究氮元素的补充机制对了解海洋生态系统有重要意义。海区氮营养盐的补充主要通过新生氮实现,其主要补充机制为径流输入、大气干湿沉降、水体混合、上升流及生物固氮作用。生物固氮是指固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气还原成氨的过程,对地球上氮循环和氮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海洋生物固氮作用是维持海洋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生态反应。海洋中固氮生物种类较多,主要包括固氮蓝藻、异养细菌和光合细菌。  相似文献   
924.
采用胸腔注射植物凝集素(PHA)、秋水仙素,以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头肾组织为材料,低渗处理,空气干燥法进行染色体标本制备,分析其染色体核型。结果显示:大刺鳅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48,其核型公式为2n=14m+34t, NF=62。对24尾大刺鳅线粒体Cyt b基因和D-loop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大刺鳅Cytb基因、D-loop序列长度分别为1438bp、895bp,两个基因的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656和0.541,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00539和0.00817,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5.938和6.805,说明该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丰富。(2)两个基因的每个个体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00—0.018和0.000—0.026,说明该种群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小。(3)中性检验的Tajima’sD检验及Fu's Fs检验的结果说明该种群没有发生过扩张。结果说明北江大刺鳅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可用于人工繁育。  相似文献   
925.
太湖悬浮颗粒物细菌碱性磷酸酶编码基因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颗粒态有机磷的碱性磷酸酶矿化是水生态系统磷循环的重要环节,对细菌碱性磷酸酶编码基因的解析有利于揭示浅水富营养化湖泊有机磷矿化的微生物驱动机制.本文以太湖不同生态类型湖区悬浮颗粒物为研究对象,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究太湖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细菌碱性磷酸酶phoXphoD基因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影响两类基因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太湖不同生态类型湖区中phoD基因丰度是phoX基因的6~42倍,且二者均存在显著的时空分布差异.6月,河口区phoX(9.18×104 copies/L)和phoD(1.88×106 copies/L)基因丰度均最高,其次分别为草型区、湖心区和藻型区.与6月相比,9月各湖区phoD基因丰度显著降低,而phoX基因丰度在藻型区和草型区则有所升高.9月,草型区phoX基因丰度最高(5.70×104 copies/L),河口区最低(1.49×104 copies/L).水生植物对phoXphoD基因丰度具有重要贡献.悬浮颗粒物细菌phoX基因丰度可能被低估.溶解氧、总氮和总磷是影响太湖phoXphoD基因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926.
五种/株原甲藻核糖体小亚基(18S rRNA)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分子克隆及序列比对的方法,对五种/株赤潮原甲藻18SrRNA基因全长序列进行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并从GenBank上下载13个原甲藻18SrRNA基因接近全长的序列,用NJ法和ME法构建了原甲藻属的系统树。结果表明,五种/株原甲藻18SrRNA基因扩增序列长度为1782—1783bp,其中来自南海(中国海域)和来自美国海域的两株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minimum)的序列完全一致;东海的赤潮原甲藻(Prorocentrumsp·)与具齿原甲藻(P·dentatum)的序列也完全一致,与微小原甲藻只有5个碱基的差异;而海洋原甲藻(P·micans)与微小原甲藻和具齿原甲藻的序列差异较大,分别为27个和28个碱基。通过NJ法和ME法构建的系统树基本一致。由系统树可以看到:原甲藻属大致分为两支,本实验的微藻全部分布在同一支上。18SrRNA基因序列还将有助于有害赤潮藻快速鉴定的特异性分子探针的研制。  相似文献   
927.
采用RACE技术克隆了单细胞绿藻蛋白核小球藻820Rubisco活化酶基因(rca)序列,并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了rca和Rubisco小亚基基因(rbcS)的表达规律。结果获得了1703bp的rcacDNA序列,包括66bp的5’非翻译区、1242bp的开放阅读框和395bp的3’非翻译区。序列比较和分析表明该蛋白核小球藻rca序列与其它绿藻的同源性高达78%—85%;偏好使用以G/C/T结尾的密码子;推测的RCA蛋白等电点和分子量分别为8.44和45.71kDa。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随光照时间增加rca与rbcS转录表达逐渐降低;不同盐度处理下rbcS的mRNA量变化不大,而rca在37.5盐度下表达量为25盐度的2.69倍;1.0—3.0mmol/L水杨酸处理rca与rbcS表达均降低。  相似文献   
928.
参考鳗鲡等鱼类线粒体DNA序列进行了中国花鲈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片断的引物设计、PCR扩增及其序列测定。得到中国花鲈的碱基序列为410bp,其A、T、G、C含量分别为101bp(24.63%)、112bp(27.32%)、72bp(17.56%)、125bp(30.49%),与鳗鲡等其他鱼类相同基因片断序列碱基含量相似。  相似文献   
929.
拟相手蟹属因其形态极其相似成为相手蟹科分类中最有疑问的一个属。通过对中国沿海近亲拟相手蟹Parasesarma affine、斑点拟相手蟹P. pictum、三栉拟相手蟹P. tripectinis、P. ungulatum及褶痕拟相手蟹P. plicatum 5种拟相手蟹的形态对比发现,可从它们的螯足形状(包括螯足掌节背面的梳状栉,可动指背面突起数目)及雄性第一腹肢形状对其进行区分。对其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5种拟相手蟹之间的遗传距离为1.9%~9.3%,达到了种间差异水平;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近亲拟相手蟹与褶痕拟相手蟹汇聚成一支,随后与P. ungulatum聚在一起,斑点拟相手蟹与三栉拟相手蟹汇聚成独立支系。形态和分子证据均支持5种拟相手蟹分别为独立有效物种。  相似文献   
930.
长毛对虾酸性磷酸酶功能基因的研究(I)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采用某些化学修饰剂修饰长毛对虾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功能基因。结果表明,精氨酸残基、组氨酸残基、赖氨酸残基是酶活性功能基团,当酶活力下降时,伴随着紫外吸收光谱及荧光发射光谱的变化,显示酶活力与构象密切相关。健康虾酶对修饰剂的敏感性大于病虾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