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8篇
  免费   456篇
  国内免费   455篇
测绘学   193篇
大气科学   197篇
地球物理   125篇
地质学   1565篇
海洋学   26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83篇
自然地理   78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61.
哈尔滨沙尘暴的化学特征及其物质源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谢远云  何葵  周嘉  康春国 《地理研究》2006,25(2):255-261
对哈尔滨2002年3月20日的沙尘沉降物进行了收集。地球化学元素分析表明,哈尔滨沙尘暴沉降物化学成分以SiO2、Al2O3和Fe2O3为主,三者之和达77.8%,比兰州沙尘暴沉积物高8.72%,比兰州黄土高7.06%。V、Rb、Nb、Ba等微量元素含量要明显高于兰州沙尘,而Ni、Cu、Pb、Zn、As、Sr则低于兰州沙尘。Ca、Na、Sr元素的富集因子明显小于1,为亏损元素;Mg、K、Si、Fe、Mn、P、Ti、Co、Ni、V等元素的富集因子都在1左右,主要是地壳来源,来源于地表土的风力起尘。Cu、Pb、Zn、Cr、Se等元素有一部分来自于地壳源之外的其他污染源;As、Cd和Sb元素的富集因子大于10,为大气污染来源。沙尘的化学组成及富集因子、判别函数、物源指数、地表土的粘粒率、化学风化指标等分析表明,西北黄土的元素组成非常接近兰州沙尘,而明显不同于哈尔滨沙尘,哈尔滨沙尘源区不同于西北黄土及兰州沙尘,其气候生物状况和化学风化程度要明显好于或高于西北沙尘源区。  相似文献   
962.
成秋明 《地球科学》2006,31(3):337-348
介绍了“奇异性-广义自相似性-分形谱系”(“3S”: Singularity-generalized self-Similarity-fractal Spectrum)为核心的多重分形现代成矿预测理论与模型(Multifractal Mineralization Prediction Theory and Models)的基本内容和前沿研究方向.讨论了作为非线性、复杂性理论的重要领域之一, 多重分形理论所提供的“奇异性-广义自相似性-分形谱系”等概念和相关的模型.这些新概念和模型不仅能够合理地描述成矿系统、成矿过程、成矿富集规律、矿产资源时空分布, 还提供了定量模拟和识别成矿异常(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异常)的有效模型和实用方法.将多重分形原理与成矿过程、矿产资源分布规律、矿产资源信息获取研究相结合, 可形成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现代成矿预测理论与模型.采用该多重分形矿产资源预测理论和在此基础上所开发的专用地学非线性空间信息GeoDASGIS技术, 对国内外多个金属成矿区带进行了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 均取得了较理想的预测效果, 表明对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和评价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963.
张发勇  王勇  李才仙 《地球科学》2006,31(5):704-708
为从根本上改变通信管线网络规划、建设、管理及资料保存的传统模式, 将GIS技术引入通信管线网络的管理和业务中, 以城市地理地图为背景, 建立通信管线管理系统, 实现通信管线网络规划、工程设计、建设及施工管理、运行维护、资产统计分析、市场分析及预测、综合查询、资料的输入和输出、通信综合业务、线路实时监控等的计算机管理一体化.介绍了系统开发的目标、系统设计的主要原则, 系统体系结构、构架、总体结构、接口, 系统的主要功能, 以及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4.
ABSTRACT

In non-urban places of Australia, caring-as-Country frames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RM) as a practice of reciprocal, more-than-human care-giving (S. Suchet-Pearson, S. Wright, K. Lloyd, and L. Burarrwanga. 2013. ‘Caring as Country: towards and ontology of co-becoming in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Asia Pacific Viewpoint 54 (2): 185–197). Caring-as-Country is an idea that encapsulates the entangled, reciprocal relationships that people have with, and as part of, agentic more-than-human worlds. In more urbanised places, however, practices of caring-as-Country are often unrecognised, undervalued and undocumented. In this paper we make explicit practices of caring, healing and rejuvenation at Yellomundee Regional Park, Darug Country in western Sydney. Our discussion of care, entanglement and reciprocity at Yellomundee focuses on two specific activities that embody caring-as-Country: the return of cultural burns and sustained presence on Country in the form of Darug-led culture camps. The Darug principle of yanama budyari gumada, to ‘walk with good spirit’, embodies and invites new ways of thinking and practising intercultural caring-as-Country in heavily colonised, urban places like Yellomundee. As we document the practices arising from this invitation, we consider its far-reaching implications for NRM and planning, and we expand on the importance of geographies of care for unceded urban places.  相似文献   
965.
Amidst growing concern about the decline of the commons, this case underscores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how the commons are refashioned and remade to address emerging challenges in periurban space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how institutions surrounding the use of common property resources get transformed and evolve in periurban contexts. What were once johads – common property village ponds – undergo a change in their usage from storing rainwater to storing waste water of the city for irrigation. This emerges as a collective response to the uncertainty attached to the availability of waste water. New institutions evolve with regard to contributions to waste water infra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appropriation of waste water. Further research should document the changing use of village commons and the emergence of new institutions governing them.  相似文献   
966.
结合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技术与方法,设计开发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信息平台。本平台主要实现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基础数据管理、导入和导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8大类指标的计算及等级评价、评价结果展示等功能,最终实现资源与环境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应用,为我国区域协调、生态安全、资源保证能力、重大设施建设、国土开发利用、国土资源规划提供信息服务。同时,也为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的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67.
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保护及粮食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如何开展耕地及后备资源利用保护成为战略重点。本文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以2014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地理区位特征,对耕地及后备资源现状、利用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开发利用战略目标、主要指标、布局、战略重点及保障措施进行研究,以全面落实战略需求,对实现国家耕地保护及粮食安全保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68.
中美科技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界定国家科技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从科技人力资源竞争力、科技财力资源竞争力、科学研究竞争力、技术创新竞争力和科技国际化竞争力五个方面建构了国家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而详细对比了中美两国在科技发展上的差异。研究发现,无论是整体竞争力还是科技投入、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科技国际化等单项竞争力,中国都与美国都存在不小差距,中国科技竞争力虽然加速提升,但仍显著落后于美国,中国科技发展任重道远。基于中美两国科技竞争力的现状对比及趋势研判,本文认为:中国进一步提升科技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既需要对标先进、参照一流,进一步深化开放式创新,充分学习和借鉴美国等科技强国的成功经验,更需要立足自身、正视短板,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发展速度和创新质量有机统一、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相互促进,着力推动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创新战略,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集聚高端科创人才,以实现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持续稳步增强。  相似文献   
969.
YU Liyu;YU Yuanjian;CHEN Dequan(Fujian Provincial Geomatics Center, Fuzhou 350003, China)  相似文献   
970.
大数据为政府用户、企业用户与个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应用价值和服务能力。针对十九大提出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要求,从数据体系、技术能力和应用需求等方面分析了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和地理空间大数据的关系,提出了由全天候立体化监测网、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大数据仓库及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大数据计算中心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大数据服务平台组成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地理空间大数据技术架构。同时,指出地理空间大数据服务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面临获取、融合、知识发现、可视化和可靠性等方面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